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在學校管理智慧的運用

時間:2022-01-28 03:47:00

導語:智慧教育在學校管理智慧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教育在學校管理智慧的運用

摘要:隨著“149教育聯盟”的深入發展,基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手段的智慧化管理已經開啟,學校的運行與管理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改革,智慧校園平臺為實現學校教育教學、教務管理、資產管理、人事管理、OA辦公、績效評價等工作的智能化變革提供了支撐。本文從觀念轉型、管理轉型、方式轉型等方面闡述了學校管理智慧化轉型的思考和方法。

關鍵詞:教育聯盟;智慧教育;管理智慧;管理效能

一、智慧教育生態培育呼喚智慧的學校管理

智慧教育既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最新發展態勢,也是這場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新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持續深度融合,正在引發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育評價、教育制度等全面創新與深層次變革。同時,智慧教育生態的構建也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構建和可持續發展有賴于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力量的協同參與,尤其是需要一線學校層面因地制宜地做好智慧教育的頂層設計,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智慧教育生態培育。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針對學校層面的相關研究中,只是初步探討了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結構、學習方式、課堂形態、教師素質、師生關系等,很少涉及學校管理問題,一般只是簡要指出未來的學校將采用彈性學制和扁平化管理,并通過大數據提供精準服務。實踐中,雖然教育技術的應用呈現出移動學習、云計算、泛在學習、BYOD(自帶設備)、數字內容、翻轉課堂和個性化學習等發展趨勢,但通過學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學效率的作用并不顯著,比如網絡學習和翻轉課堂的實踐一直未顯現令人信服的效率提升;極大豐富的教育資源反而使人們獲得滿意的機會越來越少,有的教師也忘記了選擇資源的初衷。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需要智慧教育生態培育,智慧教育生態培育呼喚學校的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管理理念實質是融合、共享、開放、包容、深層。智慧教育管理是在現有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基礎上,通過統一規范、數據共享,在大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技術的支持下,逐步將現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升級成為包括業務管理、動態監測、教育監管與決策分析等功能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系統。智慧教育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教育可視化管控、教育智能決策支持、教育安全預警以及教育遠程督導四個子系統。智慧教育生態培育的管理智慧就是學校對教育效率進行管理的活動,其基本內涵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上:一是通過管理提升新技術在配置學校資行動實踐源上的效率;二是通過管理提升新技術在促進學校育人上的效率。

二、智慧教育生態培育的管理智慧模式構建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多種多樣、高效及時的學校管理支持系統層出不窮,為學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載體,形成了可視化、自動化、交互化的智慧校園管理方式。部分學校在教學和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甚至已經成為“痛”點。因此,學校依托騰訊智慧校園系統對原來的教育管理業務流程進行了適度的改造,重點解決了學校管理的痛點,使學校的管理更加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工作更加協同和高效。(一)觀念的智慧化轉型。智慧校園的目標是綜合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獲取校園運行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多次處理,對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需求做出智能響應,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綜合實力以及服務功能。在推動觀念智慧化轉型的過程中,學校的領導層是決定因素,需要在學校整體工作的頂層設計中確立大數據意識、信息智慧化意識。第一,學校領導班子要做大數據時代智慧管理的引領者。要將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和學校變革的決心展現在教職工面前,讓廣大教職工認識到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新時代,智慧校園發展是必然趨勢,為智慧校園的建設和運用奠定思想基礎。第二,行政干部要做智慧管理的推動者。智慧校園是大數據時代的新產物,需要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更需要在建設和運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各項制度,管理層是學校整體智慧管理的設計者,要有整體的謀劃和把握,要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體系來推動智慧校園的發展。第三,管理層要做智慧管理的踐行者。我們的校長能否直接參與和應用智慧校園平臺,我們的中層干部能否堅決執行智慧校園管理體系,關系著智慧管理的落地生根。由上而下的踐行才是智慧管理的根本所在。(二)管理方式的智慧化轉型。1.遵循PDCA循環管理原則。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并運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就是PDCA循環。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在質量管理活動中,要求把各項工作分為作出計劃、計劃實施、檢查實施效果,然后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這一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一般規律。目前,PDCA循環作為一種精細化管理和過程管理方法廣泛應用于各種事務管理場合,成為現代管理學的基本原則。因此,學校管理應遵循PDCA的原則,持續改進、不斷提升業績水平。2.流程去單一化。學校在使用智慧平臺之前,管理流程采用的是單一化流程,工作一級一級地傳達,一層一層地落實,這樣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時效性低,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容易出誤差。以學校開展的教職工考評為例,按傳統的方式,考核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完成,基于智慧化平臺管理的同一項工作,只需要兩天的時間就能全部完成,且誤差率極低。3.管理方式轉型的一校一特色,各個學校要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特色和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以筆者所在單位成都市大彎中學為例,學校改變傳統“金字塔式”的管理,運用智慧校園平臺,實現管理的扁平化,通過OA辦公室系統,減少中間的管理層次,擴大信息溝通的范圍和速度,拉近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距離,更好地實現以人為本的民主管理,構建現代管理體系。通過對平臺的設計→運用→檢測→改進的路徑,達到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學校智慧管理實施的進展與效果

