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時間:2022-11-26 09:22:53

導語:校內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內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校內課后服務作為基礎教育領域的拓展陣地,亟需緊跟時代步伐,進行信息化管理。基于校內課后服務的現狀,剖析構建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的意義,并提出該平臺模式的具體構建策略,以期為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內的校內課后服務實現信息化管理提供參考路徑,助力我國中小學校內課后服務。

關鍵詞:信息化;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平臺

“課后服務”是對社會上存在的各類放學后課程服務的統稱,區別于“學校服務”與“社會服務”[1]。校內課后服務就是把校內外各種放學后課程服務統一納入中小學校園內開展的服務,旨在解決學生的放學后托管難題。該種服務模式強調學校的主體地位,認為學校應充分利用其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優勢條件,主動承擔起課后服務的重任,這十分契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2],全國已有諸多城市的中小學開展了這種模式的課后服務工作。然而,該服務工作內容十分繁雜,涉及到的參與者眾多,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校內課后服務工作進行高效管理,確保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課后服務機構、教師、家長、學生等諸多參與者之間信息的及時交互,數據的高效傳輸,成為校內課后服務亟需解決的問題。

1校內課后服務的現狀

1.1參與主體多。目前,諸多省市城區中小學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校內課后服務,如北京市實行政府補貼政策,外聘教師進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內課后服務[3];貴陽市推出“樂童計劃”,由政府出資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提供免費課后服務[4];廣州市部分學校引入具有辦學資質的托管機構提供有償的托管服務,或通過家委會邀請家長和志愿者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等[5]。其參與者眾多,具體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課后服務機構、保險機構、第三方評估機構、網絡技術支持機構、教師、志愿者、義工、師范院校實習生、家長、學生等。1.2工作內容繁雜。校內課后服務提倡專業化、優質化、多元化的課程服務,整個服務管理工作的管理流程多,管理內容繁雜。如政府排查、篩選、引進第三方機構進入校內參與課后服務;教育主管部門主持、監督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學校或者課后服務集成機構對資產、教務、人事、財務等事務進行管理;教師對各科目的放學后特色課程教學、班級管理等。1.3數據交互效率。低從縱向看,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從管理部門到實踐部門所拉的戰線長,數據傳輸速度慢、耗時多;從橫向看,各部門間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呈現重復、交叉等特點,分工不明確,數據交互效率低。如政府對社會合規托管機構的排查、審核、引進時間長,流程多,手續復雜;學校、服務機構對資產、人事、財務等工作管理滯后,進程緩慢;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少,溝通信息不及時等。

2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建設的意義

協同教學管理理論認為教育管理的各個要素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教育的積極發展[6]。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就能為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各個參與主體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促進校內課后服務信息化高效管理。2.1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運用信息技術打造規范、高效的中小學校內課后一站式管理平臺,創建政府端、學校端、機構端、教師端、家長端五大線上技術端口,為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服務機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搭建溝通橋梁,實現線上統籌管理、教務教學、家校溝通等功能,明確線上管理的流程準則,提升課后服務過程中信息流轉效率,減輕各管理部門的管理負擔,提高工作效率。2.2優化資源整合,降低成本投入。政府通過規范、高效的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對社會上的優質托管資源進行整合、重組,再引入校內進行服務,保證課后服務質量的同時減少過多人力物力投入;學校、服務機構通過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對校內資產、人事、財務、教務、保險等管理業務進行線上管理,減少線下管理環節,節約管理成本;教師通過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線下協同教學、管理,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減少教師的精力投入;家長通過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實現學生在線選課、課程反饋、訂餐請假等業務,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學習情況,減少上課外興趣班的金錢、時間成本。2.3實現技術創新,提供安全保障。搭建擁有線上線下互通管理體系的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實現技術創新,采用人臉識別簽到、實時視頻監控、語音及時通話、在線及時支付等多項先進的互聯網安全技術,為學生的課后服務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與第三方保險機構進行線上合作,對學生的參保、報保業務進行線上同步操作,保障學生的放學后人身安全;與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線上合作,對政府補貼的、學生繳納的課后服務費用進行存管、監督,讓課后服務經費更透明、安全。2.4豐富課程特色,助力學生成長。根據家長、學生的意愿,結合學校、課后服務機構的實際情況,兼顧學生的簡單課后托管、興趣愛好、特長技能發展,借助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開展校內托管服務個性化、專業化、優質化、現代化課程服務,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解決家長接送孩子的難題,加快我國素質教育的步伐。

