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危機與信息管理分析

時間:2022-12-07 09:20:31

導語:科技信息危機與信息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信息危機與信息管理分析

摘要:科技是信息作為社會學術傳播、國家戰略布局、高等學校科教指導、技術研發的重要渠道和來源。然而,信息技術的危機導致相當一部分有價值的資料不能及時的獲取,以致于信息失效或者丟失。而作為培養信息傳播的高等學校、網絡媒體和學術組織,有必要建設完善健全的科技信息系統,開發遼闊的網絡信息化管理,以便于提高信息利用率;建立具有卓越譯制水平的信息翻譯隊伍,采用更為高效的職業化科學管理,以促使社會信息發展和長足的進步。

關鍵詞:信息危機;科技信息危機;信息管理

科學技術信息,涵蓋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動態應用等相關信息技術。隨著新世紀經濟的騰飛,數以萬計的信息時刻誕生。作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往往是獲得科技信息的海洋,信息是作為事件本身外部的載體,來作為學術研究和科研探討的。信息傳送的開發和建立,是造成信息危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很多現有的信息資源里,過多“無意義”與失效的信息,令信息的更新速度受到極大的限制。

1科技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的推動下,人們進一步意識到信息作為社會經濟的助推器,其蘊藏的重要價值和戰略意義。通過有效的信息服務,可以令科研活動集約化,任何一個科研項目的水平高低,均取決于科研人員所采集的信息數量與質量,以及信息分析和評價的方式方法。只有給科研人員提供最新的信息,才能使我們的科研人員少走彎路,令科研活動取得理想的成果。科技信息在現代化的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經濟領域的專家們表示,工業革命前后的區別在于,一個是以大量的人力作為生產力所帶來相應的回報;另一個是通過信息傳播,開發精密工業加工技術,使工業生產力突破瓶頸,達到巔峰。隨著現代社會三大支柱之一信息的普及和利用,我們逐漸摒棄了傳統工業生產中,使用資本集約化、密集生產來提高生產效率,而是大量采集有效信息,通過高校、科研團隊和社會的廣泛傳播,充分利用信息集約化的優勢,啟用現代化的管理生產模式來主導。與此同時,新的信息環境帶來了新的問題困擾著我們,雜亂無章的信息泛濫充斥于每個角落,使我們生活在無序、錯誤和重復的陰影下,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不便。錯誤的信息不僅給我們造成誤導,還會引發人們對信息的疑惑,需要甄別信息的來源和有效性。信息的泛濫使我們很難有效的全部利用,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反而被無價值的信息所替代,但我們卻無法精確的找到想要利用的信息,因此科技信息的服務終端便顯得尤為重要。

