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17 10:13:00
導語:醫療糾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醫療設備巡檢醫療糾紛
設備的維修是維護保養、檢查和修理的總稱。而日常設備的維護保養、檢查是設備科主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日常工作中容易疏漏的環節,雖然設備科巡檢、保養、維護、記錄已經成為醫院質控必須要求,但是對于目前國內醫院里維修工程師相對數量缺少的情況下,很多巡檢制度都無法落實到實處,成為走過場或者是純粹應付檢查。一項對浙江數家醫院進行的調查顯示,40%以上的醫療糾紛涉及到醫療設備。本院2007年度沒有一次醫療糾紛是涉及到設備,其中設備巡檢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現作一介紹。
1概況
本院從巡檢制度制訂以來,也經過了很多個階段,逐漸做到完善。
第一個階段:所有的大型儀器列出清單,確定使用科室的使用負責人,巡檢單分配給維修工程師,進行巡檢、記錄,每月匯總、保存。這種過程比較簡單,應付檢查沒有問題,但是真正說起到作用,還是值得商榷,工程師會在多次巡檢后由于所做的工作過于繁瑣而找不到重點方向最后變為例行公事,到場一問,簽名了事,導致機器保養得不到保障,影響貴重的大型儀器使用壽命。
第二個階段:把握重點,根據維修費用,找出容易損壞的大型儀器。重點部分也是因各個醫院不同情況而變化的,但是ICU、急診科、手術室等科室肯定是重中之重,而且關注的重點也很需要和臨床溝通。比如說ICU,原來巡檢工程師一進去,護士們提出來的主要問題一般是某幾個氣口不通暢,有幾個吸引閥門不靈活,監護床的輪子不潤滑等,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儀器如呼吸機、中心監護系統她們倒反而不太關心,這時候就需要工程師多和她們溝通,讓她們把日常大型儀器的維護做到位。比如說呼吸機的簡單自檢,每日檢查呼吸機的運轉情況(使用時),每日檢查主回路呼出、霧化濾菌器有無閉塞和破裂,檢查濾水器是否存在凝水、污染,若有,必須要清到干并清潔,機器每250h須清洗空氣過濾器[1]。當然工程師可以查看使用記錄來確定清洗時間,但是由護士來把關肯定最好。在美國,一臺呼吸機的使用壽命約為10萬小時,而在國內,一臺呼吸機使用1~2萬小時,甚至幾千小時就報廢的現象非常普遍。醫療設備使用不充分和過早報廢,其實也是造成老百姓看病費用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2]。另外,還有檢驗科的生化、血球計數儀、血氣分析儀,以及手術室的內鏡系統等,進行重點巡檢,記錄詳細,并和臨床配合,保證日常保養、月保養和大保養。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目前本院實行的巡檢制度。把每臺大型儀器需要做保養維護的內容列一清單,了解哪些可以由科室使用人員操作,哪些是必須工程師到場進行維護、保養,然后和科室使用人員溝通,日常的普通維護保養交給科室使用人去做,月保養或者更大的維護保養由設備科工程師來執行,這樣能保證工作效率,也解決了工程師由于工作量過大造成的敷衍了事。比如說本院手術室,由于大型儀器在這里比較集中,并且這些設備的使用維護直接關系到病人手術效果,本院特別派遣了一個以前從事麻醉工作的工程師專職巡檢,每天在手術室上班,事無巨細,小到氧氣口檢查,大到麻醉機保養,每天都有巡檢工作,日保養,月保養,年保養,及時發現隱患,保證手術室各種儀器能處于最佳狀態。雖說多支出了一個人手,但是能因此減少醫療糾紛,而且增加大型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本院設備科和所有大型設備的原廠家保持聯系,從而平時能夠獲得保養維護機器的技術支持,緊要關頭能夠得到“隨叫隨到、手到病除”的緊急故障維修服務響應。有效的維護管理可以降低醫療設備故障率,提高醫患安全,縮短停機時間,延長醫療設備使用壽命。然而,很多醫院對設備根本就不維護,直到設備用壞了才迫不得已去維修,結果小故障變成了大故障,花了更多的錢,還影響了機器的壽命,并且在使用時出現的故障很容易導致醫療糾紛,醫院的損失就更大了。2討論
當前的醫療糾紛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醫療設備原因引起的,或醫療設備故障延誤了對病人的搶救,或儀器數據不正確影響了疾病的診斷。完善醫療設備巡檢制度,是保證醫療設備完好正常使用的重要方面。在醫療設備巡檢制度實施和不斷完善過程中,作者認識到有幾點非常重要。首先,醫療設備使用前檢查屬于臨床日常操作規范之一,由操作人員完成,如呼吸機、麻醉機和高頻電刀等用前檢查備機,只有確認設備功能正常,才能給病人使用。定期檢測是對醫療設備定期進行的維護、保養以及理化性能或功能的測試驗證,需要借助于專門的檢測儀器,由臨床工程師完成并保存檢測記錄和粘貼檢測標識,或者是進行詳細記錄[3]。另外,對少量大型設備進行保修,同廠家簽署保修合同也是必要的,尤其是醫院與廠家有對等的談判能力的條件下,合理地選擇保修廠家和保修時機,成本可能比自修低,修理時間也可縮短。并且原廠家具備例行巡檢維護和業務培訓能力,可以帶動醫院自身的巡檢工程師的技術力量。同時,在巡檢過程中,要著重對使用年限較長的大型設備做重要檢測,通常這些設備的隱患占據比較大的成分,隨著使用年限不斷增長,設備的元器件進一步老化,造成設備技術性能的下降,是醫療糾紛產生的因素。當然,是否報廢這些超期服役的設備是另外一種議題,但在醫療設備報廢之前仍必須做到重點檢測。
把握好以上幾點,如果能落到實處,能有效的防止或減少由醫療設備所引起的醫療糾紛,且能更好的使用大型儀器,減少醫院支出[4]。
【參考文獻】
1廖火平.醫院中心供氣的建設與維護.醫療裝備,2001,14(5):32~34.
2張旭.醫療設備維修業的期待與困惑.中國醫藥報醫療器械雙周刊.2006年11月9日,第13期B5版
3曹德森、劉光榮.濕化器的性能與維護管理.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1,22(2):2.
4王雁.改進服務減少醫療糾紛.中國腫瘤,2008,17(7):570~571.
- 上一篇:農村信用聯社案件治理經驗做法
- 下一篇:我國醫學物理學事業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