(一)實現移動化、無紙化辦公。現在,教師可以隨時隨地接收、轉發各類文件,迅速做出反應,并對文檔進行收藏存檔。各部門通過“超級表單”功能,能輕松DIY各類表格并推送給教師,能輕松統計、分析和存檔,解決了教師厭煩重復填寫各類表格的問題。有效監控和及時反饋基于微信的騰訊智慧校園系統能利用微信的原生態功能(地理位置、GPS等各類傳感器技術)變革原來的工作流程,使其更具有規范性、真實性、便捷性。例如,通過掌上檢查單,學校的各類檢查評比能及時反饋到各班。這樣依托信息技術能解決傳統業務流程的管理難點、痛點,真正實現學校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扁平化。我校一直推行“高站位決策、低重心運行、近距離服務、走動式管理”的扁平化運行模式,并通過OA辦公系統、網絡教研、視頻會議、微信、QQ等媒介切實下移管理重心,降低教育管理的邊際成本,讓校級領導、中層干部、一線教師之間可以直接溝通、及時互動,信息流通更加順暢,多元參與成為常態,人力成本有效降低,管理實效大為提高。同時,學校建立了官方微信、微博,班級建立了微信群、QQ群,全部由專人負責、專門管理,定期學校的各類活動、學生的日常生活等內容,并對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及時的回復與互動,讓社會、家長等多元力量參與辦學的活力得到了釋放,也推進了學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二)實現無障礙數字化教學。我校引入了北京四中網校、銳意通數字教育平臺,實現了操作簡單、自動統分、自動分析的智慧教學管理。老師在批閱試卷的同時自動將成績錄入電腦,并在后臺統計分析出得分率、失分點等各種數據,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我校還引入了智慧課堂“隨堂答題”功能,利用答題器當堂進行客觀題評測,直接生成測評結果,并對學生的分數、作答情況等統計數據記錄保存。這樣,不僅能觀察到課堂上每個學生的表現,還可以根據課堂記錄報表,詳細追蹤學生、班級的學習過程,以此調整授課內容的重難點,給予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大大增強了課堂管理與互動實效。

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是運用互聯網的人是有形的,以此傳遞出來的思想是鮮活的。為此,我校堅持虛擬與現實結合、網上與網下結合,把虛擬空間的對話討論、互動交流轉化為發現問題的有效載體。如通過對貼吧、家校互聯、微信群、QQ群的瀏覽和關注,可以發現社會各界對我校關注的熱點,歸納出學校管理、學生身上存在的苗頭性、普遍性的問題,然后通過校長接待日、家長進課堂等面對面溝通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149教育聯盟”的催生下,基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手段的智慧化管理已經開啟,智慧校園建設是優質高中新的發展方向,實現管理的智慧化,是智慧校園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要由傳統模式向新型模式轉型,必然要實現從觀念到方式到運用的徹底轉變。更加高效、科學、合理的管理才是學校開展智慧校園建設的初衷和歸宿。

參考文獻:

[1]胡欽太,鄭凱,林南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轉型: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J].中國電化教育,2018,(1):35-39.

[2]鐘曉流,宋述強,胡敏,楊現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視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態構建[J].遠程教育雜志,2019,(4):34-40.

[3]黃榮懷,張進寶,胡永斌,等.智慧校園:數字校園發展的必然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8,18(4):12-17.

作者:王成勇 單位:成都市大彎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