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籍智能化管理發展對策研究
時間:2022-10-31 03:42:04
導語:學籍智能化管理發展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院校不斷擴招,作為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重要工作之一的學籍管理日趨復雜化,學生學籍信息不斷增加,辦理信息手續較為繁瑣,給高職院校教學以及運行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為此,針對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在當前新環境下所面臨的復雜問題,采用智能化學籍管理將會大大提升學籍工作效率。通過深入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在學籍管理中智能化建設存在的不足,可為當前高職院校學籍工作探索智能化管理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
一、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發展現況
學籍管理是保障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穩定的前提,是學生入學后的首要工作。只有學籍信息準確錄入,才能保障學生教學與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在當前高職院校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面對高職院校當前龐大的學生群體,學籍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當前教學以及學生管理工作正常進行的有效保障,智能化管理高職院校學生學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未來學籍管理的發展趨勢、必由之路。學籍智能化管理是在傳統的學籍管理模式基礎上運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實現對龐大的學籍管理數據進行精準查找、高效規范化管理。學籍管理智能化相比傳統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有很大不同,突出特點在于應用較為前沿的信息管理技術有效提升龐大的數據管理工作效率,避免學籍管理混亂情況發生。[1]在當前高職院校不斷擴招的新形勢下,要積極重視智能化學籍管理工作,做深層次分析,結合具體實際,有效開展高職院校智能化學籍管理工作。
二、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智能化學籍管理過程中信息化的持續引入,讓學籍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籍管理工作人員信息技術水準滯后,學籍智能化管理還不夠規范,智能化管理前期投入大,領導重視程度不高,等等。這些嚴重阻滯高職院校的智能化學籍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未能充分認識學籍智能化管理效用。通過實地調研,當前67%的高職院校對學籍智能化管理認識主要停留在:第一,學校對學籍智能化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傳統學籍管理方式還能夠應對當前學校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將學校資源力量投入到教學一線,忽視教學成果載體的學籍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認識到學籍管理工作質量的狀況直接影響教學成果展示,起不到教學與管理紐帶作業,阻斷學校、教師、學生間的溝通橋梁,再好的教學成果也無法客觀呈現。[2]第二,受高職院校學生實際條件影響,學生對學籍管理工作不重視,自身學籍情況不關心。學生自入學錄入學籍,只關心在校學習成績,注重與學業有關的學籍管理工作,對學生基本信息以及其他學籍相關信息不夠重視。學籍信息出錯,對后續工作會有較大影響,對步入社會影響更大。(二)學籍智能化管理隊伍技術水平較弱。學籍智能化管理既要保證傳統學籍管理模式,又要充分融入現代信息技術,熟練計算機技術是首要條件。學籍智能化管理要歸屬于復合型專業人才,既要掌握學籍管理專業知識,又要能夠勝任計算機技術二者結合。當前高校對學籍管理部門人員薪資待遇較低,隊伍人員縮減,工作量繁重。在這種高強度工作壓力之下,學籍管理工作的一線人員流動性較大,新員工經驗不足,管理意識較為淡薄,責任心不強,工作連接性較弱,容易出現學籍管理紕漏,造成學籍智能化管理工作不能有序開展,給學生帶來諸多因學籍出錯而引發的不同程度的麻煩,同時給學校穩定發展帶來制約。(三)資金投入不夠充分。學籍管理融入智能化管理模式需要前期大量投入資金以及管理資源,當前高職院校對學籍智能化管理認識度還不高,資金投入限制嚴重。當前,很多高校依然采取傳統學籍管理方式,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還沒有被高職院校認可,沒有將其作為重點工作來對待。學籍智能化管理需要多部門協調,由于受到學校高層重視度不夠的影響,各部門協調困難,影響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全面鋪開,工作進展緩慢。在資金投入方面,學校在引進一個教務管理系統,系統基本會延續十年不會升級改變,投入較小。高職院校快速發展,但受到資金投入限制等問題,傳統學籍管理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快速增長的學生群體需求,也不能滿足高職院校信息化發展需求,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沒有全面鋪開,制約學校穩定發展。[3]
三、促進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建設舉措
(一)提升對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認識度。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對學籍管理重視的一個體現,做到各項學籍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學籍智能化管理發展才會方向更加明確。對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充分認識,需要國家教育部門充分參與其中,給予相關規定的科學指導,結合各地區、各個高職院校不同實際情況,按照學校各自特色辦學理念,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學校領導積極參與到建設工作中來,帶好頭,努力創建規范化的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要將學籍管理工作與一線教育教學工作并重。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身作則,積極創建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體系。學生以及教師要積極配合學校創建學籍智能化管理,要充分認識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學籍管理工作的一線人員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信息技術,為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作出突出貢獻。教師要做好宣傳,讓學生自身充分認識到學籍管理的重要性,為學校學籍智能化管理工作作出應有貢獻,保證學生錄入信息精準。(二)提升學籍管理一線隊伍建設。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創建需要高水平的學籍管理一線教師的融入,需要學籍管理人員能夠勝任這份艱巨的任務。第一,積極提升一線學籍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創建一支既能勝任學籍管理工作,而且信息技術又突出的管理人員隊伍。[3]第二,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人員隊伍技術薄弱問題,要積極選聘能夠勝任主要工作崗位的人才融入,給予待遇提升,保證一線管理人員隊伍穩定,工作持續化,一大批優秀信息技術以及精通學籍管理業務的人員隊伍是保障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創建成功的前提保證。[4]第三,明確工作分工,細化工作職責,管理人員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推進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工作有序推進;同時,可以走出去學習先進管理經驗,提升整體一線管理人員素質水平,為廣大師生學籍管理服務,為學校信息化發展服務。(三)優化資源的同時增加資金投入。當前新環境下,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積極投入資金到學籍管理工作中來,要將學籍智能化管理列為學校大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積極投入資金,確保工作持續有效進行。[5]學校各部門要積極融入工作推進之中,各部門要高效協調,有序開展工作,不留任何瓶頸,保障部門間溝通順暢,提升學籍智能化管理工作效率。同時,加大對信息技術的資本投入,軟硬件要跟上時代,依據學校發展實際情況,定制個性發展需求,推進高職院校學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整體水平。而且,要積極投入資金,優化系統,根據學校發展情況實施二次開發,方便教師應用學籍管理系統,方便學生對學籍信息更改操作,要適應時展,創建一流的學籍智能化管理模式,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順利開展。[6]隨著我國越發注重高職院校的發展,隨著高職院校近幾年社會學員的需求不斷增加持續擴招,高職院校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高職院校生源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面對高職院校專業數量的遞增,辦學層次不斷升級,智能化學籍管理模式創建刻不容緩。領導要高度重視學籍智能化管理工作,加強學籍智能化管理資金的投入,有效提升一線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提升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積極拓展學籍智能化管理創新途徑,保障高職院校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朝暉.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籍管理系統的實踐與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98-100.
[2]仇永明.新形勢下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籍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2):250.
[3]朱帥.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4):52.
[4]王笑.淺析高校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4):82.
[5]黃宏志,許光.基于Web的高校學生學籍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3):182-184.
[6]熊金蘋,程捍衛,陶波.淺談研究生學籍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42):180-182.
作者:寧爽 單位:阜新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高職學籍檔案管理與開發利用
- 下一篇:電力企業改進后勤保障管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