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林生產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8 03:28:39
導語:營林生產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轉變觀念,借鑒經驗要求我局首先必須做到三個堅持
1.1堅持做到技術人員跟班作業
1.1.1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制度。堅持做到場級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局級技術人員包場,管理部門領導包片責任制度的落實。要做到這一點,林業局首要的問題是必須解決基層林場營林技術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現各林場營林管理人員為3人),可根據每個林場承擔的工作任務量,重新核定營林人員編制,各場要統一使用現有機關人員,充實營林一線技術力量。
1.1.2技術人員按照中幼林生產規程及標準指導生產制度。進一步吃透我區制定的中幼林生產規程及標準。深入到基層及生產一線,進行現地指導中幼林生產,手把手培訓工人特別是割灌機手,徹底扭轉以往的撫育方式,界定新舊規程的區別和差距,嚴肅按規程操作的紀律性,制定相關處罰規章制度,通過培訓、指導、處罰等手段,提高下一步中幼林撫育工作質量,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
1.1.3技術人員的績效考核制度。營林管理部門及技術人員除了做好日常的監督、堅查、驗收工作外,還要把森林撫育作業質量與部門及個人績效考核掛鉤,實行技術人員包場、領導包片的責任追究制度。
1.2堅持做到對油鋸手真正培訓
自2009年國家實施中幼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以來,由于撫育任務量較大,作業人員激增,新手增多,由于一線技術力量不足,管理跟不上,造成很多隊伍未經培訓就作業,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如果這種現象不扭轉,2012年森林撫育工作將面臨嚴峻考驗。一是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局場兩級培訓力度。下步生產進行之前,崗前培訓將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做好兩級培訓。局級培訓由營林管理部門組織進行,聘請地區有關專家對局場兩級技術人員和相關領導進行培訓,提高生產指揮和技術指導水平。場級培訓由林場進行組織,采取集中和現地進行講解、示范的培訓方式。二是特別對關鍵工種油鋸手要重點進行培訓,對撫育規程達不到熟知程度的不允許上崗和作業。使一線生產人員真正領悟森林撫育的各項規程。這一條今后必須成為鐵律,制度化;成為一個不可逾越的工作環節,程序化;和安全工作一樣,常態化。并納入營林整體考核工作重要的一環。
1.3堅持做到伐區踏查量實細,調查設計先行
伐區踏查是設計前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林場提供了大量實際、準確的場地,設計單位才能量體裁衣,把計劃目標變成生產目標。這需要各林場的主管領導和生產技術人員,付出大量艱辛的勞動,深入現地,實地踏查。決不允許紙上談兵,在施業圖上畫圈。
1.3.1伐區踏查。林場要按照生產量將伐區踏查實細(今年生產全都在號內作業,動真格的),必須分數型、量考慮充足,中幼林必須出小桿(全局完成3萬米)。設計部門應根據生產實際需要來為林場進行服務,設計地塊應由林場認可后方可支付生產設計費用,出材地塊盡量以原條生產方式為主。嚴肅規范設計的法規性,并在設計中要體現小桿、剩余物的數量。生產單位必須按照設計生產作業,保證完成設計小桿下山和剩余物得到綜合利用。
1.3.2規劃設計。基層林場要做到伐區踏查量實、準確。所提報的委托設計地塊一定要心中有數,在設計生產過程中,林場要與設計單位及時溝通情況,林場還應派人駐在設計小隊上,設計單位要按照林場的生產意圖進行設計,需要道路就設計道路、需要裝車場便設計裝車場,決不能各行其事,各干各的,而是搞好配合。
2堅持做到以提高森林質量為目的的撫育生產作業
結合阿里河林業局的“三不割”確定我局中幼林生產如何割灌,伐除、保留。深入到基層及生產一線,進行現地指導中幼林生產,手把手培訓工人特別是割灌機手,如何割灌,伐除、保留,把生產規程編成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制定塔河局“幾不割”新規,如觀賞性植物達子香;經濟植物都柿、羊奶子、水葡萄、托盤及花秋等珍稀植物嚴禁割除。徹底扭轉以往的撫育方式,界定新舊規程的區別和差距,嚴肅按規程操作的紀律性,制定相關處罰規章制度,通過培訓、指導、處罰等手段,提高下一步中幼林撫育工作質量,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
3過渡轉型,借鑒經驗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3.1研究適合新形勢下的營林生產管理的勞動組織形式
勞動組織要適應當前的形勢也要更好地為生產服務。今年木材生產要實行組建多種形式的營林生產管理隊伍。
3.1.1組建專業作業組。以各林場職工為骨干的營林生產管理專業隊伍,每個林場要組成3-5個管理的專業、標準常年的營林作業組。林業局給予扶持,如帳篷、割灌機、油鋸及專業設備等,在一個溝系中結合設計安排生產,保證營林生產常年作業,在防火期間撲火的半專業隊。這樣以林場管理的作業隊為營林生產管理骨干,可以把以整個溝系設計的各種生產任務交給他們,什么季節干什么活,可以保證常年作業。
3.1.2鼓勵單戶家庭和聯戶等形式承包營林生產任務,參與為分散的營林生產。并請林業局出臺相關政策,如:由林業局擔保,通過工會和商業銀行給予小額貸款,解決作業人員的資金問題,同時依據生產質量好、信譽度較高的林場決定下年是否繼續承擔生產任務,形成全局較為穩定的營林隊伍。
3.1.3制定標準化營林生產作業組、點建設制度,推進營林生產管理文明作業的進程。對營林作業點有關諸如帳篷尺寸、采光、廚房、衛生標準,垃圾處理、廁所等方面做硬性規定。從每年四季度作業開始,不論什么形式的作業隊伍,必須先建成標準化作業點,經過驗收后,方可批準生產人員駐進和作業。文明、標準的生活區建設和規范化生產作業將納入對基層營林指標考核體系。改變營林生產作業點臟、亂、差,人員傻大黑粗的現象。
3.2認真制定冬季更新、常規撫育、中幼林生產的組織、單價、結算等方案
3.2.1生產方式。每年冬季更新、常規撫育、中幼林生產最大限度地實行原條生產,推行人機畜相結合,增加小型機械設備。建議林業局集中采購一批小型機械設備,如J30、小型裝載機、中型四輪車等,林業局補貼三分之一,其余由生產使用者在三年生產費中扣回。這樣即可以杜絕原木生產現象,又能減少伐區清理難度,提高木材綜合利用水平。
3.2.2生產組織。生產科負責更新、常規撫育的指導、協調工作,營林處負責中幼林的指導協調工作,各林場負責具體生產的組織管理。
3.2.3獎罰辦法。生產科、營林處制定符合實際對以前制定的各類獎罰辦法完善,更好地規范生產,提高作業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伐區作業質量。
3.2.4生產單價。重新核定每年冬季更新、常規撫育、中幼林生產的各項單價。特別是中幼林生產單價可根據新的作業規程適當降低,結余下來的資金可投放在標準化作業點建設及營林的設施設備上。在生產費結算方面建議林業局每月結算一次,以營林、生產、貯木場地衡等部門出具的驗收單據為準,這樣對穩定生產和穩定社會都有利。
作者:雷憲奇單位:黑龍江省塔河林業局
- 上一篇:房產檔案信息化論文
- 下一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