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道德教育研究
時間:2022-04-17 02:51:50
導語:食品安全管理道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培養德才兼備的應用型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人才是高校的任務之一,也是社會平民大眾對高校培育機構的期望與渴求。為滿足社會這一需求,高校首先需深刻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對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接著積極地探索職業道德教育的實現路徑,包括課堂育人,校園文化育人,實踐實習育人等途徑,目的是為社會培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食品安全管理人才。
關鍵詞:食品安全;職業道德教育;課堂教育;校園文化;實踐實習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已是人盡皆知的“平常事”,在國際上都享有極高的“聲譽”。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如地溝油、有毐奶粉、蘇丹紅,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已經成為典型的事件[1]。無論是大品牌食品企業如雙匯,統一,肯德基還是小作坊或小型食品加工廠都發生過食品安全事件[2]。這些安全事件雖然有技術不足、環境污染等客觀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食品生產經營者為了盈利而采取的不當行為、不執行或不嚴格執行食品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而造成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大數據監測顯示,2017年1~3月,我國大陸發生了3944起食品安全事件,平均全國每天發生約43.8起食品安全事件。根據近10年來我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歷史數據推測,這種人為性食品風險占主體的安全事件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難以在短時期內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由此決定了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的預防與控制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必要性。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我們深感在注重培養食品安全管理人才的專業技能的同時,有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使命感,社會責任感、以及為社會大眾服務的職業道德精神。
1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價值取向的多元性,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在這種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價值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下,人的價值取向也呈現出新的特點。有一部分人呈現出價值取向功利化、行為與思想庸俗化、社會公德心淡漠、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喪失、以及表現出極端的個人主義,這些負面的東西給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帶來嚴重挑戰,同時也給思想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3]。大學生由于社會閱歷少,思想不成熟,對社會現象的認識水平及辨別能力不高,容易產生道德困惑甚至道德缺失。高校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開設思想道德與法律課程是應當和必要的。對于特殊的專業,如象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這樣的專業,應該進一步深化人才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對這些特殊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同學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認識到個人的追求必須與社會責任,職業道德緊密聯系起來。高校是人格修煉的主要陣地。在人格塑造的黃金時期,必須充分重視大學生的道德培養,這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正確的道德觀,把握正確的人生成長軌跡,養成良好的秉性、寬廣的胸襟、豁達的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厚重的責任擔當等都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大學生只有重視自身人格的塑造,才能內化積累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從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1.2為了社會大眾的食品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有必要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教育食物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獲得充足的食物是第一需求。隨著我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就現階段而言,不再是糧食短缺、食物供應不足的問題,而是不安全的食品給人們造成的危害遠遠大于食品供應不足造成的危害。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龐大,食品安全必須有所保障,才能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方面的法治建設還不完善,還存在立法不足,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等客觀因素。一些食品生產經營者為了追逐利潤,道德淪喪,鉆法律漏洞,制造不安全食品。這些主客觀因素都是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的隱患。食品安全事件的頻頻發生,不僅給消費者造成了心理陰影,給人們帶來了恐慌,還使得人們對政府的管理職能產生懷疑,給政府的威信帶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另外,食品安全問題并不象傳染病那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衛生條件的改善而得到自動地控制。以人為性因素占主體的食品安全問題將長期存在。因此,高校不僅要為社會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技能過硬的人才,還要培養人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維護食品消費者的利益,視大眾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為己任,保障人們一餐一飯吃得放心;使中國公民跟發達國家公民一樣,享受健康食品,享受純真的飲食文明。1.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觀與我黨“十八大”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勞動實踐是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理論從根本上否定了不勞而獲,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5]。立德樹人的核心就是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觀融入到我國的教育事業上,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德樹人”是黨立足我國教育發展提出的科學主張,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戰略主題之一。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人的本質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于2013年在我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重視意識形態建設,加強和深化思想教育的教學改革,促進以德為先,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2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應用型人才,如何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
