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管理與處置利用現狀研究
時間:2022-10-09 02:54:43
導語:醫療廢物管理與處置利用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具有感染性、毒性、腐蝕性和易燃易爆性。本文闡述了醫療廢物的基本概念,介紹了安徽省醫療廢物管理和處置利用現狀,剖析了醫療廢物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最后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醫療廢物;利用;處置;管理
醫療廢物(簡稱醫廢)是一類具有感染性、毒性、腐蝕性和易燃易爆性的固體廢物(簡稱固廢)。《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版)[1]中,醫廢位居危險廢物(簡稱危廢)第1位。在全球交流密切、人員流動頻繁和安徽省城市化建設快速推進的形勢下,研究醫廢管理與處置利用意義重大。
1定義和分類
醫廢[2]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廢主要包括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3]。
2法規體系及處置利用情況
2.1醫廢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情況。2003年,SARS疫情爆發后,國家高度重視醫廢立法工作,目前,我國已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醫廢法律法規體系,文件層次涉及條例、管理辦法、技術規范和標準等;內容涵蓋分類、收集、包裝、運輸到處置技術要求、處置設施性能測試、設施運行監管等方面。安徽省也針對省情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并開展了醫廢管理工作。2.2醫廢處置技術及處置中心建設情況。醫廢處置技術方法主要特點如表1所示。安徽省16個地級市共建設了17家醫廢集中處置中心(簡稱處置中心),除合肥建設2家,其余15市均建設1家;17家處置中心中有2家工藝為高溫蒸煮,15家為熱解焚燒,如圖1所示。統計來看,安徽省2018年醫廢總體處置能力能夠滿足全省醫廢處置需求,局部地區偏緊。2019年,安徽省幾個工業綜合處置項目投產,部分處置中心也進行了擴建增容。目前,安徽省醫廢處置能力基本能夠保證正常處置。安徽省2018年各市醫廢處置中心處置能力和處置情況如圖2所示。圖中數據單位為噸(t)。2.3醫廢利用政策和產業情況。我國資源相對短缺,因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一次性塑料瓶(袋)不具備危害性,主要成分為PP和PE,材料性能優越,本著資源利用目的,國家2005年通知[4]規定“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屬于醫廢,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屬于醫廢,不必按照醫廢進行管理”。政策出臺后,全國紛紛上馬一次性塑料瓶(袋)再生利用項目,安徽省也有此類項目落地投產。
3醫廢管理和產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3.1部分醫療機構醫廢管理不到位。一是醫療機構對醫廢管理重視不夠,醫廢分類不準、臺賬記錄不細和消毒分裝不嚴的問題較為常見;二是醫療機構醫廢庫房建設標準不高、殺菌消毒不及時、廢水處理裝置未規范管理;三是我國實行醫廢處置收費制度,由于安徽省一些地市地域廣闊,部分偏遠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和私人診所距處置中心遠,醫廢產生量相對偏少,運輸、人力等費用偏高,規范化的醫廢收集、管理增加運營成本,醫療機構規范管理動力不足,同時處置中心對醫療機構轉交的醫廢數量無法做到嚴格核算,易發生將醫廢混入生活垃圾、隨意拋棄或不規范處理的現象。3.2部分處置中心運營不嚴謹。一是對醫廢裝卸、消毒、投料等環節不能時刻高標準執行;二是對醫療機構轉交的醫廢不能嚴格復核把關,比如,破碎含汞溫度計和血壓計未按化學性廢物管理,易造成廢水、廢氣中汞超標;三是對處置過程研究不深入。通常,在處置中心正常穩定運行的前提下,焚燒爐排放的二噁英和重金屬等能滿足國家排放限值[5-7]。但是,安徽省(包括許多省份)醫廢焚燒爐具有處理量偏小、啟停頻繁的特點,而啟停爐過程容易導致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劇增加[8]。3.3一次性醫療器械監管難度大。一次性塑料瓶(袋)破碎再生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部分地方監管力量薄弱,一些從業者不惜鋌而走險,收購污染的塑料瓶(袋),有些地區甚至發展出集收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醫療機構將廢物處置等工作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由于醫療機構管理不嚴格,污染的塑料瓶(袋)和未污染的塑料瓶(袋)一道容易被非法收購者收購利用或轉賣加工。近些年來,多省份發生了塑料瓶(袋)非法收集加工污染環境案。中央電視臺2019年“3•15晚會”就曾曝光,山東、陜西等地廢舊塑料市場中,輸液瓶(袋)、注射器、血包甚至是輸液管等醫廢被隨意買賣,這些醫廢經簡單清洗,被破碎后,直接或摻加到新料中生產蔬菜網袋、洗臉盆、方便袋,甚至是水杯、兒童玩具、幼兒園懸浮地板等人體直接接觸的物件;清洗廢水直接排放,滲入土壤和地下水。3.4處置應急能力和保障措施薄弱。一是2003年SARS疫情后,安徽省基本未出現過重大傳染病疫情,對于醫廢應急處置設施協同處置醫廢的研究不足。此次肺炎疫情爆發突然,生態環境部鼓勵危廢焚燒設施、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和工業爐窯等非醫廢專業處置設施協同處置[9]。但是,安徽省開展醫廢協調處置的企業管理、技術人員經驗相對缺乏,不能確保醫廢協同處理工作安全開展。二是醫廢與一般危廢不同,傳染病爆發后傳播蔓延極快,無論是醫療機構還是政府都出于安全考慮,本著“疑似從有”原則,要求參照醫廢管理大量疑似或認為可能感染的固廢(如口罩、防護服、醫療機構水處理污泥等),這會導致醫廢臨時儲存、轉運和處置需求激增。這些環節的高效運行需要多部門、多主體積極協作才能完成。
4建議
4.1加強源頭精細化管理醫療機構要完善。醫廢管理制度,加強單位職工及后勤外包公司醫廢考核,加大源頭醫廢收集、儲存和消毒管理。醫廢產生科室要如實填報每日產生量,嚴防醫廢流失。4.2打通信息孤島,加強協作監管。一是衛生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醫廢源頭的監管,建立更加嚴格的考評體系。二是環境部門做好醫療機構和處置中心環境指導的同時,做好環境監管,保障污染設施高效運行,避免污染產生。三是醫療機構、衛生部門和環境部門目前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相對獨立,醫廢不能實現全流程監管,建議下一步完善法規,加快醫廢各環節信息數據聯通,推進協作監管。4.3開展一次性醫療器械治理工作。2020年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生態環境部新規[10],禁止以醫廢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這表明國家已下定決心遏制一次性塑料瓶(袋)加工制造塑料制品產業的發展,相關部門應抓緊聯合組織開展一次性醫療器械治理工作,凈化市場。4.4提升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一是動態掌握各地醫廢產生情況,加強區域協作和保障能力建設,充分利用非醫廢專業處置設施協同應急保障工作。二是在做好全民愛國衛生教育的同時,做好醫廢管理社會宣傳教育。三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完善有毒有害垃圾收集、轉運體系。
5結語
無論是從疾病預防控制角度來看,還是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醫廢管理都意義重大。SARS病毒、等帶走許多人的生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損失,醫廢處理作為抵抗疫情的最后一關,精細化閉環管理任重道遠。
作者:趙權 劉溦 單位:1.安徽省固體廢物管理中心 2.合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醫院醫療廢物信息化管理系統研究
- 下一篇: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實施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