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課程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分析

時間:2022-09-19 11:31:14

導語:物業管理課程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業管理課程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分析

摘要:文章從大學生對課堂逐漸失去興趣展開討論,反思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指出了獨白式教學方式的嚴重弊端,從而引出關于對話教學和案例教學優勢的思考;重點探討了對話教學和案例教學的關系,提出了對話教學包括案例教學的觀點;并根據不同話語媒介的特點,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對話教學在課堂上的作用;最后結合物業管理課堂進行了實例解析。

關鍵詞:對話教學;案例教學;大學課堂

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當代大學生幾乎人手一部。不少大學老師抱怨自己課堂上玩手機的學生越來越多。形成這一趨勢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的問題外,還與我們大學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密切相關。現在仍有很多老師在課堂上“以自我為中心”,采用單一講授、機械灌輸的獨白式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主動性被壓抑,參與性被扼制,很容易對這種獨白式課堂失去興趣,進而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手機上。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重新喚起大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是大學老師必須要做的事情。獨白式教學最根本的問題是沒有以學生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而對話教學和案例教學正好與之相反,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及師生互動,是將大學生從手機吸引回課堂的有效方法。

1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的關系

對話教學是相對于傳統“獨白式”教學而言的,是以“溝通性”的“對話”為其本質的教學,要求老師作為課堂的一個主體,在教的過程中,要維護學生在課堂上的平等主體地位,實時進行語言交流,形成師生及生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地思考和分析,進而掌握新知識,訓練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對話教學的最終產品是具有對話理性的,具有社會交往、溝通的對話能力的人。教師在課堂上要借助話語媒介才能與學生產生對話。從話語媒介的角度分類,可以將對話教學分為兩類。對話教學包含了案例教學。從本質上講,案例教學是對話教學的一種特殊形式,只不過話語媒介不同,是以案例作為媒介;通常,案例中的內容和問題都很多,因此,通俗地講,案例教學也可以叫做大對話,而小對話和自由對話這兩種形式可以統稱為常規對話教學。

2常規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在大學課堂中的作用

常規對話教學和案例教學因話語媒介不同,決定了它們有不同的特點,在大學課堂中的作用也有很大不同。課堂教學有兩個最基本的目的,一個是傳授知識,一個是培養能力。受傳統的影響,很多老師都習慣用獨白式的方法向學生“灌輸知識”,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充斥著教師的“教學霸權”,師生之間不是平等的主體,讓該過程索然無味。獲得新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本來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過程,但因教學方式的問題,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事實上,只有在一種教學共同體之內,每個成員才能共享自由、平等的話語權力。常規對話教學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根據將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的內容特點,事先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問題。比如,對于偏重記憶的基礎性知識,可以選擇性地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的封閉式問題;對于偏重理解的應用性知識,可以選擇性地設計一些有意思的且與現實聯系緊密的開放式問題。教師上課時,當講解到這些知識點時,就可以實時地拋出這些問題讓學生們回答,通過問題媒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和對話,營造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們快樂地參與互動,積極地回答問題,在愉悅的心情中掌握新知識,效果會好很多。案例教學的作用則在于開發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一門專業課程上到一定程度,學生們有了基礎性及應用性知識的積累后,就可以著重訓練他們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案例教學粉墨登場的時候了。案例教學的話語媒介是一個案例。案例媒介相對于單個的問題媒介來說,具有故事性、綜合性、系統性和復雜性等特征,這要求教師在課前要認真挑選案例,并結合案例內容和課程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案例問題。案例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對充滿好奇心的大學生來說是有較強吸引力的。案例教學時,將案例傳遞給學生的方式有很多,但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用講故事的方式,以10分鐘左右的時間把案例講給學生聽是非常好的,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學生帶到案例的情境中去,促使學生投入地聽,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先行自發地思考。當教師講完案例拋出問題時,就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圍繞案例展開討論、交流看法、各抒己見,進而能夠很好地鍛煉他們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物業管理課程中常規對話教學案例教學綜合應用實踐

合理有效地將常規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綜合運用到大學各類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是提高大學課堂互動性、吸引力、趣味性的關鍵手段。對話教學的教學期望達成可使學生體驗到對話過程的欣喜滿足感以及目標實現的成就感,這種體驗促使學生在教學中樂于通過對話完成知識的重組和意義的建構。筆者為房地產經營與開發專業大三或大四的學生講授專業課程《物業管理》已有六七年的時間,在物業管理課堂上綜合應用常規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一直以來,我使用的教材都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劉新華、周哲兩位學者編著的《物業管理》,目前是第二版。筆者會根據章節的不同內容來綜合應用常規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比如,講解第一章《物業管理概論》物業的含義這一知識點時,我著重是讓學生識記物業的四個構成部分:房屋建筑物本體、附屬設備、公共設施及場地。這部分內容屬于基礎性的知識,為了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牢這四個部分,我提了兩個封閉式的問題讓他們思考,這樣師生之間在這個重要知識點處通過一個以封閉式問題為話語媒介的小對話形成了雙方的積極互動,推動學生們從單向的“被動聽”狀態往雙向的“主動想”狀態轉變,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牢固掌握新知識的效率。再比如,在講解第二章《物業管理的理論基礎》時,我同時運用了常規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在講解專有部分的界定時,提到了四種主要觀點:壁心說、空間說、最后粉刷表層說及壁心和最后粉刷表層說。因這部分內容屬于偏重理解的應用性知識,我就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有關于專業部分界定的開放式問題,引導他們結合這四種觀點去深入思考,引起了學生們的熱烈討論;在講解同一章另一個知識點“專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時,涉及到一個造成專有部分使用出現最大爭議的“住改商”的問題。考慮到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性和應用性知識的積累,而且“住改商”的問題又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因此筆者決定采用案例教學來完成這部分內容的講授。除了教材上的案例,筆者還上網搜尋并挑選代表性的案例,然后將這些案例有機地進行整合,然后像講故事一樣地把案例講給學生們聽,深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基于案例的提問也讓他們興趣盎然。學生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訓練。

4結語

德國著名的思想家馬丁•布伯認為最有價值的教學絕非使學生通過機械式的方式積累知識,而是使個體形成建設性的批判思維;也非使學生收集和記住的信息,而是要對已接受的零散數據整合,經過權衡和認可使之轉化為個人精神整體的一部分。因此,大學課堂要想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就必須維護好他們的自由、平等的課堂主體地位,讓他們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展他們的批判思維,而這些就必須依靠課堂的互動環節實現。對話教學現在之所以越來越受到高校教師的青睞,就是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抓住了課堂對話這一核心。課堂有對話,才能讓師生、生生之間產生互動、交流和溝通,才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才能讓他們參與到課堂當中來。結合每門大學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合理有效地綜合使用常規對話教學與案例教學,提升大學課堂的參與性、趣味性和批判性是當代大學教師們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安世遨.基于案例的大學對話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7(3):83-87.

[2]張增田,靳玉樂.論新課程背景下的對話教學[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0(5):77-80.

[3]劉慶昌.對話教學初論[J].教育研究,2001(11):65-69.

[4]張光陸.對話教學的課堂話語環境:特征與構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2(2):20-25.

[5]全,王梅.對話教學的模式與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82-86.

[6]米靖.馬丁•布伯對話教學思想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3(2):25-29.課程教學

作者:林西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