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制度在高校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1-28 03:48:52

導語:“吹哨人”制度在高校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吹哨人”制度在高校管理的應用

摘要:在國外,很多行業都采用“吹哨人”制度。中國的“吹哨人”制度如今已被應用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和水治理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多個層面。我國高校也將“吹哨人”制度應用于學術不端查證、師德師風建設以及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等很多方面的管理中。“吹哨人”制度對加強高校管理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吹哨人制度;高校管理;學術不端

1“吹哨人”制度的由來

“吹哨人”的定義頗多,通常認為“吹哨”是指機構內部的現任及離任人員,發現組織機構有非法、不道德及不合規矩的行為,向能夠做出有效規制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披露的行為[1]。“吹哨人”法令執行最為徹底的國家當屬美國。尼克松總統的水門汀事件是激發美國“吹哨人”法令的一顆石子。《公務員改革法》中出現了“吹哨人”法令條例,隨后的《薩班斯法案》和《多德-法蘭克法案》可以說是對于“吹哨人”法令的進一步改進和補充。“吹哨人”法令最初是為了保護公共利益,所以應用在政府公共服務部門。后來,“吹哨人”法令逐漸涵蓋了上市公司的職員及所有私營企業的職員。按照規定,“吹哨人”會受到保護,得到獎勵等等。各種法律的規定使得“吹哨人”法令制度逐步得以完善,也使“吹哨人”制度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在中國,舉報人就相當于西方的“吹哨人”。中國的舉報人出現很早,據《史記》記載,出現的時間不晚于商朝。商紂王暴虐,崇侯虎舉報姬昌,說姬昌意欲謀反,姬昌遭牢獄之災。周厲王執政時期,設立了衛巫,“衛巫,使監謗者”,衛巫就是舉報人。《史記•商君列傳》記載:“令民為什五,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秦律》不僅明文鼓勵舉報,而且鼓勵父子、親兄弟、夫妻之間的相互舉報。隨后,漢武帝的告緡和武則天的銅匭制度都是不同類型的舉報制度。到了明朝,舉報制度達到頂峰。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就是專門負責監督舉報的機構。后來,明成祖又設立東廠。《大清律例》中又專門有“奸黨”之規定,還有“交結近侍官員”“上言大臣德政”等條例,這里面就有關于舉報人制度的規定[2]。由此可見,中國舉報人制度由來已久。2001年,我國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與國家質檢總局等三部門聯合制定了《舉報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活動有功人員獎勵辦法》,這吹響了現代中國“吹哨人”制度的第一個哨音。隨后,在2011年7月,中國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出臺了《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要求全國各地均要制定鼓勵食品安全的舉報制度。根據該意見要求,我國幾乎所有省市都設立了本地的有獎舉報辦法。2012年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陳佳發現的“鉻超標膠囊”事件,很好地詮釋了企業內部專業人員參與監管、“吹哨”的重要意義。該事件成功地將醫療原輔料和藥品監督納入了新修訂GMP第六章,原輔料供應商需經質量管理部門評估,且原輔料進廠需經質量管理部門檢驗,符合相關標準方可入庫使用[3]。在監管部門監督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內部人員的“吹哨”無疑是解決問題非常有效的方式。2016年,上海市政府又頒布了《上海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其中“吹哨人”被歸在了“隱名舉報”的類別,是重點獎勵項目之一。舉報人獲得的獎勵較一般獎勵上浮1%~2%,獎勵辦法也規定了保護“吹哨人”的規定,包括如有泄露舉報人身份情況以及打擊報復舉報人等行為的個人,一經查處將承擔相應責任。廣州市在2017年下發了《廣州市違法排水行為有獎舉報辦法的通知》,將“吹哨人”制度應用在城市排水監管上。通知鼓勵所有市民積極參與違法排水監督管理工作,希望全民同心協力,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思路,為廣州市營造良好的環境而努力[4]。總而言之,全國各地都陸續推出具有特色的“吹哨人”制度和法規。

