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損傷患者危機管理分析
時間:2022-03-13 03:20:57
導語:脊柱損傷患者危機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管理對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急救效果的影響。方法將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模式應用前(2018年1—4月)收治的多發傷伴脊柱損傷患者38例作為對照組,應用后(2018年5—8月)我院收治的同類傷者38例作為觀察組,2組分別接受常規急救護理處置與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處置,對2組干預后的各觀察指標進行比較。結果2組患者接受不同急救護理模式處置后,在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與急救護理總有效率進行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患者實施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降低了安全風險,提高了急救護理效果。
[關鍵詞]脊柱損傷;多發傷;危機管理;風險預控;護理多發傷
在各類意外傷害事件中對傷者的生命威脅程度居于首位[1-2],病情危重復雜故救治時間要求極為緊迫[3],未獲正確及時全面診療護理者預后極差[4],受多發傷高發生率、高致殘致死率的影響,使其成為主要的急需攻克的社會衛生公共難題[5],調查數據提示,我國多發傷傷者在死亡及殘疾率方面均較發達國家為高,原因之一在于急救過程中所固有的一些缺陷與問題[6]。部分傷者因伴發脊柱損傷而致傷殘風險更高,同時亦增加了急救護理難度[7],這決定了各類護理危機事件在該類傷者急救過程中的高發頻發性,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是一種監測護理服務全過程的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護理意外事件、并發癥、護理投訴事件等各類護理不安全事件風險進行分析,即對存在的、潛在的風險和產生風險事件的過程進行分析,進行危機風險的系統管理,為醫護人員解決風險提供相關依據[8]。本研究將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模式應用于多發傷伴脊柱損傷護理對象之中,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將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模式應用前(2018年1—4月)我院收治的多發傷伴脊柱損傷病例38例作為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5.18±8.52)歲,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重物砸傷、利器損傷、高空墜落者分別為25例、4例、6例和3例,損傷節段位于頸、胸、腰、骶椎者各為10例、8例、17例和3例,應用后(2018年5—8月)我院收治的同類傷者38例作為觀察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5.87±8.20)歲,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重物砸傷、利器損傷、高空墜落者分別為24例、5例、5例和4例,損傷節段位于頸、胸、腰、骶椎者各為11例、7例、18例和2例,2組傷者在損傷節段分布與年齡、性別與致傷原因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多發傷伴脊柱損傷會伴隨著嚴重并發癥發生,多為最初發病的48h之內,現場救護不當極大可能會導致“二次損傷”的發生,而正確有效的急救護理對降低死亡率和搶救患者的生命有著重要的作用。2.1對照組。傷者接受常規急救護理服務,120電話接聽者接到求救信息后呼叫通知出診團隊并做好接聽記錄,出診者抵達致傷現場后,快速按醫師囑咐完成靜脈通道構建、供氧、包扎固定急救護理服務,利用擔架完成現場至急救車的轉運,轉運途中不間斷地進行觀察與處置。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施以危機管理滲透式全程風險預控急救護理干預,采取事前控制的危機管理模式,通過觀察、收集信息和掌握規律,預先控制能發生的偏差并提前采取措施。即將危機管理理念全程滲透于多發傷伴脊柱損傷患者各環節急救過程之中,具體如下。2.2.1出診前環節。(1)本環節護理危機事件類型:致傷現場人員因非專業救治者角色而易致初步處理不當危機,急診科院前急救物品準備不足危機。(2)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措施:醫院接聽求救電話者通過電話,以引導式提問方式對傷者情況進行初步了解評估,在此基礎上預判可能的現場處置不當危機類型,針對性地做出危機事件預控指導,如:強調現場人員不得對傷者軀體行隨意搬動以免二次傷害,指導施以頭部脊柱等部位的合理保護,囑咐保持聯絡通暢狀態,遇病情進展隨時拔打出診團隊電話以獲得進一步指導而不宜盲目自行施救。急救電話接聽護士在出診通知的同時,簡潔交待初步傷情,做出特殊物品準備提示,便于出診者迅速全面備齊物品,上車前再次對適用于多發傷伴脊柱損傷患者現場急救的特殊重要器材(硬板床墊及頸托、沙袋等)進行備物齊全有效性核查。2.2.2現場急救環節。(1)本環節護理危機事件:護理危機事件的發生主要是以人員和管理程序兩方面導致的,醫護人員的責任心不強、操作內容不規范、操作步驟遺漏、知識儲備不足等導致急救過程中緊急情況的發生;管理程序主要包括急救環境、設備器械的狀態、急救護理的技術安排等,任何一個環節的不注意都會導致護理危機事件的發生。(2)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措施:風險管理體系的組建,組建一個“護理部—質控—科室質控”的三級預警體系進行自控和互控,質控和科室質控委員會由具備臨床經驗的護理骨干組成,對護理質量進行全方位的監控。急救護理措施:利用驅車趕赴現場時間,出診醫護間就多發傷伴脊柱損傷現場急救內容及流程進行復習互述,在頭腦中對各自及配合性急救行為進行快速過濾,篩查與澄清模糊事項;抵達致傷現場后,急救護士即刻按流程及時有序、全面無遺漏地完成給藥靜脈通路建立、口鼻異物清除、呼吸道暢通維護、相關重要生命體征觀察評估等。