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06 09:06:09

導語: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在這個信息化發展越來越快的時代,迎接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顯得尤為重要。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已經影響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給社會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計算機技術能夠使人們的工作效率、準確率和持續性上取得巨大的改進。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也應快速緊跟時代的步伐,并通過新技術讓基礎設施建設邁向新的高度。中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人均占有面積卻很少,合理地規劃使用這些面積,建設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的基礎設施顯得極為重要。有些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給當地人民帶來極大的不方便,也限制了這個地區的發展。所以需要在兼具效率又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去更快更好地建設基礎設施。毫無疑問,信息化建設已經為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開了新的篇章。因此,文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信息化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計算機技術;高效率

1概述

1.1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的背景和重要性?;A設施的建設逐漸成為國家在未來發展中重要的一方面,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基礎?;A設施的建設不管是對發展迅速的大城市還是比較落后的農村,在提高國民經濟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上都是一個奠基石,是必經之路,相對于以前傳統概念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基建項目整體做成信息化的管理體系越來越有意義,這將會減少在人力方面、物質資源以及財力資金上的消耗。基礎設施建設的信息化對實現城市科學規劃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實現城市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礎,增強了人民的幸福感,為社會主義文明發展繁榮,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穩定做出貢獻。而且近幾年國家也在大力提倡各行各業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搭乘信息技術這趟快車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我們要利用現在大好的社會資源,響應國家的號召,讓我們的工作和信息化結合到一起,這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各單位部門的需要。1.2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的研究思路。隨著信息技術的崛起,逐漸帶動了各行各業,基礎設施建設也不例外,需要和信息技術相結合,運用現有的資源,合理分配,創造盡可能多的價值。從我們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現狀來看,缺乏一套便利的管理系統,很多工作的分配和信息的傳遞過程過于繁瑣,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于這其中有很多繁瑣而單一的工作,完全可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去執行,包括基礎建設的籌劃、統計、宣傳、溝通、交易等,都可以通過管理系統來完成。而我們需要培訓使用者和管理者,讓大家都熟悉系統的功能,能夠通過系統熟練完成溝通交流的工作,尤其是過去很多信息需要通過紙質文件去傳遞,現在可以在系統中實施傳遞,實施反饋,既方便了使用者,也方便了管理者,提高了信息的交互效率和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隨著項目的進展,我們可以從整體上實時把握項目的進度,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1]。

2基礎設施建設系統的設計與分析

2.1系統設計的目標。系統需要涉及現有基礎設施建設的各方面業務,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期規劃、資金統籌、組織實施、人員管理、后期維護等,對于整個基礎設施建設的流程都要在系統中有所體現,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并可實現個性化定制,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效率。而且系統要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和穩定性,方便后期功能的添加,業務的擴展,實現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可追溯;同時系統需要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抗壓性,針對大量的業務同時操作能保持穩定的性能[2]。2.2系統功能結構的描述?;ㄏ到y模塊分為園區規劃、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項目信息、立項批復、行政審批、決策紀要、招標管理、合同管理、質量控制、安全管理、驗收管理、設備管理、監理紀要、物流管理、資金概算、進度控制、檔案管理等18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其特有的意義和功能。具體功能細節如下[3]。園區規劃:單位園區規劃圖、園區建筑效果圖及項目竣工建筑照片上傳管理和存檔。法律法規:相關國家法律、地方和行業法規的共享和查閱。規章制度: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項目信息:維護基建等項目信息,與項目相關的材料更新及上傳。立項批復: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擴初及項目實施方案。行政審批:項目建設的前期報建手續及反饋結果文件。決策紀要:基建會議紀要;基建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會議紀要;基建事項的領導審批。招標管理:招標文件;招標報告;其他招標;合同管理:合同臺賬,簽訂合同文本附件及合同執行文件掃描件上傳管理。質量控制:監督檢查參建單位質量行為,分項工程檢驗批驗收檢查記錄。安全管理:(1)安全生產證;(2)施工單位人員安全考核合格證;(3)安全技術交底記錄;(4)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論證記錄;(5)綠色安全文明施工檢查記錄;(6)監理安全責任落實檢查記錄。驗收管理:(1)驗收規劃及計劃;(2)專項驗收文件;(3)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驗收記錄。設備管理:成套設備的采購的相關附件信息。監理紀要:提交項目監理對工程進展報告,包括周報,季報,月報以及會議紀要。物流管理:涉及基本建設過程的樁基樁材料、鋼筋、防水卷材、混凝土、焊接鋼管等物流進貨驗收管理。資金概算:投資動態控制表;概算與實際對照表。進度控制:項目總進度表、工程進度表和項目進展圖片。檔案管理:包括項目前期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和使用維護階段的相關圖檔。2.3系統業務分析。該系統主要是一個基于基本設施建設的管理系統。面對當前很多工程項目管理仍存在人工管理造成的工程進度慢、效率低、資金業務不透明的現狀、項目進程不能完成及時更新的問題,該系統可以使3個用戶類型的使用實現如下效果。(1)對于使用者,在本系統的應用下,可實現按照各種關鍵字查詢所關注的模塊,進入模塊之后也可以對里面的文件進行檢索,方便查閱所關注的資料,可查詢工程情況,系統對用戶進行了詳細的等級和權限規劃,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責和權限進行相關信息的提交等操作,可實現線上溝通交流。(2)對于負責這個項目的工作人員,能夠實現對項目前期的報建手續和反饋結果進行實時查閱,便于對一些資料實時情況進行查詢,便于對現場的一些物流情況進行監管等,便捷地對工程項目的信息進行添加、修改、刪除、分類管理等操作。(3)對于系統管理員,可以對項目信息進行修改更新操作,對系統用戶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權限設置等操作,是整個系統的最高權限擁有者,此外,對整個系統有著整體協調作用,包括系統的改進計劃,用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信息提交沒有實時更新等,對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

