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綜述

時間:2022-05-06 04:56:00

導語: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綜述

1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發展,工程造價管理的研究已經受到了各領域越來越多的重視,大量的外商投資工程項目在我國開工,為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國家投資項目進行建設;尤其是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私營投資項目和各種各樣的企業投資還在不斷地擴大;這些都急需采用先進的基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好項目的工程造價,以便全面提高我國的投資和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2公路工程造價涵義

所謂公路工程造價是指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建造價格。工程建設是一個物質資料進行生產和消費的過程。任何一個工程項目的建成,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合理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不但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投資效益的需要。工程造價管理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為工程項目管理來服務的。

3公路工程造價構成

公路工程造價結構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工程造價主要有預備費、設備及工具購置費用、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固定資產投資調節稅、建設期貸款利息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等組成。工程造價除上述基本結構外,我們為了保證生產和經營的正常進行,還必須考慮工程造價所需的流動資金。

4投標中的工程造價管理

在如今市場經濟的指導下,爭奪市場的競爭是比較殘酷的。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承攬完全是在招標投標的模式下展開的,有招標投標,必然存在比較激烈殘酷的競爭,而競爭的焦點就是工程造價,因此要想編制好標書,在競爭中取得勝利,投標預算的編制至關重要。首先是要獲得良好的工程信息,把握住好的投標機會,參與投標。在工程投標前要對工程信息認真的分析篩選。在分析好了工程概況、投資額、投資資金來源及到位率、工程付款、竣工保修等情況后再決定是否參與,不能盲目并隨意的投入人力、物力去參與競爭,以降低投標過程中的費用成本其次投標過程中還應注意到對圖紙工程量要準確計算,不得遺漏,將來工程中標后工程造價能否允許調整都是未知的,因此就需要在投標中盡量準確的計算工程造價。這樣就可以降低將來工程中標后可能的風險。對于有些圖紙內容不全或無法計算的,需要憑借經驗估算,估算之前要咨詢當地,實際市場價并結合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盡可能的預測出成本,實事求是,不準高估冒估;也不能低于成本價。最后對于編制出來的預算,報價是最關鍵的一步。確定投標報價要根據招標文件的評標辦法,同時要做到“知己知彼”,要了解一下其他競爭對手的企業情況,報價規律,大概預測一嚇其他企業的報價及業主的標底,最終拍板定價,方能加大中標概率。

5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

①設計變更管理:所謂設計變更是指設計單位依據建設單位要求調整,或對原設計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優化設計變更應以圖紙或設計變更通知單的形式發出改變有關工程的施工時間和順序屬于設計變更。變更有關工程價款的報告應由承包人提出。承包人在施工過程中更改施工組織設計的.應經工程師同意。

②現場簽證管理:所謂現場簦證是措由施工方、監理、業主、審計四方在施工現場共同簽署的,用以證實施工活動中某些特殊情況的一種書面手續,它是…種臨時性文件不包含在任何圖紙與合同中,它的內容沒有規律性,客觀反映實際發生的旋工內容,它具有鮮明的契約特點,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環節。對于現場簽證,各方都必須嚴格審核。要特別注意簽證單上的內容與設計圖紙、定額中所包含的內容是否有重復之處,有了重復項目內容必須予以剔除,因為有些工作內容雖然沒有在圖紙上反映,但含在定額之中已包含在了投標單價中。

③反索賠管理。為了做好工程反索賠工作,業主必須強化現場和合同管理,增強反索賠能力。確定中標單位后.業主單位的現場管理人員和造價控制員應對投標單位的報價清單、不平衡報價等投標技巧、可能發生的工程變更和索賠項目做到心中有數,進行合同談判,盡量規避施工單位利用不平衡報價進行變更的可能性,加強現場和臺同管理,增強反索賠的能力。

6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在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當中,建設項目施工企業率先進入建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還存在一些相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科學的報價決策機制、成本控制存在局限性和索賠管理存在問題這幾個方面。下面對旋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闡述:

