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7-06 09:53:18

導語: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的運用

摘要:醫療質量是醫療機構發展與進步的核心所在,而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指的是實現服務質量的改善與醫療水平的提高,以與患者、家屬與醫療服務工作人員的實際需求相適應。文章將持續質量改進作為研究重點,提出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持續質量改進應該積極構建并健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機制,成立醫療質量改進組織機構,明確改革目的以及具體方法,科學合理地測評改革的效果。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醫療質量管理;運用;思路;分析

醫療工作質量在醫院經營發展中占據關鍵性地位,也是醫院內部管理工作的重點,逐漸發展成醫療機構內部員工的共同發展目標,真正體現了醫院自身的社會價值。伴隨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人們對于醫療質量的要求也提高了。而在新形勢背景下,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強化也成為醫院所關注的主要內容,以期自身綜合實力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運用及思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持續質量改進概述

伴隨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人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而人們在疾病治療方面的期望值也隨之提高,服務質量改進在醫療機構內部的重要性也逐漸突顯出來。其中,持續質量改進的基本內容與觀點能夠為醫療機構活動的服務質量改善與醫療水平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保證滿足患者、家屬與醫務工作人員具體需求。而這同樣也是研究的重點,持續性特征明顯,是現代醫療機構可持續發展中不容小覷的內容[1]。

2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持續質量改進的前景

長期以來,醫療機構內部管理模式都將重點放在總結并評價醫師工作醫療行為方面,而且只是在特定時間段內針對傳統醫療工作展開統一化指導與檢查,并未跟蹤并改善存在的問題,致使工作缺陷發生幾率較高。將持續質量改進引入到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當中,可以對人們醫療質量加以改善,進一步推動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3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3.1構建并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機制。近年來,對國內醫療機構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諸多,集中表現為醫療機構內部硬件設施、醫療工作人員素質水平、工作環境、服務水平與技術水平等多個方面,對醫院發展的影響程度極大,為此,必須要對以上因素實施系統管理。對于醫療機構而言,為全面貫徹并落實持續質量改革,應積極構建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機制,并形成規范且系統的管理體系,以保證滿足醫療服務質量為最終目標,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服務。3.2成立醫療質量改進組織機構。眾所周知,醫療機構作用的發揮要求組織機構具備較強的運作能力,能夠對醫院工作中不協調因素進行改進,有效地增強醫務工作人員與患者的滿意度[2]。一般情況下,具體涵蓋的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科學劃分醫療機構內部工作人員的層次類別,逐級貫徹落實監管質量監控工作;②組建持續質量管理隊伍,將質量管理工作當做主要內容開展;③強化醫療機構和其他各機構的交流與溝通,對質量工作進行有效地完善。3.3改革目標與方法的明確。現階段,絕大部分醫療機構為了更好地開展質量改革工作,要科學分析并客觀評價醫療事業質量。其中,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兩方面,即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前者指的是內部員工自我評價,而后者則是社會、同行業工作人員與患者對醫療工作的評價。將評價內容作為重要參考依據,明確具體的改革目標與改進方法,對質量工作進行測評,以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出問題,避免忽略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3.4科學測評改革的效果。對于醫療機構而言,為保證質量管理工作實施的質量與效果,應有效地明確改革計劃與具體措施,所以要采取更具全面性的改進方式與方法。其中,醫療機構在質量改進工作實施的過程中,要對醫療機構整體業績加以評估。由此可見,醫療工作質量改革具有持續性與長久性,是工作的主要目標,在實現此目標的基礎上,才可以對改革工作進行不斷完善。3.5質量管理工作監督與檢查形式的多樣化。第一,實施各項核心制度。對于醫療機構而言,為了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持續性,要有效地改善工作細節,定期組織醫院內部領導工作人員,對內部核心制度加以規范和執行。而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嚴格檢查并匯報患者的診療與護理狀況,對其中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確保醫療機構內部制度得到改善,為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第二,落實書寫文件點評制度。綜合考慮衛生部門規定與處方藥物的使用要求,對病歷等多種醫療文件的書寫標準與使用藥物標準進行細化,并根據醫療機構組織內部成員的實際情況與工作進展,合理點評醫院內部門診工作形式與病房的工作形式。如果發現病歷書寫存在問題亦或是存在藥物濫用的情況,要立即指出并糾正,針對不符合要求的工作內容要重點進行跟進,對不合格現象展開進一步分析并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改善。第三,遵循內部審核流程。對于醫療機構質量監控工作而言,在實踐過程中要求按季度開展內部工作審核的工作,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采取改革以及糾正措施[3]。由此可見,在持續質量改革的過程中,有必要合理地制定具體流程,保證質量管理工作更有效,以免在審核工作中出現缺陷而遭受嚴重損失。除此之外,要嚴格審核醫療機構內部工作內容,及時發現漏洞,采取相對應的整改策略,以保證醫療機構的工作順利發展。第四,有效制定不合格登記制度。綜合考慮醫療機構發展的狀況,有必要制定不合格內容的登記制度,以免不良狀況對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產生負面的影響。另外,要保證登記的內容及時向管理部門上報,而管理部門則需要提出解決的方案。這樣一來,才能夠保證持續質量改進目標的實現,為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6不斷強化持續質量改進意識。在思想層面正確認知持續質量改進的重要作用,醫療機構要綜合考慮自身發展狀況,組織內部工作人員參與專業化的知識培訓,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舉辦主題知識講座,可以邀請部分專家或教授,對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中應用的前沿知識與理論進行解析。此外,可以安排管理工作人員以技術為重點展開交流,派遣優秀人員參與進修活動。其中,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科室病歷書寫競賽,以確保醫務工作人員注重病歷書寫的重要性。將持續質量改進應用于醫療質量管理中,需要醫院內部全體工作人員予以關注,并在實踐中找出存在的問題,綜合具體狀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處理策略。3.7改善質量監控分析方案與評價方案。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評價的作用不容小覷,且主要涵蓋了外部評價與內部評價兩種方式。為此,在實踐方面,應合理選擇使用管理工具,具體表現為魚骨圖、QCC、PDCA等形式的管理分析工具,全面分析存在的不足之處[4]。而在分析的過程中,能夠嚴格考核病案、手術難易程度、門診的人數以及手術成功幾率和平均住院天數等多方面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即可完成醫院質量管理水平合格情況的評價工作。3.8重視持續質量改進運行模式。在定期查房制度等多種核心制度貫徹與落實的過程中,注重書寫文件點評制度、內部審核流程與不合格等級制度等的實施,能夠及時發現持續質量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保證實現醫療質量改進的目標。而在后期質量檢查方面,能夠發現新的問題,并以其為基礎展開檢查與反饋工作,選擇相應的改進手段,以實現醫療質量持續改進的目標。

4結論

綜上所述,醫院管理持續質量改進具有長期性的特征,要求結合具體狀況采取分階段的改進方法,而改進的過程更具動態性與循環性,在改進的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進一步增強管理質量。需要注意的是,醫院持續質量改進需要全體工作人員一起努力,充分發揮個人作用與價值。在質量改進方面,要將患者作為核心,各項工作的開展要考慮患者反應與滿意度。綜合考慮具體狀況制定變換的方案,強化患者對于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王吉善,陳曉紅,葉全富.學習《醫療質量管理辦法》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7(3):79-81.

[2]王銀余,馬地娜•葉山它依.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7(25):386-387.

[3]孫熹,唐錦輝,李剛,等.醫療質量管理系統全流程內容設計[J].中國數字醫學,2017(5):8-10.

[4]段然,周青云,王欣怡,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18):69-70.

作者:劉晶晶 王虹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