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形態學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10 11:46:22
導語:醫學形態學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通過信息化的建設,達到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方法:將人員管理、儀器設備管理、實驗試劑耗材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運用流程化的管理手段,有效梳理管理過程,建立以標準化管理規范為基礎、以實驗室管理為中心的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結果:建立起實驗教學管理、人員量化考核、儀器設備管理、實驗試劑耗材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數據采集、信息共享的完整信息平臺。結論:樹立信息化管理新理念,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真正提升實驗室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醫學形態學實驗室;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建設與管理的思考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實驗室作為承載高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場所,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管理也是校園數字化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域鏈、云計算等新興科技對于全面推進實驗室實行信息化管理的建設發展帶來非同尋常的便利條件。具有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虛擬化特點的現代信息技術在管理領域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能夠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改善傳統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理的水平,從根本上推進了實驗室管理的現代化進程。[1]
1青海大學醫學院形態學實驗室信息化的建設與管理現狀
經過近幾年校內不斷加大力度的信息化網絡建設工作,形態學實驗室信息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對于管理七門基礎醫學專業實驗課的形態學實驗室來說,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及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相對比較滯后;信息資源共享不足;相關課程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管理、實驗室資源配置、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實驗試劑耗材管理、實驗人員的管理和實驗室安全管理目前缺乏統一、標準、規范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這將不利于實驗室的長遠建設和發展。
2樹立適應時代和學校發展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理念
現代化管理理念是“以人為本”,在尊重個人的基礎之上,合理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調動每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最終達到以人的能力為本。實驗室管理的信息化是突破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和充分發揮實驗室功效的必然趨勢。[2]利用信息化手段,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機制相結合,搭建一個實驗室管理平臺,通過建立的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可以完成基礎數據的采集、分類、共享,對基礎數據進行查詢、分析與統計,可以使實驗室管理更高效、更開放、更安全、也更規范。[3]
3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對實驗室管理的創新和改革
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不是簡單地對原有管理要素進行組合,而是在摒棄傳統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借鑒、探索和創新建立起來的新的管理方式。”一個更加具有創新能力的實驗室管理體制,這有利于高校實驗室管理的方便性、高效性、安全性及準確性,對于全面推進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4]信息化為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順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創新實驗室管理機制,解決傳統的實驗室人工管理存在的很多弊端,諸如實驗室使用數據不透明信息不對稱問題、實驗室利用率低、實驗室維護效果差、實驗室工作人員無效重復工作量大、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滯后等等,這些都阻礙了實驗活動的開展,進而影響到了實驗教學效果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探索一種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因校制宜的管理模式。要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高效處理實驗數據、精準控制實驗風險、充分提高實驗實效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從而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中的功效。總之,實驗室的管理要順應時代的需求,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真正發揮實驗室在實驗教學中的重要作用。[5]
4明確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內涵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帶動實現管理現代化的過程,它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組織方式,重新整合實驗室內外部資源。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不同于傳統的實驗室管理,為了滿足社會信息化高速發展大環境,使實驗室滿足現代社會和學校的要求,以達到推動實驗室的全面建設和發展的目的,將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備、實驗教學、實驗人員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等同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多方面的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使實驗室的各項工作融合現代社會的信息管理理念,完成不同于傳統實驗室管理模式的質變。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核心內容包括儀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實驗室教學的信息化管理、實驗試劑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實驗室人員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實驗室安全信息化管理,只有充分、準確地把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內涵,才能更好的推行實驗室信息化建設與管理。
5充分認識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5.1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工具。5.2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實驗室的常規管理工作可以借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工作人員快速獲取想要的真實可靠的實驗室信息數據,明顯減少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從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促進實驗室的健康發展。[6]5.3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節約資源。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相應的數據處理平臺把實驗室的各種信息進行流程管理和跟蹤管理,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節約管理成本,增強實驗設備的使用效率和實驗教學的效果。5.4建立統一、規范、標準的信息管理平臺可以提高實驗室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加強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建設的模擬仿真實驗室,能夠提供相對安全的實驗環境,保障教師和學生既準確又安全地進行實驗教學;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實驗室進行全面監測能夠更好地保障實驗室的安全,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各種移動設備,通過信息化技術建立的傳感防護系統,實時監控實驗室貴重物品的存放地和易燃易爆重點區域,第一時間獲取實驗室的安全防護信息。m
6實驗室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實現途徑
6.1進一步完善各項實驗室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實驗室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以制度建設為落腳點,通過建立包括實驗室使用準則、實驗教學管理條例、實驗室日常管理條例、實驗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條例、實驗試劑耗材管理條例、實驗人員W位管理條例、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等等,并嚴格遵守將這些制度落實到位。[8]6.2構建統一、規范、標準、安全的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首先優化和完善網絡環境,綜合應用電子技術和視頻傳輸技術,通過移動設備實時監控實驗室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保證實驗室的高效運行。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來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將需要的辦公軟件和信息管理系統通過網絡整合在一起,從而實現系統化、自動化的管理。實現實驗室信息數據一個輸入多個輸出,建立實驗室管理信息一體化,保證數據準確性、一致性,提高數據的更新效率和共享性,實現了實驗室信息的多維度管理。[9]建立并優化包括實驗項目、實驗儀器設備、實驗辦公和網絡安全等幾個方面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建設完善實驗室的數據庫,分類建設:實驗教學數據庫、實驗科研數據庫、實驗室人員管理數據庫、實驗室安全管理數據庫、實驗室儀器設備數據庫、實驗室試劑耗材數據庫。通過數據庫對實驗室管理需要的數據進行存儲、修改、并能夠隨時提取。重點建立教師和學生相關的數據庫,來更好地對實驗室進行分類管理,及時對其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更好的實現實驗室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管理效率。[1()]加強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安全、更新和維護,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應該防范木馬和黑客技術對于實驗室網絡造成的威脅,并且在內部局域網中安裝防火墻,裝有安全漏洞掃描程序,及時檢測系統是否有病毒入侵。定期給計算機進行病毒檢測,更新殺毒軟件,并且不要隨意接收和安裝來意不明的文件、郵件和軟件,即使需要下載,也要先對其檢測安全后再下載使用。利用防火墻、身份驗證等方式來保護實驗室的重要信息的安全。[11,12]6.3依托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改變實驗室的開放方式,實現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共享。開放實驗室,是實驗室發展的一種趨勢和必然。實驗室目前多采用的傳統教學實踐模式,這種傳統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要逐漸轉變傳統思維,通過建設新型的信息化管理的實驗室為契機,逐步開放實驗室,更大程度的提升實驗教學水平和實驗室管理能力。進行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建立提前預約制度,通過實驗室的審核,具備實驗室審核資格者才可以共享實驗室儀器設備,實現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共享。如此一來,可以提升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避免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8]
7結語
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實驗教學以及科研工作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信息化手段整合實驗室管理信息資源,促進實驗室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4]信息化平臺建設是對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的重要升級,對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實驗室的開放管理模式和創新體制建設,構建一個統一、規范、標準、安全的信息資源共享管理平臺,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使用和管理效率,為培養人才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保障。同時,信息化的實驗管理也使得整個管理工作變得更加規范透明,突破發展的瓶頸,滿足現代化的實驗室發展需要。
作者:尹宏 趙海龍 劉敏 單位: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學實驗室裝備與技術分會
- 上一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思考
- 下一篇:新形勢下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