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管理思考與探索

時間:2022-01-23 10:35:21

導語:企業生產管理思考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生產管理思考與探索

[摘要]時代不斷變化,生產管理的范疇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現在的時代已不再以企業為主導,而是以市場、以消費者為主導。因此企業在進行生產管理時需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為顧客考慮。將顧客和生產管理緊密聯系起來,建立一個順應時展的生產管理的新模式。文章通過對新形勢下企業生產管理模式、職能、作用等方面入手,闡述了生產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生產管理;新形勢;管理模式

1引言

當今時代市場動向瞬息萬變,時代大潮流激流勇進,順應時機是企業最應該把握的,產品能夠及時投放于市場,能夠被顧客快速地認可,成為決定性的關鍵因素。也是大多數制造企業竭盡全力追求的目標。于是生產管理作為應對時代變幻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所謂生產管理,就是能夠以最恰當的時機應對市場變幻的能力。生產管理是聯系市場和企業的紐帶,企業的管理經營者需要站在生產的第一線,投身于市場的最前沿。無論是在生產計劃下達方面,還是原材料采購方面,如果能摸索出順應發展的生產管理模式的話,生產管理就能夠表現出戰略性預見的能力,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經濟爭奪戰中成為當今時代的優勝者。

2生產管理的模式

企業的性質不同,生產管理的模式也不相同。生產管理是一個復雜系統的管理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混亂,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當約束條件出現時,要加強管理和引導,這樣才能確保整個生產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存在著生產滯后、計劃變更太快太多導致無暇顧及、無法快速響應較短的交付周期的缺點。這種生產管理大多以訂貨式生產管理模式為主,即根據顧客的訂單來組織生產的經營模式。流程大概為:企業接受顧客的訂貨后,組織設計開發部門根據顧客輸入的技術指標進行研發設計,生產部門制訂排產計劃,物資采購部門進行原材料采購,工藝部門設計生產工藝路線及方案,最后制造部門進入生產階段。這種生產管理模式具有不確定性,受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如訂單臨時加入、顧客臨時取消、原材料采購不到位、設備故障等,都會給生產管理過程帶來阻力。新形勢下,高質量、低成本、短交付周期的要求顯得日益重要,要求企業能夠針對市場動向,盡快扭轉生產能力。比如:需要在原材料未到手時,具備以減少庫存來達到及時供應產品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拉開企業間差距的有效途徑,見表1。正因為如此,預測式生產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預測式生產管理模式與訂貨生產管理模式不同。預測式生產即雖顧客的需求不確定,企業可根據市場前景情況以及顧客預期可接受度進行生產。預測式生產管理模式能夠與現代化市場有效結合及協調,能夠快速把握生產情況和趨勢,贏得顧客信賴,為每一次生產打下堅硬的基礎。

3生產管理的職能

生產管理的最基本職能即“最需要的時刻、最優質的產品、最低廉的價格”,這三方面的內容通常被稱為生產三要素QCD(Q指的是質量Quality,C是指成本Cost,D是指交貨期Delivery)。當今社會,以顧客為關注焦點是ISO9000系列標準堅持和倡導的質量文化。同時交貨期D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時間和速度體現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和速度,就算產品質量再好,價格再實惠,因為脫離了時間和速度而銷售不出的例子比比皆是。企業在適應時代的變化過程中,應把握住生產管理的三種職能:一是管理職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實行看似訂貨生產的預測生產;二是經營職能,關注市場動向和生產能力,促使向實際運行過渡期的邁步,洞察推測產品自身的發展空間、價格動向、技術動向;綜合分析對手公司的優缺點;對經營提出可行的方案;三是整合職能,由點到線,銷售、開發、生產相結合,提高整合企業的整體實力。

4生產管理業務革新的推動作用

4.1建立全面功能性團隊。(CFT)在環境復雜的今天,顧客的需求也不是單一的。為了滿足顧客要求,依據不同的功能而分工的單一組織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為了滿足單一功能和單一部門無法滿足的全面功能性問題,必須要超越范圍,將必要的人才組織集中,在有限時間組成CFT。基于企業的特點,人員的結構現狀,科學合理制訂培訓計劃、不斷豐富以及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從而建立全面功能性人才梯隊隊伍。全面功能性團隊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邏輯單元,要求團隊內的成員技能全面,可以覆蓋住設計、開發、生產、檢驗等環節的具體要求,各成員既具有相應的廣度的技術知識儲備,也需具備相應深度的技術知識儲備,從而達到互補的作用。4.2重視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生產管理重視組織環境的變化,組織環境是對組織建立和實現目標的方法有影響的內部和外部因素的組合。正確預見環境變化對企業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性,同時考慮能積極克服消極影響,做出審慎的分析,從而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企業性質不同,對環境中相關影響其能力的因素的敏感度也是不完全相同的,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重視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綜合分析國內外環境變化;不論是什么行業,都不可能無視世界的動向;二是致力于技術發展進步;企業的技術,不僅決定了市場的擴展速度,也能提高顧客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三是優化企業結構,強調生產效率;各工序相互關聯、功能連貫,可滿足生產管理;四是全員積極參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每一位員工息息相關,倡導所有員工參與,提高員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4.3重視協作工序。重視協作工序,協作工序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美國登場的,它作為開發與生產并聯式作業式的構造而受到矚目。設計完成后再開始生產的串聯式工作已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協作工序并聯式作業,設計、技術、制造同時進行,縮短產品開發的準備時間,降低成本,改善品質。尤其要注重新產品研發的初始階段,重視生產部門與開發部門的互相協作,設計、庫存、生產、技術、檢驗、安全、物流等全面協調部署,在保持QCD平衡基礎上,所有問題可視化、表面化,并能夠快速響應、處理。通過協作保證產品雛形到成型的順利實現,大大縮短產品從開發到生產的周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重要條件。

5結論

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生產管理推行成功與否,與每個人、每個部門息息相關,企業應對嚴峻的市場變動,須發揮全體成員的力量,無論是銷售、生產、或是設計研發,各個部門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迅速順應市場多樣化和不確定的需求,提供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

參考文獻:

[1]多品種小批量條件下的生產管理初探[J].航天工業管理,2009(5):31-34.

[2]張偉晨,王連學,王杰偉.基于精益生產思想的標準化管理[J].新技術新工藝,2014(5):71-73.

[3]李茂津.向豐田學什么[J].企業管理,2007(4).

[4]企業改善生產管理要點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1(5):37.

[5]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山東冶金,2003(25)

作者:劉雪佳 柴迎杰 單位: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