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下高校管理學生參與權探究

時間:2022-11-04 04:50:22

導語:行政法下高校管理學生參與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法下高校管理學生參與權探究

隨著國家法制體系的日趨完善,高校學生的法制意識逐漸增強,這使學生更加注重自身在學校管理中應享有的權利,從而與高校產生糾紛的現象頻繁出現。參與權的興起對解決高校與學生的糾紛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本文將結合《行政法視角下的高校管理》一書,分析高校管理中學生參與權在行政法視野下的發展特征,探究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現實意義。

段海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視角下的高校管理》一書不僅深入研究了教育、民主及法制之間的關系,還以此為出發點,對高校教育行政法、章程法律、法律地位、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后勤管理、高校法律責任司法監督等問題進行了詳細且深入的研究,使讀者能全面了解教育行政法與高校實施管理的有關法律知識理論。現代教育作為一項大型公共事業,需充分利用與調動一切社會資源才能實施組織化行政管理行為,法律從中起到調和、制約的作用,所以本書所述內容有利于促進高校管理模式的優化與創新。

學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參與權與行政法中的參與權存在含義方面的差異,教育者需認真解析學生在高校管理中行使參與權的細節,從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生的參與權作用,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學生參與高校管理工作具有兩方面的特點:(1)限定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過程中,因其身份地位不同,權力存在一定的限制。教師應從有利于促進高校管理良性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學生參與權進行適時地調整,通過合理的權力限制保障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應用。(2)實效性。

學生行使參與權時,高校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管理素養來對管理形式進行調整。符合學生個性發展規律的管理環境中,學生可在主觀意識引導下產生自主行為,加上學生具有權力需求,所以學生會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付諸實際行動,實現理想的管理效果。高校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管理。因此,教師需嚴格研究學生參與校園管理的核心要點,從行政法的視角思考學生如何參與校園管理,明確學生參與權在校園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保證學生參與權的有效性。強化高校管理質量中,學生參與權具有以下意義:

第一,培養學生的現代主體意識,強化其公民素質。管理參與權的確立使學生在校園管理中認識到其作為社會公民應承擔的責任,促使學生真正參與進校園管理工作中,進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主體意識,為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奠定基礎。學生主動參與校園管理,并積極地提出優化校園管理的建議與方案,這既提升了校園管理的運行效率,也培養了學生的公民素質。

第二,增強學生共同管理的心理建設,確保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傳統高校管理模式忽略了學生立場與意見的重要性,學生無法從中獲取認同感,從而降低學生參與管理的決心。而學生管理參與權的行使則是以學生為中心,即積極采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滿足學生公平、公正的需求,實際管理中,學生人格與意志得到應有的尊重與認同,使學生更加致力于參與校園的優化管理。

第三,促進管理者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實現民主管理。學生參與管理的熱情與積極性大大提升了高校管理的民主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過程中,與管理者之間的對話機會增多,既利于管理者及時知曉學生的意見,學生也可實時提出建議,穩固學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此情況下,民主化的高校管理得以實現。

高校管理是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基礎,即高校管理工作的發展狀態直接影響著其教學質量與實踐效果。因此,為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各高校須注重校園管理的發展,順應現代教育行政法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并將其落實應用于實際管理中。伴隨著教育部門對學生參與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教育者不但要在教學實踐中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應讓學生清楚認識到參與高校管理的必要性,通過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保證學生的參與權得到充分發揮。

作者:戴小俊 單位:南京森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