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醫院住院日論文

時間:2022-09-19 03:30:00

導語:探究醫院住院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醫院住院日論文

[摘要]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時期內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時間的長短,是一個評價醫院效率和效益、醫療質量、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較硬性的綜合指標。從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一所醫院的醫療、護理、醫技力量和經營管理水平。目前,大型綜合醫院普遍存在平均住院日較長的現象,如何在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平均住院日,已經成為大型醫院經營管理方面亟待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筆者認為,醫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逐步消除影響平均住院日的瓶頸問題,從而縮短平均住院日,使醫院在實現資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時減少患者的直接和間接費用,最終達到醫院的綜合效益最大化,保障國家、醫院、患者和醫務人員多方利益,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和諧發展。

平均住院日是一個評價醫院效率和效益、醫療質量、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較硬性的綜合指標。目前,平均住院日較長已經成為大型綜合醫院經營管理方面亟待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文章對影響大型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有利于醫院在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平均住院日,在實現資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時減少患者的直接和間接費用,最終達到醫院的綜合效益最大化。

影響醫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一)醫院管理工作的影響

醫院管理一直是中國公立醫院的軟肋,目前大多數醫院都還是粗放式、經驗式的管理,經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管理等不夠規范、科學、高效與細化。主要原因:(1)很多醫院還做不到全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醫院對各病區、醫技科室的接診能力和具體應該配備多少臺設備,配備多少名工作人員,配備多少間手術室,手術如何安排,一個月總共需要做多少臺手術等等,都缺乏科學、精細化的規劃、測算與安排,醫院領導無法準確把握投入產出的合理性,導致有的科室資源過剩,有的科室資源短缺;(2)很多醫院績效管理落實不到位,績效考核指標設計不科學,有的醫院甚至沒有將平均住院日納入醫療質量考核指標;(3)激勵機制不夠,醫生工資基本固定,縮短平均住院日意味著要多收治病人,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對醫生來說通常只是增加部分獎金,往往這部分增長的收入對大多數已經處于高強度高風險工作狀態的醫生來說并沒有太多吸引力;(4)信息管理系統不夠科學、高效,職能管理部門工作效率不高,后勤保障不力,影響臨床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醫技輔助科室工作的影響

目前,預約、等待檢查和等待檢查、檢驗結果時間過長導致病人平均住院日延長是大型綜合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型醫院的醫技檢查項目一般都需要預約,而且等待檢查的時間不等,一般3~5天,也有超過1周的,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主要原因:(1)醫院投入不足,輔助檢查、檢驗設備無法滿足臨床工作需要;(2)設備老化或保養不當,故障較多,影響工作質量與效率;(3)醫技工作人員不足,盡管已超負荷工作但仍然不能滿足臨床需求;(4)預約、候檢查、發放檢查報告單等過程中人工處理環節多,檢查科室信息處理不及時;(5)檢驗、檢查科室與病區需求之間的矛盾長期不能有效解決。公務員之家

(三)病區診療工作的影響

由于病區的診療工作流程不夠科學、便捷、高效或者流程運行不暢,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導致平均住院日延長。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多,醫生人力資源不足,工作壓力過大;(2)臨床醫生對病床工作效率的認識不全面,不少醫生還沒有真正理解縮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3)醫務人員診療水平不高,診療規范、醫療核心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如病人人院第一天未能將全部的常規檢驗、檢查項目開出,上級醫師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查房等;(4)需請其他學科會診的病人等待會診時問過長;(5)擇期手術病人因手術室手術臺、消毒器械、麻醉人員不足導致等待手術時間過長;(6)需轉科治療的病人因轉入病區無空床而無法及時轉出。

(四)病區護理工作的影響

病區護理工作質量與效率不高同樣影響病區平均住院日。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太多,護士人力不足,工作壓力過大;(2)護士工作效率不高,執行醫囑不及時,導致病人的各種檢查、治療不能及時完成;(3)護理工作不到位,導致病人出現并發癥;(4)病人痊愈后未能及時辦理出院手續等。

(五)社會醫療保障工作制度的影響

公費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制度為社會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但是醫療保障制度中不合理的規定卻影響了醫院的平均住院日。比如其費用支付形式和支付比例通常都實行住院治療費用自付比例低,門診治療費用自付比例高或者全自費,這種規定往往促使醫保病人小病大養,其住院時間明顯比自費病人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