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管理質量提升重要意義

時間:2022-06-26 10:25:00

導語:中學學校管理質量提升重要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學校管理質量提升重要意義

一、提高中學學校管理質量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學校機構設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對處于適齡階段的個體進行科學引導,進而幫助其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提高中學學校管理質量,對于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認知能力,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的嚴格執行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約束并規范自身的行為,這樣能夠幫助中學生在學校教育階段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在走向社會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例如,在學校嚴格管理制度的約束下,促使教師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使其能夠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將良好的品德及工作成果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絕不可以出現遲到早退、對班級事物不聞不問的現象,而且針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相關課程教學認真執行,進而將更多的正面形象在學生面前展示。受此影響,很多學生會對教師的行為進行學習和模仿,進而在日常學習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嚴格對待,長此以往,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二)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而學校管理質量的提升,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學校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傳遞正確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高效開展學習活動,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學校環境,并不斷提升學習成績。通過學校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促使教師及時查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對教學工作進行科學總結,并根據教學環境的變化以及學生實際需求的變化,對教學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二、提高中學學校管理質量的策略

(一)進一步完善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強學生的情感管理。具體而言,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能夠以身作則,進而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將良好的品行在學生面前展示,通過自身的行動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并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激勵工作。通過科學的激勵,促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并激勵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難。具體而言,在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幫助其設立總體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在目標指引下不斷的努力,并在此過程中不斷進步。針對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相應的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努力和付出進行肯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進而激勵其不斷向前。另外,針對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特殊的幫助,在每一階段目標完成之后,教師都應該對其表示充分的肯定,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獲得進步和成長。(二)進一步完善教學工作。教學工作的科學開展是整個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必須及時查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傳統的教學工作進行科學改進,不斷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不斷加強基礎知識的積累,尤其在理科科目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夠讓自己的學習事半功倍,減少學習中的彎路,很多教師會發現,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生沒有意識到基礎知識積累的重要性,導致學習壓力非常大,學習過程非常吃力,學習成效也并不明顯,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雖然做了大量的習題,但是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礎知識不扎實所導致。為了能夠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所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首先,要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其次,認真完成練習題,以達到熟練運用知識點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題海戰術并不適合每一名學生,學生進行大量習題的練習,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做題,來一次次回顧所學習的知識點,并不斷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很多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掌握不夠全面,便貿然進行習題練習。但是,盡管做了大量的習題,在遇到新題型時依然有著重重阻礙,甚至在重新做舊題時也會出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則是基礎知識不扎實,大量做題也只是無謂的投入。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在做題過程中,解題的每一步驟都要有理有據,在做錯時,引導學生圍繞錯題回歸課本,查找相關知識點,然后通過錯題的修改,對所學的知識點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使得學生的做題練習真正發揮價值。(三)加強學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首先,要根據我國教育環境的變化對最新教育理論進行及時傳遞,而且在教育理論的講述過程中,重點要做到通俗易懂,確保參與培訓的教師能夠真正的理解并認識到所述理論知識的實用性,這就要求講解人員能夠在理論知識傳遞的過程中引入實際教學案例,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參與培訓的教師真正有所收貨。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訓過程中,要立足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其次,在教師的繼續教育中,應該對培訓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具體而言,應該分配小部分時間用來講解,而分配大部分時間進行教學交流。因為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其已經具備較高的認識能力和知識水平,已經形成了基本的價值觀,而且對很多教學問題都有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和理解。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圍繞當前的教育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其中包括案例分析、熱點評論等內容,為了提升繼續教育成效,可以要求參與培訓的教師圍繞特定觀點以書面的形式全面而細致的對自己觀點進行論證,然后進行教學交流。

三、總結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地區中學也積極配合改革活動的發展不斷對自身辦學模式、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進行調整,中學教育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少中學對學校管理規范化問題相對忽視,沒有認識到學校規范化管理對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導致中學學校規范化管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中學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因此,在推進中學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也應該加強對學校管理規范化的重視,解決當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中學學校管理中,必須對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意義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并重點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新堯.淺析中學學校管理的提升策略[J].中文信息,2014.

[2]張志英.淺談農村初中學校管理策略[J].校園英語,2014.

[3]梁滿英.淺析中學教育管理質量提高的策略[J].文教資料,2005.

[4]楊莉.促進中學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的學校管理策略研究———基于上海市M區部分中學的調查與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孫長生 單位:遼寧省北票市龍潭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