3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3.1提高系統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系統使用的大部分用戶屬于普通用戶,少部分用戶屬于管理用戶,所以前期需要對這部分管理用戶提出嚴格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能夠熟練地使用系統,配合用戶實現信息的交互,還要求他們能夠根據系統的特點,在現有系統的基礎上,找出更加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這部分管理用戶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整體上去研究系統,理解系統,有助于在后期的維護過程中給開發人員一個清晰明了的需求反饋。3.2提高對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重視程度。目前雖然是信息化大時代,但是大家對這樣的信息化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所有用戶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定期舉行相關的會議,討論系統的發展和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相關的情況舉辦一些培訓、學習指導類的課程,這樣才能盡可能快地讓大家融入信息化氛圍中來。3.3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信息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體系。對于工作的信息化建設發展,需要合理的規章制度提供保障,有了規章制度,才能有既定的標準去遵循;需要大家共同去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整項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地完成,隨著系統的使用,我們會不斷遇到各種問題,根據問題可以適當調整規章制度。

4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分析與評價

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有助于管理和監督基建項目工程的進度,基建信息管理系統是項目管理查閱和服務得以成功實現的重要平臺,它的有效應用能夠提高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促使工程項目資料管理實現智能化管理,簡化項目在開發過程中的環節和過程,實現基建系統多元化、一體化。穩定的監管體系,系統、科學、正規、獨特的基建信息管理系統,在工程管理體系中發揮著強有力的保障作用,有效地減少員工及管理人員的流動對基建產生的負面影響。系統設置的權限操作、物流管理模塊的更新、資金概算的管理、安全控制的管理、工程項目的立項審批、物流過程的監控管理,均為加強基建安全、高效科學管理提供了保障[5]。由于計算機系統處理信息的快速與準確,大大減少了翻閱查詢文件資料的時間,快速信息查詢功能方便用戶獲得資訊信息,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工作的質量。在線查詢、實時、快捷的瀏覽方式、一站式的工程體系,完備的資金結算體系,方便了使用者;精確、清晰的賬單使財務人員一目了然,避免以往的資料翻閱,提供快速查詢和任意時間跨度上的對比和分析,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工程項目的工作人員從信息管理系統中受益,通過系統對項目的進展實時把控,并記錄總結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定期根據要求學習,減少工作失誤的概率。對于項目的用材,每個節點的消耗都透明公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討論和提出建議,每個人的意見都可能對項目的進展有所幫助,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方便查詢,滿足管理人員對項目的整體把握,掌握施工現場的實時情況,確實為基礎實施建設管理帶來相當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李貴民.關于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J].北京規劃建設,2009(2):194.

[2]周晟宇,王洪光.淺談可持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目標體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9):76.

[3]鄭強.淺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9):90-91.

[4]楊長明.施工企業檔案管理的難點及對策思考[J].管理概論,2010(4):17-19.

[5]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編寫組.建設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作者:侯冬薇 陳曉云 廖小平 邢雪榮 單位: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