6.1缺乏科學的報價決策機制

目前,由于受到復臺標底詳標法的“游戲規則”及企業內部定額尚不完善等因素的相互影響,從而使得國家、地區和行業所頒布的定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預算編制中還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進而嚴重影響了報價決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如下:①現場調查不深入,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礎。有的報價人員由于沒有進入深入和詳細的踏勘現場,因此對于設計方案能否進行憂化心中無數:對地方資源可利用程度把握的不準確:料源和料價的調查結果缺乏一定的準確性,在編制報價時,由于不對作比分析而直接套用信息價,因此使得成本分析缺乏可靠的理論基礎,使得決策者沒法做到心中有數。②由于對招標文件研究不夠透徹和施組方案不合理,從而使得報價結果出入較大。預算作為旌組方案的直接經濟體現,其方案是否臺理直接決定預算的準確性和合理性。③由于對施工拄術規范了解不細致和對計量支付規則沒有進行認真研究,從而導致工程數量漏列和錯列現象的出現。技術規范、計量支付規則并不是僅僅局限于作為臺同履行的技術、經濟標準和尺度,它同樣對于投標書的編制、預算的編制也具有比較強的指導性。工程量的劃分與計算是進行預算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然而在實際的施工工程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④預算與施組人員聯系不夠緊密和缺乏一定的準確性。施工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報價人員與施組人員“各拉各的車,它們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往往都是憑借經驗來進行處理問題。⑤由于對現場施工進行了過多考慮,缺乏綜臺分析,從而導致偏差加大。預算與成本分析的工作側重點不同,預算側重于合理施工組織前提下的經濟效果,而成本分析偏重于施工現場實際.如果在預算編制階段過多地考慮現場實際,往往會使結果出現較大偏差。

6.2成本控制存在局限性

施工企業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缺乏可操作韻成本控制依據。建設項目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與一般產品成本控制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是次性行為,它管理的主要對象只是一個工程項目,由于其結構、規模和施工環境各不相同,成本控制依據應該有所差異。因而,如何針對單體工程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據十分關鍵。然而很多企業對建設項目于工程中標成本的制定過于簡單化和表面化,有些企業只是簡單地憑經驗在中標價的基礎上降低個百分率確定目標成本,它們往往忽略了現場環境、施工條件以及工期的要求等因素對成本控制的影響。

②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施工企業堅持責權利相結臺的原則,是促進成本控制工作健康發展的基礎,是實施低成本戰略的重要武器。然而,有些企業因為部門、崗位責權利不相對應,因此無法考核其績效優劣,于是出現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這樣嚴重挫傷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進而給企業的項目成本控制帶來消極的影響。

⑧時間跨度的局限性。目前,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只涉及到從項目開工到項目竣工這段時間范圍內,然而,成本的內涵不僅僅包括工程直接成本,它還包括企業在承接項目之前所投入的經營費用、評估咨詢費用、開工前投入的啟動資金以及在項目竣工后~段時間內對工程進行維護和質量保修所需的服務費用,特別是目前國家推行的質量終身制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因此企業成本控制的時間跨度應該包括:項目信息跟蹤一投標報價一物強設備采購施工生產竣工驗收質量保證和產品維護整個過程。

④責任部門范圍窄、控制手段落后。成本控制是一個全員全過程的系統工程,目標成本只有通過項目的實施過程來實現。成本控制的主體應是施工組織人員和直接生產人員,而不是財務會計人員。目前,有些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的對象僅僅局限干產品的直接成本,控制手段也是局限于采用制定標準成本、財務預算、成本預測和差異分析等這些常用方法。隨著我國社會主要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在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要采用多種方法和方式來控制好工程項目的成本。

6.3索賠管理存在問題

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索賠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索賠意識相對比較薄弱.由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和進度完全按照國家的指令性計劃進行行事,合同雙方尤其是施工企業不需要承擔建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經濟風險。企業通常是按照計劃來完成相應的建設,從而對合同管理和索賠管理的認識比較有限。

②對索賠含義理解不全面。近些年來,國內建筑市場隊伍過剩、僧多粥少、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種市場不規范行為日益增多。多數施工企業為了降低施工成本,對相關的索賠認識認識不全面,他們擔心索暗會損害與業主之間的關系的利潤,害怕索賠會導致爭端甚至引起官司

③索賠證據的收集和整理相對欠缺。由于施工企業對索賠工作認識比較模糊和平時不注意對索賠證據的收集與整理,因此一旦有索暗事件發生,企業不能進行有效的數據收集與整理。

④索賠人員素質育待進一步提高。工程項目索賠人員不僅要有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及廣博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但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企業工程造價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從而更好地進行相關工作。

7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建筑工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新形勢下,施工企業為了面對目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建設項目造價管理進行研究勢在必行。本文以公路道路建設工程為例,對工程造價的涵義及構成、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和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相應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