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化學校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0 03:34:55
導語:精致化學校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環境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直接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長。在小學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校園環境的充實,使其內在的物質文化主題更加鮮明。前蘇聯教育實踐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認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應當注重校園環境的配合。通過校園環境建設,促使其校園環境的每個角落都能對學生起到教育的作用。在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影響下,促進學生良好的行為意識養成。對此,學校的建設者們需要打破常規建設的一成不變思想,將校園格局建設模式,從靜止轉變為動態,通過相應的建設方法,加強其內容的豐富程度,使其更具生命力。對此,我校開展了美化校園環境,加強人文自然環境建設工作;在建設過程中,我校依照具體的校園文化情況,制定了建設計劃方案。以科學、習慣養成、國學知識、藝術這四個方面教育工作為為主題,在我校校園走廊上開展了行為教育,科技教育,學生自我風采展示的活動;同時加強另外我校的門廳形象墻和運動文化墻內容形式建設。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走廊是學生休息活動的必要場所,我校通過對其內在建設格局的利用,分別的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宣傳工作,在豐富積極的內容和鮮明向上的主題影響下,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我校將教學樓的一樓走廊用作行為教育;以掛畫的形式表現行為規范內容;二樓走廊則用作科技教育,展示科技得獎及各種科技常識。三樓走廊用作藝術知識教育,擺設各種藝術作品或知識書籍來增強學生的求知意識,實現校園文化精致化學校管理。
二、加強德育教育,實現精致化學校管理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堅持立足促進未來的發展理念,在不斷發展中,通過總結分析得到我校的建校理念標志,以及校歌,校風,校訓。其中,校標既能表現我校的建校校名,又能展現我校的教育精神。而校歌則體現了我校的厚德善學,團結奮進的教育核心。不管是校歌、校風、校標都從不同方面體現了我校的校園文化特色。開展豐富的教師師德活動,以此來推動學校教師的成長。活動中使教師得到積極的個性心態教育,從而加強其正確的職業思想道德和業務工作態度建設。我校在對教師師德的建設工作中,采取學校和家長雙向監督的模式,通過公開教師工作情況,使學生家長了解教師工作開展情況;同時,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以及教師講壇活動來加強教師之間工作的交流,使其、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創造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在工作中對表現優秀的教師或教師隊伍進行表彰宣傳,產生榜樣帶動作用;對表現差的教師或教師隊伍予以批評,產生警醒促進工作改進作用;在這兩種作用的影響下,推動小學教學工作不斷向上發展,實現其精致化學校管理。
三、建設科學校園制度,實現精致化學校管理
在校園管理中,需要配備合理、系統的校園文化機制,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中,傳統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方法,維持著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發展秩序,同時其也是學校管理的保障。在社會經濟文化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針對當前越來越多的個性型的教師和學生,其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喜好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此傳統的教學管理制度已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這時就需要我們針對學校的管理進行重新定義,注重制度和情感雙重管理,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通過這兩點來制定當下的校園管理制度文化,實現學校精致化學校管理。首先,以制度管理為基礎,加強文明規范學校的創建;對此我校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制定各種教學工作方法原則,來加強我校的制度文化系統;使教師的日常工作和業績考核掛鉤,促使其在公正的考核機制下,推動自身工作不斷創新發展;同時限制其不良行為的產生發展,促進教師職業能力和學校教學水平的提升。其次,在注重制度管理的同時,加強情感管理工作實施。校園制度需從教師自身出發,以解決教師工作中最難解決的問題為準建立,使其制度更加人性和民主。尊重和承認教師的工作,拉動教師支持學校各項工作開展,使其成為積極的實踐者和擁護者。促建學校工作建設的共同參與目標,在團結穩定的發展趨勢中,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四、結語
由于小學教育工作關系著我國青少年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加強小學學校精致化學校管理工作能有效提升小學教學工作質量;因此,教學過程中,針對校園的環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進行重點分析加強,以此實現小學學校精致化學校管理,促進小學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發展。
作者:樊艷玲單位: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中心小學校
- 上一篇:林業局人大評議工作匯報
- 下一篇:班主任與學校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