落實頸椎制動,對神經血運情況、周圍環境等施加評估,利用頸托對并存頸椎損傷者進行合理妥善固定,評估傷者傷情現狀符合安全轉運要求后,醫護協作立于傷者一側,嚴格維持傷者四肢處于伸直狀,安全搬運于轉運設施之上。2.2.3院外至院內轉運環節。(1)本環節護理危機事件:運用失效模式進行對各個流程或環節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管理,例如:傷情發生突變危機,院前院內急救存在銜接不良危機等情況。設計出具體處理方法。(2)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措施:對傷者傷情進行持續密切關注,確保對心臟呼吸驟停征象的及時捕捉及有效心肺復蘇的實時供給;無意識者嚴防嘔吐引發的氣道阻塞風險,時刻注意維持傷者平躺體位,若未并存頸椎損傷取平躺頭偏向一側體位;失血過多者,確保足量及時補液擴容措施的跟進,維持體位為頭低足高狀。驅車趕赴醫院途中與院內急救者取得聯系,通報傷情并就院內急救準備事宜做出提示,告知可能到達時間,使傷者到院后即刻步入后續有效救治通道。2.2.4院內急救環節。(1)本環節護理危機事件:院內急救準備缺陷性危機。(2)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措施:院內急救者以院前急救者電話提示內容為據,盡可能搶在傷者入院前完成各類準備事宜,如:急救床位與設備設施、手術間安排、科間會診準備、急救團隊人員、院內急救流程復習澄清等;傷者入院后即刻按流程與角色職責分工合作完成有序高效緊急救治,護理人員通過全面迅速高質量的術前檢查、備皮備血、導管留置等護理快速有效推動手術進程,預估可能出現截癱的傷者,預見性地為其提前準備牽引床位,方便其開展術后功能鍛煉及翻身如廁等。2.3評價方法。(1)觀察記錄2組急救護理對象救治全程中所出現的各類護理危機事件,主要包括:程序執行偏差、不良事件、人員操作失誤、患者及家屬隱瞞病情、設備器械故障、管理漏洞。由我院設計的患者入院護理危機事件風險評估單進行評估,由科護士長進行定期跟蹤、指導。統計比較2組接受不同急救護理干預后的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2)統計比較2組干預后的急救護理總有效率。急救護理總有效率主要是通過對傷情進展和各項生命體征監測值情況進行評估的一個指標。評價標準:干預后傷者傷情進展獲有效控制,各項生命體征監測值趨向平穩,評價為急救護理顯效,傷情雖獲初步控制但仍需持續提供監測與應急處置,計為急救護理有效,干預后傷情未獲控制與改善且表現出惡化發展態勢,計為急救護理無效[9-10],以急救護理顯效者與有效者人數占總入選傷者數的比例計算急救護理總有效率。2.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2組傷者接受不同急救護理模式處置后在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及急救護理總有效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2組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患者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比較比較。觀察組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22組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患者急救護理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急救護理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4討論
4.1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患者實施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降低了安全風險將危機管理意識深刻融入急救護理人員頭腦之中,督促其在面對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病例急救任務時刻提高警惕,有意識地關注與識別危機事件風險因素,為解決危機事件奠定護理意識領域基石;針對各環節危機事件所設計應用的整套風險預控措施,具備高度系統化、連續性與全面性特征,急救護理人員對各項措施的成功落實,可對諸多潛存于傷者急救各環節中的危機風險因素做出前瞻性預見化管理,如:高度關注致致傷現場人員受無專業救治能力限制所致的施救不當加重病情這一危機事件,通過電話向現場非專業人員進行禁忌施救行為重點強調,最大化地降低了非專業救治錯誤所致二次傷害風險。4.2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病例施以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可以提高急救護理總有效率考慮到頸托、脊柱板等特殊適用性器材在脊柱損傷傷者救治中的不可或缺性,危機管理滲透式風險預控急救護理以危機管理為指導,要求電話接聽者在初步預判可能存在脊柱損傷時向出診者做出物品準備提示,并要求出診者上車前對特殊需用物準備情況進行核查,避免現場處置時因缺乏適用器材而影響固定與搬運安全,引發次生損傷;出診者充分利用驅車趕赴現場這一短暫空閑時間開展專項急救流程互述復習澄清活動,使出診醫護人員進入真實急救情境后的有效配合效率大增而錯漏失誤大減等。本研究在危機管理理論滲透下,類似于此的危機管理細節化處置遍布于觀察組急救護理全程之中,實現了對觀察組多發傷伴脊柱損傷病例急救全程所有護理危機元素的精準命中、全面覆蓋及成功預控,堵漏補缺、強化控危于護理危機事件成為現實之前,從而大幅度提升了多發傷合并脊柱損傷傷者的急救護理安全快捷有效性,使得觀察組傷者的急救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得以有效降低而急救護理總有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如表1、表2所示,2組接受不同急救護理模式處置后護理危機事件發生率與急救護理總有效率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
- 上一篇:海外工程市場開發危機管理研究
- 下一篇:大石油公司危機溝通經驗及啟示
精品范文
10脊柱骨折康復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