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修理企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策略
時間:2022-07-05 03:58:31
導語:裝備修理企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中,裝備修理企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實現穩定發展的目標,其應提升各方面的實力以應對市場競爭。因此,裝備修理企業可優先選擇使用信息化技術管理生產信息,從而進一步滿足社會生產要求,適應當前的市場變化。裝備修理企業開展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減少工作誤差,為企業發展助力。所以企業應該在實踐中探索出信息化管理的實施策略,以便減少工作漏洞。
1引言
信息化建設尚未全面發展,仍無法實現大范圍共享等局面,但在管理企業中,已然成為重要的理論導向。為了給裝備修理行業帶來生機,推進信息化策略實行是必然趨勢。企業在發展創造中如果遇到突發情況,信息化策略能將已有經驗快速調出,給管理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除了應對突然問題,這種策略還可以對工作進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某些困難進行預估,優先排除可避免發生的不良情況。為企業爭取到最大的經濟收益,減小損失。
2信息化策略研究
2.1信息化建設思路
信息化建設需要根據最終目標制定有條理的方案,確定指導思想。企業會將信息化建設應用于多個方面,如可以幫助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優化資源共享系統,進而提高企業辦事效率,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裝備修理企業在運用信息化技術管理生產數據時也應該先確定建設思路,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出統一的方案,相互督促爭取早日達成目標。信息化建設思路主要是完成對生產計劃的跟進。生產計劃跟進的第一步是數據分析,在訂單上傳后,企業按照工作內容將任務分配下去,如果有空閑資源在最后未能參與到生產中,則需要及時將信息報告給管理者。而后管理者會參照歷史信息對多余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在本過程中信息化策略扮演著監督與指導的角色。按節點劃分企業,可得出多個結論。從開始計劃到解決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出色積累有效工程量,提交給監管部門進行二次復查。有了信息化管理幫助記錄后,整條生產線中無論哪個環節出現疏漏都能在二次復查中查找出來,這種利用科學記錄為生產帶來福音的方式有助于整體評價[1]。因此,裝備修理企業的管理者應重視信息化建設的思路,明確管理方案,讓相關人員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內容。
2.2信息化策略中指標設計的原則
指標在裝備修理企業中起衡量作用,在普通的評價環節,對于任務整體,它可以糾正偏出規定的部分。企業想要走可持續的路線,就應該遵循客觀、科學的原則,盡量不要忽略信息之間的交叉關系。在指標就是某個定量的情況下,企業可以使用固定公式進行推算,代入基礎值得到指標,進而為信息化管理提供標準值。指標全面覆蓋在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中,參與各個環節的工作流程。但指標在信息化管理中卻不是完全依附其他信息存在的,它可以獨立存在。每個數據清晰可靠地指出問題,并不單是因果關系。人們不能主觀判斷或指定指標數值,要持有客觀的態度,以保證指標的正確度。指標在整個裝備修理中也有產生變化的可能,及時捕捉指標變化是專業人士的重要任務。系統的性能會根據指標改變而改變,企業應該注意靈活看待這種改變。通過信息集成技術采集到的實驗數據會跟指標進行銜接,重新定義后便于提高工程效率。雖然指標占有重要地位,但仍然不宜設定過多數值,簡單的指標要求可完成修理工程的內容拓展。裝備修理企業在我國重工業發展中具有深遠影響,為了創造更有價值的設備制造,工程師會制定出很多設計方案,多次篩選后,選擇最優方案。裝備修理不僅存在于工業環境,在通信領域中也會發揮長處,所以要盡量選擇合適的策略管理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眾多優點,在遵循其規律的同時,還要牢記原則,幫助企業獲得最大程度的進步[2]。
3裝備修理信息化的影響因素及發展前景
3.1多種影響因素同時存在
