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消費論文:經濟轉軌期體育消費的論述

時間:2022-02-06 10:52:31

導語:體育消費論文:經濟轉軌期體育消費的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消費論文:經濟轉軌期體育消費的論述

本文作者:王曉艷工作單位:中南大學體育

體育消費文化的分類

根據體育消費資料的性質不同,一般將體育消費劃分為實物型體育消費和非實物型體育消費。實物型體育消費,就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與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的消費行為。實物型體育消費是我國當前體育消費的主要部分,已逐步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從而構成實物型體育消費文化模式.非實物型體育消費包括了觀賞型體育消費和參與型體育消費。兩種消費都是人們為了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的表現,隨著消費對象的增加,將逐步形成不同類別的消費群體,而每個消費群體具有的各自的特色和共同的消費特征和消費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演變成文化現象,從而形成非實物型體育消費文化。

不同時期中國體育消費文化狀況

(一)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體育消費文化狀況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體育消費體現在兩點,一是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制約著體育消費市場的形成,二是傳統的消費觀念依然影響著體育消費對象的消費心理。因此,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體育事業雖有所發展,但還沒有納入市場體系,所以談不上體育消費,更談不上形成體育消費文化,但體育體制的改革和國家對體育事業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為轉軌體育產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體育消費埋下了市場的種子。(二)經濟轉軌時期我國體育消費文化的現狀1、經濟轉軌期我國體育消費市場和體育產業我國長期把體育看成純消費和純公益的事業,這種狀況直到1979年改革開放以后才有了慢慢的改觀。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體育消費隨著體育市場的發展在消費層次上也出現了高、中、低不同檔次的消費。體育社會化、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現在體育市場逐步由過去的零星單一、主次不清,向體育本體為主、層次分明、全面發展推進,形成包括競賽表演市場、健身娛樂市場、體育旅游市場、體育博彩市場等在內的體育產業格局。就全國總體而言,體育產業規模還不是很大,發展很不平衡,結構也不夠合理,體育產業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體育產業政策和法規建設也不適應產業的發展。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各地區的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東西部發展懸殊。在各運動項目間的產業開發也不平衡,由于各項目觀賞性不同,因此其產業資源價值、市場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異。總之,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的本體產業發展還不夠大,沒有形成支柱性優勢。2、經濟轉軌期我國體育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消費理念包括了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心理和價值取向。目前我國體育消費者的在體育消費方面的心理和價值觀,可以從傳統文化的影響和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兩個方面來探討。一是傳統文化對體育消費觀念的影響,體育消費作為一種經濟行為,也受著傳統的消費文化制約。二是社會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促使人們發生消費觀念的改變,讓體育鍛煉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體育的功能不斷為人們發現、認識和利用,它對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三)經濟轉軌期我國體育消費行為分析體育消費行為包括消費方式和消費習俗,據調查資料表明,目前我國體育消費的現狀是:(1)體育消費結構方面,城市居民對體育的投入主要去向是以運動服裝鞋襪等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為主,這說明我國的體育消費還處于實用性階段,體育消費結構較單一。(2)體育消費水平方面,我國城市居民雖有大部分的家庭在體育上有經費投入,但水平較低。而中西部地區及廣大農村投入更是甚少。總的來說,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的講究簡樸實用消費習俗早已植根于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觀念之中。(四)經濟轉軌期我國的體育消費環境從我國目前的體育消費環境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①硬環境建設嚴重不足的狀況勢必將影響體育消費朝大眾化發展,從而影響體育消費文化的形成。②體育消費服務的項目結構失衡,不能滿足大眾化需求。這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利用宏觀調控的手段進行調整。③體育服務市場不規范,也將影響體育消費市場的全面發展。④政府出臺的相關引導政策不夠。如何推動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以及倡導消費者更多參與體育消費,也還缺乏政府部門的推動和宏觀協調。

影響我國體育消費文化的主要因素

影響體育消費文化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中國體育歷來和政治、經濟是緊密聯系的,尤其是近年,由傳統的集中型國家行政垂直協調體制的體育發展模式,改為有宏觀控制的社會自我協調機制的發展模式。它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體育體制的發展模式。體育消費被納入市場體系與進程中,就必然催生出體育產業,導致體育發展的產業化、商品化傾向,使群眾體育由“福利型”向消費型轉變。體育產業與體育市場相互依存,共同發展。而體育產業、體育消費和國民經濟發展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經濟的發展必將促進體育產業、體育消費的發展,那么也制約著體育消費文化的發展。(一)經濟水平與體育消費水平經濟水平是影響體育消費的關鍵因素,它決定體育消費水平的高低。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的恩格爾系數,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恩格爾系數都是往下走的,而據有關部門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將下降到35%左右,這種消費結構的的變化趨勢,也將極大地促進精神文化體育娛樂等方面消費的增長。目前我國居民的文化體育消費水平雖然不高,但仍呈現穩定的持續性增長趨勢。所以必須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各種渠道來促進和推動人們消費觀念、消費意識和消費模式的變化,積極引導他們的體育消費行為,從而縮短與發達國家體育消費水平的差距。(二)體育產業發展與體育消費我國的體育產業起步較晚,在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起步,經過近40年的快速發展,其作為國民經濟增長點已經初步建立。體育消費的持續增長,體育產業開始成為啟動消費、擴大內需的新生力量之一,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體育消費意識增強,體育消費逐漸成為社會時尚。目前中國體育產業其消費需求和能量仍處于積累階段。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相比較為滯后。(三)人們的價值觀與體育消費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人的活動是由價值觀所指導的。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體育消費者,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態度是不同的。受傳統習慣的影響,當前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主要是對各類體育用品的消費,而對各類體育服務消費品的消費尚不普遍。人們的意識仍然注重基本生存保障,輕視了發展消費和享受消費,消費結構的陳舊導致體育消費所占份額不足。體育是一種高層次的享受資料,只有當社會經濟發展,人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恩格爾系數普遍降低,人們的基本物質生活需要較容易得到滿足后,才會把享受資料的需要提高到重要地位,人們才愿意而且有能力花錢去購買體育用品,享用體育、觀賞體育,并逐步建立體育是必要的健康消費價值觀。

經濟轉軌時期體育消費文化的功能

(一)體育消費文化是構建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部分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發展決定了體育文化的發展。體育消費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子文化,其繁榮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體育文化的各種功能,從而去推動體育文化以及消費文化的發展。我國居民健身娛樂消費意識薄弱,觀念陳舊,仍然是制約體育健身娛樂市場培育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的體育消費文化能有助于滿足人的發展和享受等方面的需求,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激發人們進取、拼搏的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二)體育消費文化是導向與教育人們健康生活的文化體育消費者通過各種形式的身體練習,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這也是體育消費文化的基本功能。正確科學的體育消費文化能引導和教育國民形成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和習慣。只有將我國體育消費文化放進社會、政治、經濟的大環境里,正視其現狀,發揚其積極向上的一面,廣泛吸納發達國家先進的體育消費觀念和體育消費文化,才能逐步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學的體育消費文化。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用高層次的精神文化,建立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我國經濟轉軌期居民的體育消費意識在逐漸增強,但消費習慣仍以實物型消費為主,非實物型體育消費水平較低,大眾化程度不高,體育消費市場已初具規模,但消費結構單一,整體消費水平仍偏低,消費環境亟待改善和提高。2.經濟水平不高、體育產業不發達、人們價值觀念相對保守是影響我國經濟轉軌時期體育消費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共同提高才能發展成積極健康的體育消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