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財務監管論文

時間:2022-11-01 10:54:01

導語:國有企業財務監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財務監管論文

[摘要]在我國,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是我國經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國有企業作為國有經濟的載體,其發展尤為重要。而財務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的一項常規管理活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財務管理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直接影響國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財務監管是財務管理活動正常進行、質量提高的有效保證。在介紹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管的研究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在國有資產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管的措施,目的在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監管機制,提高企業財務監管水平。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問題;措施

近年來,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化下,我國進一步的擴大和落實了國有企業自主權尤其是財務自主權,這有力地提高了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并且積極地推動了國有企業政企分開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但同時,由于國有企業沒有與企業相適應的單位財務約束制衡制度,又沒有與企業相適應的企業外的財務監督,相應的財務監管工作沒有跟上,一些國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鋪張浪費嚴重,消費性地支出過度……這些行為極其嚴重地干擾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進程,影響了我國經濟的長效發展。

1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存在的問題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開展,關于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管,國家實行了很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而國有企業自身也進行了很多努力,相比于以前,國有企業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當前的財務監管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財務監管機制也不夠完善,這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長效發展。同時,這也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1政企職責還不夠明確。眾所周知,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最大的區別就是國有企業政企不分。雖然國家實行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國有企業自主權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和落實,但目前來講,改革程度還遠遠不夠。政府一直強調政企分開,讓國有企業實現自主管理和自主運營,在國有企業發展中減少政府的干預,削弱政府在其中的存在感。但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國有企業依然分不清政府負責哪些方面,國家負責哪些方面,實行行政上的強制性控制,在股權控制上卻又表現為超弱控制,這引起國有企業改革的諸多問題。國家權力因為自主經營權落實不到位、國家權力不能有效實施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1.2國有企業資產流失嚴重。在經濟改革中,國有企業也進行了改制,努力向現代化的經濟制度靠近,一點點消除計劃經濟遺留的影響。但是,國有資產的市場化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且其財務監管力度不夠,又有很多其他缺陷。種種問題下,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同時,又因為這些問題的影響,一些人有了實現自我私利的可能。賬實不符是非常典型的問題,因為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操作不夠規范,許多賬外資產出現。財務監管存在缺陷,無法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甚至出現了個人將賬外資產記到自己名下的現象。同時財務監督力度不夠,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的存在。在處置部分國有資產的過程里,出現了國有資產作為個人自有資產處置、收入納入個人賬戶的現象。在報廢、出售、報損國有資產的過程中,也有部分國有企業認為國有資產屬于可以隨意處置的自有資產,因此并沒有嚴格進行評估、審批、鑒定等程序。國有資產因為這些問題產生了大量的流失。1.3財務監管模式落后。國有企業一般采用舊方式進行財務監管。監管模式不成熟,對于監督管理認識淺顯。大量的國有企業設有工作人員,負責檢查人員的接待問題,因此監督有時只是走個過場,真正的財務信息無法獲取,監管也沒有產生真正的作用,并沒有實現應有監管意義。同時在制度建設上,沒有建立實施事先、事中監督,也缺乏牽制和制衡機制。并且因為經常走過場,也沒有有效實施已有的事后監督。

2解決國有企業財務監管缺陷的措施

2.1深化改革,政企分開。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小股東扮演了獨立的第三方管理的角色,在適度分散所有權上,要發揮小股東在內部的財務監管制衡和資本運營上應有的重要作用。這種做法能使政府規范地實現自己的職責,也使其更加鮮明化,內部控制制度也能多方位多元化。同時,也可以建立多樣性的股權,可以增設國有優先股,這樣國有出資者就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更有利于實現其投資的目標,加強對股權的控制、減弱對行政的控制。而且可以改革人事制度,學習私有企業的聘用方式,增加工作的競爭性。2.2完善財務監管模式。在國企資產運營當中,國有企業是實體法人,這是不可置疑的。所以國企可根據《公司法》,建立健全監事會等機構。同時,企業也要清晰地劃分出每個機構的權利和責任。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協調的、可以相互制約和平衡的高效率運作的工作機制。同時,應完善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管制度,多方學習,引入有效的防預機制和決策機制,且要建立與之對應的制約機制,獲取真實的財務信息。要建立對財務活動的事先和事中監督,重視對過程的監督,同時加強事后監督,對國家的財務監管的政策要貫徹實施,切實發揮財務監督的作用。2.3加強法律法規及人員監。在財務監管過程中,要嚴格處罰檢查中發現的違紀行為,對違紀單位及人員要查而必糾,嚴厲處罰,加大執法力度,以達到應有的懲戒作用,并對其他單位和個人起到警示作用。國有企業是人民的企業,其資產屬于人民,所以更應該嚴格執法。因此,對于國有企業的違紀案件,政府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嚴肅處理。對于新的違紀行為要及時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財務監管的制度。同時,規范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考核機制,堅持“先審計后兌現”的原則,統一采用一年一薪制,制訂考核經營者業績和獎懲的統一標準。按相應的黨紀政紀,處罰離任審計時虛報冒領、弄虛作假的行為。會計人員素質低下是當前國有財務監管不善、會計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財政部門應加強對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的管理。財政部門應該制定相關要求,對會計從業者實行定期檢查,建立個人檔案,把每個人的從業情況都真實地記錄下來。對于嚴重違反法紀的人員,應該毫不猶豫地堅持吊銷特他們的證書。讓違法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讓其他從業者也有所畏懼。此外,也應該采取措施,保護從業者的合法權益。有時單位管理者會為了自己的私利,隨意任免會計人員。對于這種行為,更要嚴肅處理。因為國有企業工作相對穩定,人員的自我學習的積極性就相對較低。因此工作之后,國企財務部門也應定期組織訓練。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從業者的會計職業道德及能力。

3總結

財務監管是國有企業正常運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加強完善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管,國有企業才能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更加適應不斷發展進步的社會。加強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管,是市場經濟改革的需要,是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實現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周艷麗.強化我國國有企業會計監督的對策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09,28(04):149-150.

[2]王心琳,王偉紅,劉作江.我國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問題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5):48-49.

[3]歐陽吉發.論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J].時代金融,2013(03):72.

[4]馬艷濤.國企財務監管實施必要性[J].民營科技,2013(12):263.

[5]麥文娟.淺談如何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工作[J].財經界,2014(24):169.[收稿日期]2018-6-13.

作者:劉景景 王洪清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