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分析

時間:2022-02-25 10:49:30

導語: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內各企業的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文章對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成長性企業;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經濟建設

在我國全球一體化經濟建設發展的目標下,國內近幾年不斷涌現出許多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快速帶動了社會經濟整體的發展速度。同時,這類成長性企業要想快速達到國內經濟平均水平,其內部的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對于成長性企業而言,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一、成長性企業管理組織形式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企業,在發展階段都如同商品一樣有屬于它們的周期性,早在1989年美國的著名經濟學家伊查克愛迪思就在其的著作中提出了企業的周期性理論,并且將企業在經營中的周期性細化分為成長性及老年化兩個重要的階段。在企業的成長性階段中,主要包括了企業的孕育期、嬰兒期、幼年期、學步期、成長期、成年期幾個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國內的許多經濟學家將企業的成長期化分為主要的四個階段:創造期、成長期、發展期、老化期。同時,從企業的生命發展周期的角度來看,所謂的成長性企業主要是指企業從創造期到成長期這一企業的發展階段。另外來說,成長性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通常在每一個階段性的表現都會有所不同。這就如同為企業劃分的生命周期一樣,成長性企業的發展階段也是有著具體的劃分的。早在20世紀初,美國的經濟組織學家LE就將企業的成長性管理劃分為具體的五個階段,即企業依靠創新成長的階段、企業依靠引導成長的階段、企業依靠國家授權成長的階段、企業依靠協調成長的階段、企業依靠合作成長的階段。而從階段性的另一層意義來劃分的話,某些經濟組織學者則認為可以將成長性企業的發展分為六個具體的階段,即低級成長階段、中低級成長階段、中級成長階段、中高級成長階段、高級成長階段、超高級成長階段。另外,我國知名企業金碟企業的總載徐少春曾在《成長性企業的管理變革》一書中指出,企業的要想成長,必須要經歷五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創業階段、集中制階段、規范化管理階段、信息化管理階段、合作化管理階段。徐少春還在書中將成長性企業的五個階段進行了具體詳細的說明:第一,創業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企業所表現出來的企業管理組織結構是非正式性的,而企業的高層決策者用于管理企業的模式主要以崇尚個人風格及創業精神為主要的依據,在管理體系上,也主要是以追求最大化的市場經濟效益為前提。因此來說,在企業創業式階段中,高層決策者所要求的經濟報酬無非就是這個企業的創業經營權,而這一階段性的主要任務則是對企業的管理以及經營銷售的利潤所得。第二,集中制管理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企業管理的模式已經逐漸轉化為集中式管理模式或是職能型管理模式,而在這一階段中,高層決策者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也由傳統的轉變為引導式管理,同時在這一階段中,企業的管理控制體系也已建立起初步的雛形,高層決策者所要求的利益報酬也在創造擁有權的基礎上加上了企業發展經營中的所有利潤所得。也就是說,在這一階段中,成長性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在于強調企業商品的經營效率。第三,規范化管理階段。企業在這一發展階段中,其內部的管理組織模式已轉變為一種分散式管理體系或是以地域為單位的中心制責任結構體系。同時在這一階段中,企業的決策管理者不在事事親力親為,而是采用一種廣泛授權的管理形式將企業的發展經營權下放給下屬的子公司,同時再利用定期的述職報告及利潤中心責任制手段對其進行考核。在這一階段中,企業高層決策者所看中的是強調企業內的經營績效。也就是說,該階段企業所要突出的重點是大力擴展經濟市場。第四,信息化管理階段。這在一階段中,成長性企業的管理組織形式變得越來越完善,體系建立也越來越趨于完整化。因此在這一階段中,企業的管理重點目標是根據企業自身商品的特征建立對授權后的下屬公司的監督體系,以便企業高層決策人員能夠清楚地掌握下屬子公司的日常經營情況。因此在這一階段中,企業要利用先進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加強監督控制能力。換句話說,在這一階段中,企業在通過信息化管理體系對計劃中心、利潤中心、責任中心、成本控制中心以及投資中心進行監管,這種模式可以使企業高層決策者更好地融入到企業的成長發展中,并在參與利潤分享的同時擁有企業的股份權。第五,合作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企業管理所著重的目標在于結構化的管理,而此時企業高層決策者所要達到的目標管理在于調動所有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所有員工都能夠加入到企業的成長發展中來。同時企業高層決策者與企業員工共同制定企業下一步的發展重心及目標,并且保障企業員工薪資所得,建立一個完善系統化的企業管理模式。也就是說,此階段的成長發展重點內容在于解決復雜化的企業矛盾與問題。

