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發展論文
時間:2022-02-01 11:27:00
導語:綠色物流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包裝對綠色物流的影響
1.虛空包裝給社會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這種包裝的包裝物品在整個包裝中所占比例很小。它除了欺騙引誘消費者消費外,也給社會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虛空包裝實質上是對資源和能源的一種浪費,這種包裝一旦被消費者發現將會變為一堆廢物而一錢不值;虛空包裝是城市垃圾和污染的重要來源,虛空包裝被識破真相后,消費者常常是進行燒毀處置,在處置過程中會形成大量有害有毒氣體。
2.過度包裝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和環境污染。過度包裝只強調修飾,大多數以多層次為特點。過分包裝,不僅讓生產者增加生產成本,讓消費者多花冤枉錢,而且造成了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包裝大部分是要被扔進垃圾箱的,中國城鄉每年生產的垃圾有4億噸,其中60%的生活垃圾是包裝物。過度包裝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費用。
3.包裝涉及到整個物流服務水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低。在生產和物流過程中,包裝既處于生產活動的終點,又處于物流活動的起點。但是包裝作為物流活動起點其作用要比作為生產活動終點作用大得多。包裝時刻存在于物流活動的每一環節中。物流中裝卸、搬運、存儲、配送和運輸等活動實現的效率和質量都和包裝有直接關系。產品包裝采用何種材料、容器、技術和結構都會影響到物流活動的質量和效率[2]。
4.包裝為其他物流功能的正常發揮提供保證。商品實體經過包裝后使運輸、裝卸、搬運儲存活動得以方便和快捷地進行。同時包裝能保證物流網絡的可控性,信息管理是現代物流標準化的關鍵內容,然而產品的種種信息都能夠通過產品的包裝反映和體現出來。
5.包裝直接影響出口貿易發展。隨著各國人民環保和健康意識的提高,擁有綠色包裝的產品才能贏得消費市場。現在出口貿易的環境標準和法規日益嚴格,綠色貿易壁壘將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要壁壘,不符合進口國綠色標準的產品要么就是在出口數量和出口市場方面受到限制,要么就是被課以很高的進口附加稅,要么就出現雙邊或多邊貿易關系緊張,引發貿易摩擦。中國產品的包裝和發達國家環保法規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國內企業忽略進口國商品包裝的要求和法規,導致產品無法進入進口國家,使得出口貿易蒙受巨大損失。
二、發展綠色包裝的意義
1.發展綠色包裝,減少流通污染,優化生存環境。綠色包裝有著節省材料、合理運用材料、可回收再生產等特點。綠色包裝對包裝材料的再生利用有明確規定。綠色包裝其內涵要求是:包裝減量化方面強調最少廢棄物、結構優化、材料消耗降低;包裝可再生或可降解方面體現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裝廢棄物方面突出不產生再次污染;包裝材料方面做到盡可能采用天然材質或再生資源。這些要求在減少污染優化生存環境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2.加快包裝的綠色化建設,提高國際競爭力。發展綠色包裝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進入WTO后,綠色壁壘逐漸取代傳統的關稅壁壘而興起。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ISO14000,它要求企業建立并完善環境管理體系,使其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實現最小化。
3.實施綠色包裝,促進出口貿易發展。綠色包裝,符合各國人民環境保護的觀念,出口產品時不會因此受到進口國這方面的限制,節約出口產品成本,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可以減少貿易磨擦,促進出口貿易發展。
4.綠色包裝策略,有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因為包裝的各個環節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資源,難免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污染,因此為了實現持續發展,應該采取積極措施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綠色包裝強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發展理念,實施綠色包裝實質上是一項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發展綠色包裝,將更好地保護自然環境,帶來更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三、中國實施綠色包裝的障礙
1.觀念認識具有片面性。綠色包裝發展滯后,人們對綠色包裝的認識還只停留在觀念水平上。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包裝思想還沒確立,更談不上具有發展的前瞻性了。而且產生了綠色包裝上的認識誤區,社會上把易降解材料包裝和紙包裝看成是綠色包裝的代名詞。而對綠色包裝內涵中是否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使用后是否再利用這方面的要求往往被忽視了。
2.綠色包裝立法薄弱。同西方國家比較,中國的綠色包裝立法工作處于落后狀態。盡管頒布了《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規,但目前尚無專門的包裝管理法規。致使包裝不規范行為沒有相應法律法規制裁,也無法引導企業為降低環境成本而自覺努力開發、生產、使用綠色包裝材料和綠色包裝。
3.綠色包裝發展受到資金技術人才制約。生產綠色包裝需要采用先進技術,因而綠色包裝產品成本往往比傳統包裝產品高,在市場上綠色包裝產品與傳統包裝產品競爭時,失去了價格優勢,致使綠色包裝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3]。
