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序貫療法在兒童肺炎的療效分析

時間:2022-05-13 09:47:00

導語:抗菌素序貫療法在兒童肺炎的療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菌素序貫療法在兒童肺炎的療效分析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經驗性給予頭孢呋辛鈉(深圳市制藥廠,批號:040306)50~100mg•kg-1•d-1,用生理鹽水來配置后靜脈滴注,每日2次。序貫組患兒經靜脈用藥直至病情相對穩定達到序貫治療的標準后改用口服頭孢呋辛鈉,30~50mg•kg-1•d-1,每日2次。對照組采用持續門診足療程輸液治療。兩組總療程均為7~10d。1.3評定標準1.3.1序貫治療的標準[4](1)經靜脈給藥后病情穩定,體溫基本恢復正常;(2)無胃腸道功能紊亂或吸收障礙;(3)無口服抗生素禁忌證;(4)無同時服用其它可引起藥物互相作用而影響吸收的藥物。1.3.2療效判定標準[5]痊愈:臨床癥狀、肺部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X線胸片恢復正常;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或好轉,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X線肺部炎癥未完全吸收;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減輕,實驗室檢查基本恢復正常,X線肺部炎癥無變化。無效:癥狀體征及X線均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其中(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總有效率。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x±sd)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一般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胸部X線恢復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與對照組比較,序貫組輸液天數、就診天數顯著縮短,醫療費用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小兒支氣管肺炎可由細菌、病毒及支原體等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尤以2歲以下的小兒多發。合理應用抗感染藥物殺滅致病病原體、消除肺部炎癥是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關鍵環節。常規的治療方法是使用抗生素靜脈滴注,直至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顯著改善,但該方法療程較長,醫療費用較高,且反復靜脈穿刺增加了患兒痛苦。此外,大多數患兒,尤其是農村基層醫院的患兒由于受經濟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常無法完全接受正規療程的治療。序貫療法作為一種新的給藥方法,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主要是指針對細菌感染選擇適當的抗菌藥物首先采用靜脈用藥,待病情穩定后轉為口服同類藥物進行治療[6-7]。在不影響患兒療效的前提下,既可降低因長期靜脈給藥產生的并發癥及細菌耐藥性的可能性,還可減少醫療費用及注射部位疼痛的痛苦。目前在國外序貫療法已廣泛應用于肺炎、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但在國內有關序貫療法的系統性研究報道仍相對很少。為了探討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可行性,我科采用頭孢呋辛序貫療法治療農村兒童支氣管肺炎。頭孢呋辛作為第二代頭孢菌素,該藥具有抗菌譜較廣,不良反應少等特點[8],且價格便宜,有相應的口服制劑代替,口服吸收良好,已成為治療支氣管肺炎的常用藥物。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序貫治療和門診足療程輸液治療的療效及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序貫治療的輸液天數、就診天數及醫療費用較門診足療程輸液治療明顯縮短(P<0.05),說明序貫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可減少靜脈給藥時間,且有明顯的成本效益。總之,序貫療法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中具有方便、快捷及費用低廉等優勢,同時為合理規范使用抗生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適用于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

本文作者:黃劍飛李榕工作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婦幼保健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