二、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方式

成長性企業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整體的經濟建設目標的實現速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成長性企業管理發展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要的形式,同時相關部門人員根據成長性企業發展階段性的不同,制定出了不同階段的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方案措施。具體如下:

(一)創業管理階段

企業創業管理階段是員工增加速度最快的一個階段,因此在這一階段中企業管理信息化中要擁有一個具有職業化才能的領導人對企業員工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隨著成長性企業的發展,企業高層決策者也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想要掌握更多的企業經營狀況,就必須要掌握企業更多的信息。因此,創業管理階段的信息化管理目標主要在于企業創業者對企業的需求。同時,企業管理人員之間則通過更多的科技化手段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在企業創業階段中,根據信息化管理的目標安排,企業內核心的部門均開始使用財務信息化軟件,而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也逐漸由人工傳遞方式轉變為辦公信息自動化模式,從而實現了企業初步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二)集中制管理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企業內部的各部門建立已基本完成,員工人數也大量增加,因此就需要在此階段對企業內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部門之間進行集中式的管理。而此階段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目標的重點在于在原有財務信息化軟件的基礎上建立一整套面向基礎化信息管理的ERP信息化辦公系統,同時建立起完善的商品進銷物資管理制度以及企業內各部門的物資信息化管理制度。

(三)信息化管理階段

成長性企業在此階段發展中,對商品物資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企業自身的結構組織建設也日趨完善化,并且在此階段中企業高層決策者已將企業經營的部分權限授權給下屬的子公司。因此為了更好地對授權子公司進行管理,企業就必須在原有信息化管理流程的基礎之是進行優化建設。也就是說,此階段中企業要將ERP辦公信息化系統進行優化和改進,同時大力加強人事、薪資、培訓以及員工績效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使企業的管理信息化模式更加智能化。

(四)精細化階段

在成長性企業此階段的發展中,由于規模及組織結構上的增多及優化,企業需要將分散化的組織結構進行集中式管理,也就是將以往分散化的組織結構通過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聯結起來,從而形成一個企業完善的產業鏈。也因此在此階段的成長性企業發展中,需要的管理信息化模式更完善,它需要將企業的銷售、市場、服務以及客戶有效地關聯起來,并同時制定出完善的CRP協同信息化辦公系統。

(五)合作階段

在此階段中,成長性企業的結構體系模型不斷擴大,并且均不斷向國際先進企業的方向發展,甚至有些企業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公司的發展。而此時由于企業的規模較大且內部的形式較復雜化,因此很容易造成企業因負擔過于沉重導致的發展緩慢現象。在此時企業想要快速發展并達到目標要求的話,就必須要將完整的公司模式拆分成為幾個小型的子公司模式,并采用小公司的經營發展理念運作多元化的企業,從而才可以恢復企業原本的經營動力和激情,也才能滿足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需求。除此之外,在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中,考慮到管理的實際情況,所采用的管理信息化模式必須同時滿足成長性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還要適應于電子商務化時代的企業發展需求。因此,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建設中必須要首先滿足信息化平臺的多樣化需求,利用信息化軟件的多樣化、功能的靈活多變性以及信息化系統的開放性特征來建立成長性企業的管理信息化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利用信息化模式對成長性企業進行管理對成長性企業的快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成長性企業在進行發展及管理中,必須首先清楚自身發展中的幾個必經階段,有針對性地建設信息化系統管理平臺,才能有效地促進成長性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倪慶萍.成長性企業管理信息化模式研究[J].情報雜志,2014,24(10).

[2]萬東東.信息系統技術在建筑項目管理中的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4.

作者:汪偉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