按照國家規定的信息化策略要求,企業應該加深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利用現有資源有效開發新能源的同時,豐富團隊建設。信息化人才能熟練應用已有的信息資源,落實信息安全度后,將數據投入使用。所以在裝備修理行業,安全保護數據資源是影響因素之一。不能因小失大,在沒有嚴密數據監控的情況下,企業要懂得在合理范圍內對信息化方案投資,使其成功避開風險。管理者的眼光一定看得長遠些,帶動整體經濟后,企業中每個員工的個人經濟也會提升,從而全面實現共同富裕,締造一個新氣象,給生活重新注入新的希望。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發展受限,在管理水平和技術上需要更多的專業指導。雖然在短時間可能達不到大型企業的發展標準,但如果能穩固發展信息化建設,也會解決更多實際問題。從外觀分析,裝備修理企業已經能夠妥善處理部分信息化工作,專業人士都深知這種策略的重要性,所以在當下的發展環境,信息化快速發展應該提上日程。資金問題是影響該策略的因素之一,企業發展不能與信息化管理分開,在激烈斗爭中,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才是支撐良好發展的根本手段。前路漫漫,企業還需要攻克多項難關,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應積極鼓勵所有人一同努力,實現目標[3]。
3.2裝備修理業信息化的發展前景
我國各企業正在不斷重視使用信息化技術管理工程及人員,因此裝備修理行業也從萌芽階段進行到了發展環節。在改革中,企業不難發現信息化的重要性,承接的部分工程項目也開始大量使用這種技術。離開起步階段后,信息化開啟了飛速發展模式,在帶動生產的前提條件下,也有效參與進整個修理工程的供應鏈中。企業與信息化時間相貼合,保障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性,降低了發生事故的風險。可以說信息化策略在裝備修理發展中擁有良好前景,集合最先進的數字技術,將模擬操作的整個流程完整記錄下來,是對企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裝備修理企業不只負責檢修工作,還會監管新技術是否具有實用性,輔助運用先進的理念治理公司。隨著信息時代來臨,我們最終的目的依然是在開發新資源的同時,提高企業競爭力。各企業之間既存在競爭關系,但也保持著合作關系,合理共享新的技術手段,幫助企業更上一個臺階。縱觀近幾年我國裝備修理業的發展趨勢,普及信息化技術刻不容緩,項目順利開展,工程不斷取得好成績。這是一種有條理性的管理觀念,企業抓住機會,高效處理技術問題,進而趨利避害,穩固發展模式。就目前已有的技術條件而言,信息化策略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企業能夠制定出優化方案,創立專門的統計手段,就能及時彌補缺點。企業也在成長中不斷討論尋找一個重要答案,那就是如何抓住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最首要的觀點就是裝備修理企業最好創立獨特的數字信息庫,然后建立網站,在網站中輸入必要的數據信息,這些信息包含工程中的所有數據。除此之外,還應該將企業員工與客戶信息進行采集,方便內部人員針對某項工作進行討論,也能為客戶搭建一個相互了解的平臺。借助網絡工具平衡二者關系,協調合作意見后統一歸檔。雖然在溝通過程中,雙方增加運營成本,但好處是可以帶動整體效率。裝備修理行業需要引進大量人才,讓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在開展項目中幫助經驗不足的人,多多制造互幫互助的團隊協作氛圍。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技術一旦投入使用,就要留心后續的維護工作。如果企業選擇創建自己的網站,那么在維護時期要時刻查缺補漏,防止信息泄露,導致企業機密被廣泛傳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是必要的投資項目,千萬不能因為預算有限就放棄這一環節[4]。
4結語
總的來說,信息化策略為企業發展傳遞了友好信息,具有非常實用的優質前景。在裝備修理領域,靈活幫助企業掌握工程的最新動態,提升管理高度。雖然這種手段目前還有缺點,但裝備修理企業應該在探索中不斷拋棄缺點,或是將缺點進行改正,優化信息技術,完成動態飛躍。多樣化的信息已經成功推動企業打開新局面,積極注入生產活力,這對裝備修理業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哲.信息化管理助力風電企業快速發展及其應用[J].科技展望,2017(01):168.
【2】杜振全.淺析互聯網背景下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方法[J].辦公室業務,2017(07):48.
【3】郭玲,宋鋼.面向信息化測繪的網絡化生產管理應用示范基地建設[J].測繪技術裝備,2017(01):86-89.
【4】趙全超,趙國杰,王舉穎.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測試與綜合評價研究[J].情報雜志,2004(6):101-102.
作者:黃日林 單位:國營長虹機械廠
- 上一篇:檔案整理與信息化管理問題及解決辦法
- 下一篇:森林資源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