2現階段科技信息危機分析

2.1信息量過大,吸納率過小。科學技術信息,是以科技信息類期刊、翻譯著作、網絡文獻、產品說明、郵寄信件、學術報告和演講稿等系統為母體傳遞的,伴隨著科學技術和移動網絡的高速發展,信息以網絡為載體,形成了大面積數倍暴增的局面。根據我國科教文組織不完全統計,科技知識年增長率,從80年代中期的85%增長到如今的219%;截至2014年12月的數據,每月產生的科學學術論文有110萬篇,每天平均3.6萬篇;每年的科技圖書出版高達93萬種,至于學術類的期刊從1665年,世界上發行的第一本開始,到2015年這350年間,成倍遞增,已達到17萬種之多。如此龐大的信息體量,對于在高等學校任教的教授,以及專職科研的科學家來講,限于時間和能力有限,是無法全部接受、分析和研究的。我們能觸及的信息,不過是冰山的一角而已,相當體量的信息只能隨時間飛逝,湮沒在更新信息的厚塵之下。2.2信息空間廣闊,個人語種狹隘。在現代化的生產和研發中,整個生產過程依靠的不是生產工人的技巧,而是依靠先進的數控系統、高精密的機床和高效的電子設備;科學技術的合理使用和開發,大大的縮短了我國與世界的差距,比如成飛研發的殲-20重型五代機,在俄方數次提高戰斗機的核心———大推力矢量發動機的售價時,我國迫于壓力只能加價購買,后來國家撥款,提高研發經費和待遇,以培養高尖端科技人才為方針,為我國研制出優秀的國產大推力矢量發動機,代號峨眉,而科研的人數增加,更是從2007年的287名科學家增到2016年的920名。科研人員隊伍的擴張,使其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分布的戰區和軍種也越來越多。隨著我國加強出口貿易,交流科技信息的語種也明顯增加。因此,只精通一種外語的銷售人員和科研人員要想大量的地收集、吸收有意義的信息是比較吃力的,有時一個國家的信息,需要數十人以上的團隊,才可大致搞懂方向,這顯然有些顧此失彼。2.3信息淘汰率高,接收率低。近年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科學從書本上轉化為技術研發、生產投資,從出現構思到成品展現的時間愈發的短暫,產品更新換代令人目不暇接,比如索尼公司出品的掌上游戲機PSP,首代無法集成DVD功能,但次年發售的PSP2000則增加了此功能,又在半年后發售PSP3000,增加了模擬器的兼容性,并可以集成FC、MD等平臺;移動電話更是從十幾年前的黑白屏小靈通,發展到現在移動支付端居然可以直接無視現金的時代;科技產物的更新的周期縮短,相應的提高了現代技術設備的陳舊率,某些類別的技術大約6年便需要進入次世代;同時,科研人員和教師原本知識的陳舊速度、教學材料的陳舊速度,亦是高速老化,陳舊不堪。因此知識和教材需要不斷的更新,人員也需要不斷的吸收和學習,用新的知識替代舊的觀念。所以便容易造成以下局面,技術革新太快,新的東西剛研究出來,我們需要立刻做出反應,然后學習和接收,直到逐漸的適應并有所掌握。但是,由于技術的更新過快,新掌握的東西便被新技術淘汰了,有時甚至還沒掌握新的信息,便已被更新的信息所替代,所以極易引發人的不安和疑惑,我究竟要不要繼續?因為實在是太快了,有些跟不上節奏。2.4信息的綜合與分工過細。近年來,科學發展展示了它的兩面化,一個是學科越來越多、分科也越來越細,一個是又偏向于往綜合方向發展,于是很多邊緣化的學科出現了,有的橫跨文、理兩大學科,有的跨文、理兩大學科內的諸多學科。另外,在“大科學”的環境下進行的科學研究以及技術開發,大多是以團隊的方式進行的,換言之,科技研發已經從個體研發逐步轉變為團隊研發的軌道,于是,便出現了科技知識信息轉變為綜合化的特點,然而科研工作者的知識面比較窄,為此想要獲得綜合性的科技知識類信息挺不容易的。以上危機造成的后果無非是:不能第一時間獲取大量有價值和戰略意義的信息,使其白白流失;有的因為時間久了,變成了無價值舊的信息,因而,高校體系內的信息管理部門和圖書館應當以最快的速速采取對策,以便使更多有價值和戰略意義的信息資源,更好的發揮其作用,為社會創造優秀的資源和財富。

3信息危機產生原因分析

3.1信息政策法律不健全。信息的立法宗旨,即是通過約束信息資源的開發傳播,來持續性的協調和平衡信息安全與信息自由。安全性高的信息量過少與信息過于泛濫的矛盾;信息開放性與保密性的矛盾;信息的共享以及信息壟斷的矛盾,以及私有化營利性企業和社會服務公益性的相互矛盾,均需要用法律來協調和約束,從而兼顧公平效率、維護國家利益、社會服務公共利益和私有化企業或機制的基本權益。然而我國相關的法律不完善,甚至處于空白現象屢見不鮮。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措施、國家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拖了信息化發展后腿。因此筆者認為,完全有必要倡議信息法制的建設,為信息建設打好基礎,建立良好的法律環境。3.2缺少對信息的監督和管理。近年我國的信息市場,也逐漸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上發展起來,但是由于沒有相關法律和督導約束,且相對應的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令信息市場很難得到健康的發展,并且逐年成為信息危機滋生和泛濫的根源。3.3相關人員素質較低。高素質的信息資源,同樣需要一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來進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整理和傳播等組織工作。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在大多數環境下,不僅和自身的利益有密切關聯,還會牽涉到他人、團隊和整個人類社會的利益,這就對信息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具備廣闊的知識面和出眾的信息處理能力,還需要具備絕對高度的責任感。就現階段來看,我國信息從業人員數量缺口巨大,整體職業素養參差不齊,對信息業的快速發展有所制約。