3常規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的模式構建

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構建依托網絡技術和校內課后服務常規管理模式,同時納入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第三方服務機構、教師、學生、家長等眾多參與主體,旨在通過地方政府的統一引導,利用其平臺管理功能,突破空間局限,實現各個參與主體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數據傳輸,完成校內課后服務模式的信息化高效管理。構建模式如圖1所示,自上而下形成六層管理邏輯結構圖[7],下面從功能應用、具體應用系統建設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剖析。圖1常規校內課后托管一站式管理平臺的模式架構圖3.1六層管理結構模型的功能及應用。第一層:地方政府是校內課后服務的發起者、主持者,具有最高的管理權限;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是校內課后服務的重要參與者、管理者、監督者,地位僅次于地方政府,其參與頻率比地方政府高。二者通過政策設計、宏觀統籌、招標核標等正規程序合作性地納入校內外課后服務參與主體。第二層:參與主體包含學校、托管機構、評估機構、保險機構、網絡技術支持機構、社會力量等因素,是校內課后服務的服務供給方,共同組成校內課后服務的服務集成機構。第三層:執行部門是管理工作的具體應用執行者,是整個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的核心層、中間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接受上層的領導、安排,并對上層提供應用思路、建議、決策等,對下,對各個具體的應用模塊進行實際操作、監督、管理,總結好應用措施并加以反饋。第四層:應用模塊是面對應用對象的功能模塊,涵蓋整個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如資產、后勤、行政辦公、教務、教學、平臺維護、資源建設、數據傳輸等管理模塊,怎樣應用好這些功能模塊,最大化發揮各個模塊的作用,是實現校內課后服務高效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五層:應用對象作用于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各個終端,具體包含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機構、學校、教師、家長,他們通過各個終端進行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也促進著管理平臺的應用。第六層:基礎環境是指互聯網信息技術基礎建設環境,即互聯網信息技術、電腦和智能手機等各大終端。是整個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模式的運用基礎,決定著所有其他層的構成。3.2具體應用系統建設方案。六層管理結構模型即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模型,以管理為目標,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校內課后服務管理效能,建設一個集合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托管機構、教師、家長、學生為應用對象的一站式管理平臺很有必要。該平臺要能提供各種功能橫向、縱向角色之間的業務協調、數據交互,實現日常管理、教學、業務聯動、輔助分析決策等,主要包括如圖2所示的各端口的應用系統建設。1)辦公自動化系統:即OA系統,將現代化辦公和計算機網絡功能結合起來實現辦公流程信息化、自動化的信息處理系統[8],是各部門日常自動化辦公及參與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的基礎。2)綜合管理系統:主要包括管理后臺Web、教師端APP、家長端APP,而管理后臺Web又細分為政府端Web、機構端Web、學校端Web[9]。各端口具體功能介紹如下:政府端Web: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政府端Web對校內課后服務進行統籌式監督管理。通過機構管理模塊對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評估機構、保險機構、網絡技術支持機構、托管機構進行審查、引進、監督、管理;通過政策宣傳模塊校內課后服務相關政策、通知、公告等,規范校內課后服務;通過經費管理模塊進行政府補貼、撥付課后服務專項資金的管理、公示等。學校端Web:通過資產管理模塊對校內固定資產進行統一登記、使用、調撥、折舊記錄等,避免固定資產的流失;通過場地管理模塊對學校教室、籃球場、足球場等場地使用情況進行協調安排,在不影響學校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最優化安排課后托管課程的場地使用;通過設備管理模塊對學校、托管機構提供的教學設備、運動設備等進行統一的借用、協調、維修等在線統計管理。機構端Web:各類型機構通過機構端Web業務管理模塊對校內課后服務進行核心業務拓展。評估機構對各大服務供應商進行能力、資質等評估;保險機構對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學生進行參保、報保業務跟進,保障學生放學后安全;網絡技術支持機構對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進行構建、定期維護,開發新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感。其中托管機構通過教務管理模塊校內課后服務的教學科目、課程、任課教師等內容進行安排;通過行政管理模塊進行行政事務的管理;通過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模塊對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管理人員、教職工進行崗位、薪資在線管理。教師端APP:利用移動客戶端的便捷性特征,通過教務管理模塊對班級進行實時管理,批準、記錄、查看學生遲到、早退、病事假等情況;通過學生管理模塊對學生在校表現進行批量更新,記錄孩子成長;通過消息管理模塊發表班級活動、信息、通知等,支持語音通話,加強與家長的互動交流。家長端APP:通過班級中心模塊查看孩子所在班級課程、公告、活動、任課教師信息等,完成手機選課、報名、參保、繳費等;通過寶貝動態模塊查看孩子在校表現,記錄孩子成長軌跡;通過消息中心模塊,了解班級活動、續費提醒、與老師互動留言等。

4總結

校內課后服務是一項涉及眾多參與主體的系統性、規模性教育服務工程,其管理內容多、程序繁雜、數據交互慢。“互聯網+”背景下,基于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的信息化管理路徑為各級管理部門加快數據傳輸、減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創造了條件,也解決了家長和學校、托管機構的信息交互問題,化解了學生放學后安全、托管難題,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作者:喻登群 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