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企業融資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6 10:40:00
導語:我國物流企業融資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物流企業面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和國外同行的壓力,因此在業務方面應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在規模方面也應向大型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物流企業的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大規模的資金需求依靠物流企業自身是難以籌集的,而通過資本市場或者金融機構籌集資金又存在重重障礙。筆者在分析物流企業自身因素和體制因素對融資影響的基礎上,提出完善我國物流企業融資機制的建議。
-
【關鍵詞】物流融資障礙對策
一、我國物流企業融資障礙分析
1.就物流企業而言:經濟效益低下,資產信用不足
在計劃經濟時期,物流行業執行國家指令、實行政策性經營,充當政府調劑物資的運輸工具,在其運行過程中,形成大量政策性負債,經濟體制轉變后,國家財政對物流企業政策性負債沒有進行適當的補貼。再者,在經濟轉軌過程中,部分物流企業沒有適時轉換經營角色,缺乏競爭意識,自身發展意識淡薄,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經營性虧損。由于國家政策和企業自身造成物流行業經濟效益普遍低下,而物流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導致資產負債比例較高,資產信用度不高。物流企業在利用資產進行抵押融資時,由于資產信用度不高,金融機構對其評估價格自然偏低。同時,從金融機構角度來看,物流企業資產技術水平偏低,發展潛力不足,銀行不愿對其貸款,物流企業通過金融機構融資額度有限。
2.就金融部門而言:信貸機制制約,社會信用不足
金融部門在貸款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資金的安全性,并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審批程序,同時實行嚴格的財產抵押擔保制度。而物流企業由于自身發展的限制,經濟效益普遍低下,依靠自身的實力不足以提供擔保,而且擔保連帶責任重大,很少有單位或個人愿為物流企業提供擔保。其次,金融部門注重盈利性,而物流企業屬于國民經濟基礎行業,投資回收期較長,金融部門不愿對其貸款。而且目前我國經濟普遍不景氣,企業又信用意識淡薄,甚至惡意逃避銀行債務,導致金融部門的不良貸款比例升高,產生“惜貸”心理。金融機構為了防范金融風險被迫采取的嚴格的審查程序、貸款條件和擔保措施,將有強烈融資需求的物流企業拒之門外。同時,企業間資金相互拖欠問題也比較嚴重,制約著物流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的融資。
3.就市場而言: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
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實行公司制的企業可以直接向社會籌集資金。目前,我國企業尚不能完全享有自由發行債券和股票的權力。如果企業要發行債券和股票必須經營業績良好,達到一定的標準,然后經過有關部門嚴格審批,通過后才能向社會籌集資金,而且所發行的債券和股票主要在公開市場交易。由于資本市場的嚴格限制,物流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63家上市物流企業,可見我國物流企業在A股市場所占的比例比較小,發育不完善的資本市場不能成為物流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
二、完善我國物流企業融資體制的建議
1.建立財政扶持體系,提高物流企業融資能力
部分物流企業背負沉重的債務包袱,難以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鑒于物流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政府必須加大力度解決物流企業的債務問題。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物流企業堅決實行破產;對物流企業以前所借的財政貸款,根據當前企業的實際運營能力,由國家財政以債轉股的形式參股;對原計劃經濟時期由于政策性經營等因素而造成的負債,在嚴格審批的基礎上,由國家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同時,在稅收政策方面對物流企業進行適當的扶持,將融資費用全部列入財務費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融資積極性;允許物流企業稅前還貸,提高其融資能力。
-
2.完善資本市場,擴大物流企業融資比例
國家證監委應對物流企業在股票上市、債券發行的審批上適當放寬限制條件,允許有發展潛力的物流企業發行不同期限的長期債券和進行股票發行試點。有關職能部門可以考慮在每個區域性物流中心建立“二板市場”,為該區域物流企業提供籌資場所。資本市場的完善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物流企業要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融資體系,另一方面,政府職能部門應盡快建立正常的債券或股票的柜臺交易市場體系,給物流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3.完善金融體制,調整信貸結構
在現行金融體制中,金融機構偏愛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或者投資于利潤率高的成長型企業。因此今后我國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應以國家產業發展目標作為信貸標準,積極調整信貸結構,促進產業間的協調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執行信貸過程中,要增加透明度,切實減少貸款環節,縮短貸款時間,降低融資費用。隨著我國金融機構專業化程度不斷加深,服務于某一產業或者行業的專業性金融機構必將應運而生。因此,我國政府應積極支持建立物流行業金融機構,專門從事對物流企業的融資活動,提高物流企業的融資能力,促進金融業和物流業的共同發展。同時,同一區域的物流企業也可建立互助性金融組織,以加強共同發展和風險共擔能力。
4.建立財政融資體系,籌集民間閑散資金
目前,我國居民儲蓄充足,而企業積累不足,大量的閑散資金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們應適時建立財政融資體系,以國家信用作擔保,設立專門的金融機構,籌集民間閑散資金。該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根據國家的產業發展目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中長期低息貸款。這種融資體系的顯著特征是不增加財政負擔而實現資本的積累,將為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和良好的融資機會。
5.建立物流企業信貸支持體系
借鑒國外發展物流的經驗,我國物流企業信貸支持體系可以從三個層次來構建:①直接貸款。主要由財政部門對物流企業提供貸款,所涉及的范圍僅限于區域性物流中心。②協調貸款。由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進行協調,對物流企業進行貸款。③擔保貸款。由財政部門設立擔保機構,以財政預算、稅收補貼等多種形式注入擔保資金。由擔保機構充當物流企業的貸款擔保人。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實行擔保貸款是物流企業信貸支持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當然,該體系并不是為所有的物流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其所涉及的范圍限于有發展潛力、布局合理的物流企業或物流中心。
參考文獻:
[1]陳麗娜.物流企業融資障礙與對策.商場現代化,2007,(31).
[2]劉華,曾凡貴,程海峰.物流企業融資障礙及對策.中國物流與采購.
-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特征分析論文
- 下一篇:煤炭企業物流現代化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