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生產管理要點
時間:2022-10-31 02:47:11
導語:飼料生產管理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飼料生產過程管理是飼料生產企業管理的核心,重中之重,抓住了這個核心,其他管理迎刃而解。筆者是遼寧省飼料審核專家,依據《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農業部令2014年第1號)規定,結合近5年審核工作,發現飼料生產企業在飼料生產過程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人員管理不不到位、文件管理重點不突出、設備管理不規范、生產過程管理不準確等問題,現將飼料生產過程管理要點明確如下:
1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是飼料生產過程管理的關鍵環節,也是《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農業部令2014年第1號)中規定內容。首先要明確生產過程涉及的各崗位人員職責,解決干什么;第二、要明確各崗位應遵守的操作規程,并熟練掌握運用,解決怎么干,達到什么標準等;第三、生產過程要實行計劃管理,抓好生產記錄,克服盲目性,避免出現差錯;第四、積極開展崗位技能培訓,樹立改進意識,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斷提高操作技能,促進飼料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2文件管理重點關注工藝文件、操作規程文件管理
2.1工藝文件。工藝文件包括生產工藝流程圖、工藝說明和生產設備清單3個文件。工藝文件應明確企業產品名稱、產品劑型和相應的工藝參數,文件應至少設定以下參數:粉碎工藝設定篩片孔徑,混合工藝設定混合時間,制粒工藝設定調質溫度、蒸汽壓力、環模規格、環模長徑比、分級篩篩網孔徑,膨化工藝設定調質溫度、模板孔徑。2.1.1生產工藝流程圖。應關注繪制的規范性—使用標準的飼料加工設備圖形符號(GB/T24352)或設備小樣圖繪制。應關注流程的準確性—生產工藝符合農業部公告第1849號要求;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工藝流程圖應體現二級混合,即有2臺混合機(農業部公告第1849號—第十七條第3款:有2臺以上混合機);流程圖中應體現除塵風網系統,且滿足農業部公告第1849號要求;注意共線生產的問題,符合1849號公告要求;有立筒倉的生產企業,立筒倉應當配備通風系統和溫度監測裝置。應關注流程的一致性—工藝流程必須與實際生產相一致,科學合理。應關注編號的完整性—按照生產工序,在每個設備圖形符號或小樣圖旁邊標注設備應編號,編號應與設備清單中的序號相一致。2.1.2工藝說明。按照實際生產順序,依據工藝流程圖,逐一對每個工序的加工過程進行文字描述。應當反映以下內容:a.成套加工機組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主要包括生產規模、產品類別、配料精度、產品混合均勻度、粉塵濃度、噪聲和總裝機容量等指標。b.按照工藝流程及生產步驟,說明每一生產工段的步驟、目的、原理、實施方式、實施效果等內容(1867號公告要求)。2.1.3生產設備清單。填寫生產設備清單應關注以下“三性”:a.清單的完整性—按工藝流程圖中的工藝設備編號,逐一順序編寫,每一臺設備都應有唯一的編號。b.清單的對應性—設備名稱應與工藝流程上的編號一一對應。c.清單的真實性—型號、技術參數等應與設備銘牌或該產品說明書一致。2.2操作規程文件。崗位操作規程,也叫《作業指導書》,具體內容就是指導該崗位的人員正確操作步驟、操作方法、操作要求、注意事項等,即明確做什么?何時做?怎么做?達到何標準?未達到怎么辦?注意事項是什么?以《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為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可操作性強的崗位操作規程,是開展飼料生產過程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按照工藝流程規定,飼料生產企業應制定以下10個主要崗位操作規程:小料配制崗位操作規程,小料預混合崗位操作規程,小料投料與復核崗位操作規程,大料投料崗位操作規程,粉碎崗位操作規程,中控崗位操作規程,制粒崗位操作規程,膨化崗位操作規程,包裝崗位操作規程,生產線清洗操作規程。
3重點設備管理
飼料生產企業應建立合適的生產設備管理制度,制定關鍵設備操作規程,建立并完好保存設備維護保養和維修記錄等檔案,并實行“一機一檔”管理。3.1設備維護保養與維修記錄。3.1.1維護保養記錄是定期的,要事先做計劃。而維修記錄大都是突發性的。兩者性質不同,一張是健康卡,另一張是病歷卡,不能合二為一。3.1.2記錄內容要全面、準確3.2檔案內容。設備檔案包括以下主要內容: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格型號、制造基本信息廠家、聯系方式、安裝日期、投入使用日期等基本信息,操作說明書,操作規程、維修維護保養記錄等。3.3設備清潔。本項管理主要指飼料生產完成后,對生產設備中殘存料、產生的粉塵等殘留物的清理。3.4設備潤滑。設備進行潤滑或清洗應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中規范使用潤滑油和清洗劑。防止潤滑油或清洗劑會滲出侵入到飼料產品中去,造成飼料產品的化學污染。
4生產現場管理
4.1現場環境。保持生產現場整潔干凈,地面平整,無污垢積存。4.2小料及其原料盛放器具。4.2.1盛放器具或者包裝物要做到“專桶專用、專袋專用、一品一勺”,不得交互使用。4.2.2盛放器具和包裝物上有明確標識。4.2.3采用包裝袋盛放的,應規定或限定最多使用次數。4.2.4盛放器具或包裝物應做到“批用批清”。4.2.5不得使用易碎、易斷裂、易生銹的器具。(不碎、不斷、不銹,易清理)4.3現場物料存放。生產現場的原料、中間產品、返工料、清洗料、不合格品等應劃區分類、整齊存放、清晰標識(名稱、數量、日期)。生產現場管理的實施,要做到:有料必分類,有類必分區;區內料成垛,垛上必有卡;卡上信息全,信息合規范。4.4除塵。粉塵的危害主要有兩點: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廠內職工的健康傷害,當粉塵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可能引起粉塵爆炸。根據設備情況、需除塵部位情況選擇合適的除塵方式。
5生產安全管理
凡是有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都應該有防護措施,并有安全警示標志。5.1配電設備及設施:加貼警示標識,電線不得裸露,易產生或積存粉塵區域的人工采光燈具、電源開關及插座應具有防爆功能(車間、投料區、包裝區、配料間、預混間等)。5.2高溫設施和設備:加貼警示標識,安裝隔熱層。5.3壓力容器(屬于特種設備):安裝安全防護裝置。5.4.設備傳動裝置:安裝安全防護罩,防護裝置要完好無損。5.5投料地坑和觀察孔:安裝完整的柵欄。5.6車間吊物孔:安裝堅固的蓋板或防護欄,并加貼警示標識。5.7設備維修與操作平臺:有防護欄。5.8樓(爬)梯:有防護欄。5.9高空作業:高空作業安全帶。5.10作業人員勞保用品:配備勞動保護用品開展工作。注意以上五項管理要點,飼料生產企業在生產飼料時,生產管理人員不僅可以有理有力實施管理,還可以保證生產任務及時順利完成。
作者:劉占宏 呂曉惠 于家豐 單位:遼寧省獸藥飼料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 上一篇:安全豬肉生產技術措施與管理對策
- 下一篇: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