4科技信息管理對策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增強了人類對獲取信息傳播和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同時也對信息總量的增長有所促進,因此即使是像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信息的有效吸收率也不高,這就說明信息網絡已經存在大量飽和。另外,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對人類信息活動的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同時也為眾多劣質信息的產生和傳遞提供了滋生的溫床。這些劣質的信息,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必須要加強科技信息的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4.1專設科技信息系統。以高校為例,一般大多數高等學校的圖書館,普遍多為綜合式性質的,雖然有一定的分工和職責,但是由于管理人力的不足和缺少培訓,缺乏專門的督導,無法適應教學以及科研的需求,為此,在眾多高等學校圖書館體制內,應當專程建設健全完善的科技信息網絡和系統,在系以及有關部門管理部門建立它的分支系,打造優秀的科技信息系統。屆時,科技信息的管理要有足夠的人力來支撐,以方便學生和教師獲取科技信息,如此才能使圖書館信息情報部門發揮他們最大的潛力。4.2建立專業信息處理隊伍。由于圖書館外語資料過多,為了解決教師和科研人員外語面過窄、小語種偏少的矛盾,作為圖書館管理組和網絡科技信息管理部門應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建立專業且掌握廣泛語種的翻譯團隊,真實的理解信息的核心意圖,并將其翻譯過來,為教師和科研人員提供最大的便捷性,協助他們減輕負擔。如此便可以大大的降低信息的陳舊率,提高信息利用率。而專業的翻譯團隊,也可以避免因為兼職翻譯職業素養參次不齊,而導致誤解信息的真實意圖,從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4.3構建廣泛的信息網絡。在如今這個信息量龐大的時代,想要收集全部的信息顯然是不可能的。高昂的科研經費首先便無法支撐,圖書館未必有雄厚的資金訂購每天出版的圖書、期刊、網絡學術等文獻信息和資料。然而有些核心科技信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比如科研人員的交流信件、訪談記錄、演講稿、科研團隊研發的新成果樣品,圖紙、配方、計算數據和操作流程方式方法等。所以我們的信息情報部門應該走出去,與國內和國際的信息進行交流和交換,如此不僅能獲得更多需要的科技信息,還能得到其他渠道無法獲知而又價值極高的信息,同時還能大大減少經費的支出。還有,開放式的高校的圖書館以及科技信息情報部門,對于提高信息活力有著絕對的貢獻,被動的展示不如放開封閉的枷鎖,使信息科技保持最大的熱情和旺盛的生命力,最終建設形成全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信息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科技計劃管理信息資源協同管理和服務,把互聯互通工作推廣到全國所有省市,最終實現中央與地方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豐富和強化對社會各類機構和群體的服務打下堅實基礎。4.4加強科技信息現代化管量。21世紀是計算機的時代,隨著網絡的興起,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呈爆發式增長,而搜索引擎的出現,使得信息鎖定空前的精確和便捷。網絡與實體結合所爆發出的能量,使人們意識到曾經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在一一實現。要積極引進新型技術,加強科技信息的現代化管理,推進信息獲取渠道。科學技術發展延伸到現代化的條件下,加工處理傳遞信息必須采取現代化的方式方法才能適應其發展的需要。現代化的科技信息管理和管理技術方面,一般采用的是網絡傳播技術、移動通訊技術、視聽技術等,具體如下:一是移動通訊技術。20世紀末手機在我國興起,使信息的傳播速度相較于傳統的固定式座機,又邁向了另一座高峰,手機的出現,使郵票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品,人們在交流與信息傳遞上更加便捷。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網絡信息時代開啟了新的篇章。二是視聽技術出現于我國20世紀60年代,但在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普及,電視廣告傳媒、廣播廣告傳媒的興起,標志著信息傳播的受眾更為廣泛,直到今日,視聽技術依然是科技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和主流傳播者,它的便捷性雖不及網絡自由,但由于受眾面積廣泛,往往可信度和權威性較高,不必勞神其是否會像網絡信息般虛幻。三是復印技術是很多單位依然延續采用的重要手段,因為其造價低,可復制性強,便攜性高,依然受到廣大學生教授和科研工作者的喜愛,且信息資料珍藏性高,對追求極致的人來說,紙質的信息源更踏實可靠。

5結束語

總而言之,科技信息是科學勞動的重要成果,是物質財富,更是一種精神財富。在如今的信息社會時代,信息資源作為文化的載體,承擔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學術傳播價值。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導致這個科技信息傳遞過程更加復雜化,進而產生了信息危機。而導致信息危機的成因有很多,這就需要立足于信息危機的現狀,著立于危機產生的原因,設立專門的科技信息管理系統,重視人才的重要性,同時,要建立廣泛的信息網絡,加強對科技信息的現代化管理,使信息的利用率最大化,對信息實現最為有效的管理。

作者:宋 豐 屈喜琴 單位:江西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參考文獻

[1]賴志杰.我國科技情報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6):152-153.

[2]李勘.科技信息傳播質量的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7,36(19):172-173.

[3]朱淼.美國科技信息管理體制的沿革發展[J].科技展望,2017,27(12):169.

[4]彭勰.企業中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運用[J].山西農經,2017,(06):83.

[5]李慶華,韓濱蔚.高校科技信息資源管理機制探究[J].科技與管理,2017,19(01):103-107.

[6]宿鈺昕.大數據背景下的外匯綜合信息管理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01):21.

[7]顏廷蘭.現代科技信息在科研管理中的應用[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5):89-90.

[8]王閣.計算機技術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應用與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08):141.

[9]吳英娟,于勃.計算機技術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應用[J].理論觀察,2006,(0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