2“吹哨人”制度在高校中的應用

2.1“吹哨人”制度應用于學術不端查證。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學術行為是最重要的行為之一。很多教師畢生鉆研于某一特定領域的研究,所以,造假、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在高校科研機構無疑是零容忍的。但是,因為學術研究的廣度、專業性和時間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術不端的查證存在一定的難度。于是,“吹哨人”制度就被很多高校引入,用于查處學術不端行為。全世界的很多高校通常會設置一個專門的部門或者機構,負責受理學術不端行為,審查舉報學術不端行為的真實性,從而做出相應的處理。這種機構可能是獨立職能機構,也可能是同時兼顧其他的一些相關職責的機構。我國的絕大多數高校都成立了自己的學術委員會,其中的學術道德委員會專門設立日常辦公室以處理學術不端行為以及相關事件,高校的其他部門被要求全面配合學術道德委員會的工作。學術委員會負責全校所有師生的學術不端行為,教師的學術不端行為也是該機構管轄的范圍。當然,還有一些高校沒有設立專門機構,而是由研究生管理部門或者學位辦公室來負責受理、調查學生學術不端行為。引入“吹哨人”制度,讓公眾一起參與監督,這種做法還是非常有效的。比如,翟天臨論文造假,以及一些專家的論文遭到舉報等都是“吹哨人”制度有效性的案例。2.2“吹哨人”制度應用于師德師風監督。師者,除了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在思想層面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以身作則。“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沒有師德師風的教師不能為師。在高校這個特殊環境之中,師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不平等的權利關系。教師要考核學生,如果不達標,學生就有可能無法順利畢業。因此,才會出現2019年上海財經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以權謀“性”的騷擾事件。隨著公開舉報“吹哨”,這些事件經過持續發酵之后,在2019年12月教育部牽頭的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的總體目標是5年后建立起完備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教育部對極個別教師性騷擾等侵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零容忍”;針對2019年發生的師德違規事件,教育部指導督促學校,依法依規從嚴從快進行了查處[5]。由此可見,將“吹哨人”制度應用于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3“吹哨人”制度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高校教學的特點是多樣化,這種多樣化包括課型多樣化、地點多樣化等客觀因素,也包含教師授課方式多樣化、風格多樣化等主觀因素。因此,高校日常教學工作是一項錯綜復雜的工作,管理的難度可想而知。有可能出現教師上課遲到、缺席、走錯教室等情況,也有可能出現授課不認真、跑題或者完全不講解的情況。因此,一些高校就采取了學生“吹哨人”的監督制度。學校教學主管部門會按照一定的規則聘用學生作為“吹哨人”來定期向教學主管部門匯報教師的日常教學情況,包括是否按時上課、是否早退、是否認真備課、是否行為得體等多個方面。“吹哨人”的出現打破了不平等的師生權利關系,讓處于相對弱勢的學生獲得一定的吹哨權,這種“吹哨人”的存在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可以督促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為學校的教學管理提供助力,一舉多得。當然,任何新事物的本土化過程中都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都需要逐步適應從而完全扎根成長。“吹哨人”制度進入高校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誹謗、無中生有等行為。“吹哨人”制度是一個完備的體系,引進之后相關部門應加以完善,并采取一定措施保障該制度的健康發展。高校的任務既包括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又包括傳播知識并產出科研成果等多個方面。高校的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師德師風、學術學風的保駕護航。將“吹哨人”制度引入高校管理之中對高校的健康發展無疑是一大助力。

參考文獻:

[1]譚潔.美國《吹哨人保護法案》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啟示[J].廣西社會科學,2015(1):114-118.

[2]孫家紅.清代的死刑監候[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341-343.

[3]食品藥品監管局網.《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有關規定》出臺新聞會[EB/OL].(2012-08-03)[2020-06-10].

[4]楊娟.由《吹哨人法案》引發對廣州市違法排水行為有獎舉報制度的思考[J].廣東水利水電,2019(12):82-85.

[5]新浪新聞.連續發生高校性騷擾事件教育部終于出手[EB/OL].(2019-12-17)[2020-06-10].

作者:霍文華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