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診斷設備服務體系評價研究

時間:2022-07-02 09:14:38

導語:醫院診斷設備服務體系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診斷設備服務體系評價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醫院診斷設備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構建,及用于診斷檢查工作中的價值。方法:選擇2019年2~10月在醫院超聲科檢查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經德爾菲法構建醫用超聲診斷設備服務質量的評價體系,評估醫用超聲的管理質量及存在的問題。改進管理方案后,用于觀察組的管理。比較兩組工作流程相關項目評分、診斷設備管理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的秩序管理、詢問病史、危重癥管理、報告規范、診斷準確性、規章制度執行、患者反饋處理等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診斷設備的保養效果評價、保養項目完整性、核心參數量化、保養完成情況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管理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是提升管理質量,改進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診斷設備管理;服務體系;評價指標;評價體系

構建管理質量評價體系,客觀評估管理效果,并改善管理方法是醫學管理的重要手段[1]。多項研究證實,通過構建管理質量評價體系來提升管理質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可行性[2-3]。本研究就醫院診斷設備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構建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選擇2019年2~10月在醫院超聲科檢查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23~75歲。觀察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2~7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經德爾菲法構建醫用超聲診斷設備服務質量的評價體系,評估醫用超聲目前的管理質量及存在的問題。結果顯示,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檢查秩序有待規范、病史詢問應更加詳細、危重癥患者檢查前應進行風險評估、診斷報告書寫規范性有待提升、規章制度的執行應繼續落實、應為患者提供問題反饋的平臺并及時處理。根據分析結果,改進管理方案:建立患者檢查新秩序,并由專人負責;檢查前詳細詢問病史,并結合相關臨床資料和指標進行風險評估,危重癥患者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進行個性化檢查;嚴格執行科室的相關規章制度,建立診斷設備保養效果的評價方法,管理者實時監測檢測設備的保養情況及核心參數設置的合理性。對照組按常規方法管理,觀察組按改進后方案進行管理。1.3觀察指標設置工作流程評價體系,包括秩序管理、詢問病史、危重癥管理、報告規范、診斷準確性、規章制度執行、患者反饋處理。各項滿分均為10分,比較兩組的工作流程的評分情況。設置診斷設備管理質量評價方法,包括診斷設備的保養效果評價、保養項目完整性、核心參數量化、保養完成情況等,各項滿分均為10分,比較兩組診斷設備管理質量的評分情況。1.4統計學方法組間工作流程評分、診斷設備管理質量評分均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工作流程各項目評分比較觀察組的秩序管理、詢問病史、危重癥管理、報告規范、診斷準確性、規章制度執行、患者反饋處理等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診斷設備管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診斷設備的保養效果評價、保養項目完整性、核心參數量化、保養完成情況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管理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是提升管理質量的有效方法,能夠將評價管理質量的指標進行分析,并采用量化方式評價現有管理質量[4-5],為管理方法的制定和改進提供依據。臨床管理工作中,通過構建管理質量評價體系提升管理水平的案例并不少見,無論是從管理方法的改進,還是從管理質量評價指標的設定方面,構建管理質量評價體系均具有一定的優勢[6-8]。為了進一步提升超聲科的管理質量,科室采用德爾菲法構建醫用超聲診斷設備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對醫用超聲的管理質量進行評價,找出存在問題。結果顯示,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檢查秩序有待規范、病史詢問應更加詳細、危重癥患者檢查前應進行風險評估、診斷報告書寫規范性有待提升、應繼續落實規章制度、應為患者提供問題反饋平臺并及時處理。根據分析結果,改進管理方案:建立患者檢查新秩序,由專人負責,檢查前詳細詢問病史,并結合相關臨床資料和指標進行風險評估,對危重癥患者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進行個性化檢查。嚴格執行科室的相關規章制度,建立診斷設備保養效果的評價方法,管理者實時監測檢測設備保養情況及核心參數設置的合理性。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秩序管理、詢問病史、危重癥管理、報告規范、診斷準確性、規章制度執行、患者反饋處理等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建立醫用超聲診斷設備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后,管理目標更加明確,能夠及時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處理,加強了患者檢查時的秩序管理,更加注重對病情的分析評估,提升了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從多方面改善了超聲科的管理水平。兩組診斷設備的管理質量評分結果顯示,觀察組診斷設備的保養效果評價、保養項目完整性、核心參數量化、保養完成情況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可見,通過醫用超聲診斷設備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有助于改善診斷設備的保養效果,為保養方式提供客觀的觀測項目。

參考文獻

[1]蔣文春,溫賢秀,顧鳳嬌.應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血液透析室護理管理質量評價標準體系[J].護理學報,2018,25(18):1621.

[2]余承群,歐霞,肖正林.德爾菲法在藥學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10(28):390.

[3]王思敏,嚴毅,支新,等.醫療設備保障性工作質量考核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9,35(1):5457.

[4]繆吉昌,紀曉宏,陳宏文,等.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管理框架設計[J].醫療裝備,2019,32(14):4547.

[5]潘新慶,霍建秋,李英.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與改進[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7,23(6):7576,79.

[6]李建林,盧明,黃靖.構建現代化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思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9,35(z1):2122.

[7]王震坤,彭芳,涂順桂,等.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綜合醫院門診部醫療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醫院,2019,23(8):810.

[8]王瀟.應用“結構過程結果”理論構建蛇串瘡中醫藥護理質量評價體系[J].護理學報,2020,27(1):1215.

作者:彭鑫 洪智美 童婧 單位:浙江省淳安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