2.1職業道德教育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專業的教學中筆者認為在直接道德與法律教學的基礎上,高校可以根據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專業的應用特點,將職業道德教育融于專業課的教學中。首先,將職業道德教育內嵌于教材和課堂。課堂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理想信念與道德教育也不例外。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專業的專任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挖掘食品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中所蘊涵的職業道德資源,通過語氣、語調、表情和手勢等肢體語言與動作表達與強調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獲取專業知識同時,又得到德育的滋養與涵育,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成為德才兼備的食品安全管理人才,為我國的食品安全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將職業道德教育內嵌于食品安全管理專業的課堂教學中,這種作用與效果是很強大的,因為這是一種情境性的教學方式,比簡單直接的道德說教方式更能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比專門的道德教育課更加深刻和具體。2.2職業道德教育融合于校園文化活動中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需由食品工程學院黨委組織與領導,以學生會黨組織,團組織,輔導員,及優秀學生干部為中堅力量,以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專業的學生為主體成員組成。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如開辦食品安全道德講堂和食品安全知識講座;以多媒體,微課,微電影形式曝光現實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案件如假冒偽劣食品,亂用添加劑的食品,生產材料以次充好的食品,讓學生了解食品領域存在的安全事件,了解銷售商與企業為了盈利采取的欺詐手段進行生產經營;曝光某些食品與藥品行政監管人員缺乏社會責任感,只要不危及到自身利益,甚至為了自身各種好處,對違法行為采取的掙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如三鹿奶粉董事長田文華在明知奶粉里添加有可以致人結石甚至死亡的三聚氰胺時,依然組織生產、銷售偽劣奶產品[6];阜陽市兩位工商所副所長在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中隱瞞事實真相,偽造材料,最終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造成嚴重的后果[7]。另外,可通過微電影,微課形式讓學生學會鑒別優質食品、綠色食品和問題食品;邀請工作在食品安全管理一線的優秀校友回校作食品安全管理報告。不斷地充實與豐富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內容與形式,把職業道德教育融于輕松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內,用渾厚的道德文化滋養學生,從而引導學生在大學階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食品安全管理者和社會接班人。對于那些打算畢業后從事食品安全管理的學生需進行重點培育,提高該部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這不僅關系到社會未來的食品安全管理事業,還關系到該部分學生的人生健康成長。2.3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合于實習與實踐活動中社會實踐與實習活動不僅加深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鍛煉與提高專業技能;它還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敬業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踐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可以組織食品安全管理專業的學生認真參加志愿服務,社會調查,食品安全公益宣傳活動,在不同地點設立食品安全咨詢點,回答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不了解的問題,收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評價與反饋信息,及時進行分析總結,勤工助學,參加專業實習和就業、創業等實踐活動。指出:“理論知識、歷史知識可以通過書本學習來獲得,品格、意志的鍛煉主要是靠在艱苦的實踐中去解決”[8]。社會實踐的目標越高,遇到的干擾和困難越大,社會實踐的過程、條件與環境越艱苦,對人的意志的鍛煉、磨煉就越大,創造出的人的意志力量就越堅強,越強大。只有投身于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才能接觸與了解實際社會,深刻認識普通民眾的飲食現狀,傾聽大眾的食品安全訴求,提高專業實踐技能,鍛煉毅力,培養奉獻社會、為普通民眾的食品安全服務的職業責任感。總之,盡管現在高校都開設有專門的思想道德與法制課程,但是,象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這樣的特殊專業,有必要進一步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將職業道德教育融于專業課程教學、校園文化活動、以及實踐實習中,目的是為了增強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培養為社會大眾飲食服務的、德才兼備的、食品安全管理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杜琳琳.影響辦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質量的原因與對策[J].法制博覽,2013(11):222.
[2]王亞靜.基于三方博弈的食品安全協同治理機制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5.
[3]王彩麗.高校“立德樹人”的實現困境及路徑探索[J].運城學院學報,2015(3):43-46.
[4]黃詩博.馬克思主義視角下人的本質問題探微[J].知與行,2017(4):10-13.
[5].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光明日報,2012-11-18.
[6]李瑩.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N].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2009(4):25-28.
[7]朱軍華,姜亞蘭.“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能否引發國家賠償?—從“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看行政機關不作為的國家賠償責任[J].法制與經濟,2004,(10):49-51.
[8].論“三個代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39.
作者:李桂英 范和良 尹艷鎮 單位:欽州學院
- 上一篇: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措施
- 下一篇: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