綠色包裝發展是以高科技為技術支撐的。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包裝行業的技術差距表現在:高精度和大型化產品短缺,包裝產品配套數量少;產品質量性能差,造型外觀落后、壽命不長;生產規模大并且檔次高的企業為數不多,龍頭企業更是缺乏;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缺少科研生產試驗基地,基本還停留在仿制階段。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宏觀調控不力,致使很多地方在投資和開發新產品方面一哄而起。其次是資金投入不足,因經費不足,致使企業無力研發新產品,從而缺乏市場競爭力。第三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自主開發產品和創新能力薄弱。
4.國內綠色包裝需求嚴重不足。在中國目前綠色消費還未成為一種主流方式。人們對綠色包裝還只停留在觀念水平上。綠色包裝作為綠色產品,因為其技術含量要求高,研究開發成本高,需求量不高,從而制約了它快速而大面積推廣。也影響了企業進行擴大再生產,無法形成規模經濟。
四、實施綠色包裝的思路和策略
(一)政府方面
1.加強法制建設。法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強制性手段。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能夠保證綠色包裝體系順利運行,使綠色包裝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有法可依,以法律形式促進和規范綠色包裝發展。在綠色包裝立法方面中國一直處于落后狀態。這就需要有關部門積極、及時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扶持和保護綠色包裝企業及其產品,同時對那些不符合綠色包裝發展要求的企業應限期整改。在制定法規時,既要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又要與國際接軌,促進綠色包裝健康發展。
2.給予政策扶持。政府應宏觀調控,建設包裝押金、資源回收獎勵、綠色補貼等制度,為綠色包裝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促進市場需求,增加企業收入,倡導有利于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政府應對資源循環運作的包裝生產企業大力鼓勵,在項目審批、市場準入、稅收、信貸方面給予政策性傾斜;設立專項基金,增加資金投入,優化包裝產業結構,提高包裝行業素質;對綠色包裝材料的進出口給予關稅和配額方面的優惠等。
3.發揮稅收杠桿作用。為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鼓勵再生材料的使用,可以發揮稅收作用開設有關包裝方面的新稅種。對于使用不同包裝材料的包裝征收不同的稅率。對于綠色包裝則應該免稅。充分體現稅收的效率性。通過包裝稅的區別征收,既相對降低那些使用綠色包裝的產品價格,又提高那些包裝廢棄物需要特別處理或不易回收的包裝的產品成本,激勵生產者采用綠色包裝,從而促進綠色包裝發展。
(二)企業方面
1.強化綠色包裝意識。目前不少企業綠色包裝意識淡薄。在“綠色浪潮”的時代,作為企業應提高綠色包裝意識,樹立科學發展觀念。企業應該理解,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環境的商品進口都是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企業應該知道,為了社會的持續發展,約束甚至懲罰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是必要的;企業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發展綠色包裝既能降低能耗成本、減少污染,又能提高企業形象,還能增加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同和信任,從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包裝標志實行綠色化。在綠色浪潮的推動下,人們購買商品時由更多關注商品的質量、關注包裝的精美,開始轉向更多關注商品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和包裝是否具有綠色標志[4]。現在綠色包裝成了發展中國家商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阻礙。如果產品沒有綠色標志,要么就被發達國家拒絕進口,要么就在價格和稅收上處于劣勢。
3.包裝材料使用綠色化。綠色包裝材料強調的是不造成資源浪費并且對人體及環境不造成危害。綠色包裝材料對發展綠色包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開發使用綠色包裝材料是當前各國關注的重點。企業包裝材料使用綠色化要求做到:必須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盡量使用重復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開發動植物包裝材料;注意選用可降解的材料。
參考文獻:
[1]夏春玉,李健生.綠色物流[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83-89.
[2]彭玉蘭.綠色物流與環境保護[J].中國環保產業,2004,(3):44-45.
[3]郭彥峰.對綠色包裝的幾點思考[J].印刷世界,2005,(2):40-41.
[4]蔣小花.循環經濟視角下綠色包裝法律研究[J].特區經濟,2007,(2):231-233.
摘要:當前市場上使用的包裝常常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而實行綠色包裝則既可減少流通污染,優化生存環境,又可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貿易發展,還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但目前由于中國存在觀念認識方面具有片面性,綠色包裝立法薄弱,資金技術人才缺乏,綠色包裝需求嚴重不足等因素,阻礙了中國綠色包裝策略的全面實施。為促進綠色物流發展實施綠色包裝策略我們應該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著手,政府方面注重加強法制建設,給予政策扶持,同時還要發揮稅收杠桿作用。企業方面強化綠色包裝意識,實行綠色包裝標志化以及使用綠色包裝材料。
關鍵詞:綠色包裝;環境;綠色物流
- 上一篇: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鄉村道路交通整治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