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正常投產使用論文
時間:2022-06-01 04:29:00
導語:工程項目正常投產使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的特點;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原因分析;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處理;結束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復雜性、工程項目質量問題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引發質量問題的因素復雜、嚴重性、工程項目質量問題,輕者影響施工順利進行、可變性、許多工程質量問題,還將隨著時間不斷發展變化、多發性、工程項目中有些質量問題,就象“常見病”一樣經常發生、違背建設程序、沒有搞清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工程地質勘察原因、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有誤、設計計算問題、施工管理問題、不熟悉圖紙,盲目施工、自然條件影響、建筑結構使用問題、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處理的目的、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處理等,具體請詳見。
一、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的特點
工程項目質量問題具有以下特點:
1復雜性
工程項目質量問題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引發質量問題的因素復雜,從而增加了對質量問題的性質、危害的分析、判斷和處理的復雜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地基的容許承載力與持力層不符;也可能是未處理好不均勻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圖紙,結構方案不正確,計算簡圖與實際受力不符;或是施工偷工減料、不按圖施工、施工質量低劣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見,即使同一性質的質量問題,原因有時截然不同。所以,在處理質量問題時,必須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其質量問題的特征作具體分析。
2嚴重性
工程項目質量問題,輕者影響施工順利進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費用;重者,給工程留下隱患,成為危房,影響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嚴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某地有一棟七層的住宅樓,在主體施工過程中,現澆圈梁,軸線偏移了10cm,圈梁上面的樓板搭接長度不足2cm,造成7層樓板一直砸到底,當場砸死了15人。血的教訓,值得深思,對工程質量問題決不能掉以輕心,務必及時妥善處理,以確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變性
許多工程質量問題,還將隨著時間不斷發展變化。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的裂縫將隨著環境濕度、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或隨著荷載的大小和持荷時間而變化;建筑物的傾斜,將隨著附加彎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變化;甚至有的細微裂縫,也可以發展成構件斷裂或結構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處理工程質量問題時,一定要特別重視質量事故的可變性,應及時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進一步惡化。
4多發性
工程項目中有些質量問題,就象“常見病”一樣經常發生,而成為質量通病,如屋面、衛生間漏水;抹灰層開裂、脫落;預制構件裂縫等。另有一些同類型的質量問題,往往一再重復發生,如雨蓬的傾覆,懸挑梁、板的斷裂等。因此,吸取多發性事故的教訓,認真總結經驗,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原因分析
工程項目質量問題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諸如建筑結構的錯位、傾斜、倒塌、開裂、滲漏等,但究其原因,可歸納如下:
1違背建設程序
如不經可行性論證,不作調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沒有搞清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無證設計,無圖施工;任意修改設計,不按圖紙施工;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現象,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隱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發生。
2工程地質勘察原因
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有誤;地質勘察時,鉆孔間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實際情況,如當基巖地面起伏變化較大時,軟土層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3設計計算問題
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算等,都是誘發質量問題的隱患。
4施工管理問題
許多工程質量問題,往往是由施工管理所造成。例如:
(1)不熟悉圖紙,盲目施工,圖紙未經會審,倉促施工;未經監理、設計部門同意,擅自修改設計。
(2)不按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施工。如現澆混凝土結構不按規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設施工縫;不按規定的強度拆除模板;砌體不按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結條等。
(4)不按有關操作規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搗器搗實混凝土時,不按插點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動、層層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搗不實;整體性差;又如,磚砌體包心砌筑,上下通縫,灰漿不均勻飽滿,游丁走縫,不橫平豎直等都是導致磚墻、磚柱破壞、倒塌的主要原因。
(5)缺乏基本結構知識,施工蠻干。如將鋼筋混凝土預制梁倒放安裝;將懸臂梁的受拉鋼筋放在受壓區;結構構件吊點選擇不合理,不了解結構使用受力和吊裝受力的狀態;施工中在樓面超載堆放構件和材料等,均將給質量和安全造成嚴重的后果。
5自然條件影響
施工項目周期長、露天作業多,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溫度、濕度、日照、雷電、供水、大風、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質量事故,施工中應特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預防。
6建筑結構使用問題
建筑物使用不當,亦易造成質量間題。如不經校核、驗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層;使用荷載超過原設計的容許荷載;任意開槽、打洞、削弱承重結構的截面等。
三、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處理
1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處理的目的
(1)正確分析和妥善處理所發生的質量問題,以創造正常的施工條件;
(2)保證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使用,減少事故的損失;
(3)總結經驗教訓,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4)了解結構實際工作狀態,為正確選擇結構計算簡圖、構造設計,修訂規范、規程和有關技術措施提供依據。
2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處理
事故發生后,應及時組織調查處理。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確定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原因等,通過調查為事故的分析與處理提供依據,一定要力求全面、準確、客觀。調查結果,要整理撰寫成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況調查的基礎上,避免情況不明就主觀分析推斷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些事故,其原因錯綜復雜,往往涉及到勘察、設計、施工、材質、使用管理等幾方面,只有對調查提供的數據、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后,才能去偽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的處理要建立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對有些事故當時認識不清時,只要事故不致產生嚴重的惡化,可以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做進一步調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事故多次處理的不良后果。事故處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施工方便。在事故處理中,還必須加強質量檢查和驗收。對每一個質量事故,無論是否需要處理都要經過分析,作出明確的結論。事故處理后,還必須提交完整的事故處理報告,其內容包括:事故調查的原始資料、測試數據,事故的原因分析、論證;事故處理的依據;事故處理方案、方法及技術措施;檢查驗收記錄;事故勿需處理的論證;以及事故處理結論等。
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并非都要處理,即使有些質量缺陷,雖已超出了國家標準及規范要求,但也可以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經過分析、論證,作出勿需處理的結論。總之,對質量問題的處理,也要實事求是,既不能掩飾,也不能擴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延誤工期。勿需作處理的質量問題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影響結構安全,生產工藝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發生了錯位,若要糾正,困難較大,或將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經分析論證,只要不影響工藝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處理。
(2)檢驗中的質量問題,經論證后可不作處理。例如,混凝土試塊強度偏低,而實際混凝土強度,經測試論證已達到要求,就可不作處理。
(3)某些輕微的質量缺陷,通過后續工序可以彌補的,可不處理。例如,混凝土墻板出現了輕微的蜂窩、麻面,而該缺陷可通過后續工序抹灰、噴涂、刷白籌進行彌補,則勿需對墻板的缺陷進行處理。
(4)對出現的質量問題,經復核驗算,仍能滿足設計要求者,可不作處理。例如,結構斷面被削弱后,仍能滿足設計的承載能力,但這種做法實際上在挖設計的潛力,因此需要特別慎重。
四、結束語
工程項目的復雜多樣性造成了項目質量問題的復雜多樣性,工作中,我們應根據不同的質量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及時分析研究,作出處理結論,保證工程項目的正常投產使用。
[參考文獻]
[1]廖慧婷:《對建筑企業合同管理的思考》,《建設科技》2006年第10期。
[3]毛澤璋:《楓樹嶺水電站單項工程目標管理初見成效》,《水力發電》1992年第3期。
[3]賀彩宏:《世界破碎承包商一覽》,《建筑機械》2005年第9期。
[4]施張興:《實現租賃與工程承包互動》,《建筑機械化》2004年第2期。
- 上一篇:調研員述職報告
- 下一篇:并網供暖節省工程投資論文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