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14 11:04:11
導語: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輸血科的發展和及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對輸血科的要求提高,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得到了公眾及上級管理部門的重視。輸血科工作人員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可以保護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避免醫源性感染和醫療糾紛的發生[1]。同時,醫務人員對血液制品及患者的血液標本加以檢驗、處理等工作中產生相關的醫療廢物和陽性標本,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2]。本文結合我院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現狀、整改措施,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輸血科院感管理制度不完善
隨著醫院感染管理的新政策不斷出臺,醫院及上級衛生管理部門對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也不斷深化。但我科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未及修訂,科室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細節不清楚,導致工作中存在安全隱患。
1.2輸血科工作環境、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輸血科未嚴格規劃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實驗臺、地面的消毒不及時,空氣消毒不到位,工作室用的墩布消毒不徹底。輸血科標本的處理環節包括標本采集、運輸、保存和檢測等,各個環節的疏漏均會導致醫院感染風險上升[3]。標本檢測后未消毒、未及時交接處理會造成交叉感染。輸血科的醫療感染性廢棄物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1.3輸血科醫務人員自我防護意識薄弱
輸血科醫務人員消毒隔離觀念不足,對醫院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我國于2009年頒布《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明確規定加強對于手衛生的控制,手衛生與醫院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輸血科室在手衛生培訓方面工作不到位、未能對新職工及時進行手衛生宣教,有些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未養成良好的手衛生習慣。
2輸血科的持續性整改措施
2.1建立健全各項醫院感染的相關制度
輸血科根據《消毒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獻血法》、《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完善了職業暴露應急預案,加強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培訓。科室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專人負責感染管理工作,多次參加醫院組織的相關學習、培訓??剖医邮茚t院定期的醫療質量管理檢查,以便持續性改進。通過以上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了科室醫院感染的發生。
2.2輸血科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
輸血科依照《GB19489-2004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布局,設定了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標識明確。各區按特定的消毒要求、方法嚴格進行消毒。科室配置了低溫配血操作臺、自動配血儀等設配,減少了實驗人員醫院感染的風險;在發血室配備了血液制品負壓傳送裝置,離心機安放在污染區且增設了通風裝置,防止氣溶膠產生。加強對保潔人員的宣教,規范保潔人員的從業行為[4]。要求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所有墩布應清潔、消毒,晾干后備用。
2.3科室按相關要求對醫療廢物管理實行交接登記制度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交接負責人簽字制度,定期檢查執行是否到位。對過期血液和血袋破損報廢血應先經消毒無害化處理,再按感染廢物處理原則處理[5]。
2.4提高醫務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
為醫務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定期檢查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抗體滴度,為工作人員進行疫苗的接種。發生職業暴露時,要及時處理、備案,按醫院管理要求上報院感科、醫務處。實驗人員嚴格執行實驗操作規范,工作時戴手套、穿工作服、戴口罩,且不能隨意進入清潔區。手衛生是減少醫院感染最簡單、有效和經濟的方法。我院將手衛生監測納入科室的感染控制質量考評中,同時開展了手衛生知識培訓,科室對新員工加強了手衛生培訓。通過以上措施,增強了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3討論
醫院感染管理貫穿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是輸血科質量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為了保障輸血安全,須完善輸血科的質量管理體系、做好科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我們通過平時的工作、學習和上級單位對我科室的檢查,不斷發現在醫院感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整改,以便持續改進??剖倚枇私夂驼莆蔗t院感染管理的相關因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落實,定期督導,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優化輸血科的工作流程,確保血液和血液制品輸注的安全性。輸血科是醫院感染防控的重點部門,工作時需從關鍵環節入手,工作中加強督察與反饋,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斷深入,保障臨床輸血安全。
作者:衛志燕 許大巍 單位:山西省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劉久波,范金波,周國均,等.臨床輸血醫療糾紛的成因及對策[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09,22(4):219.
[2]張評,高國靜,邱艷,等.全面加強血站質量管理預防醫源性醫院感
- 上一篇:醫院藥房的信息化管理論文
-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