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方法探討
時間:2022-12-16 02:46:45
導語: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完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現代醫院管理工作的轉型。在此背景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基于此,文章就醫院財務風險的內涵、現階段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以及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對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整體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方法
在過去,我國部分醫院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做得還不夠到位,在增加了財務風險的同時也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現階段,醫院需要加強對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投入,結合其財務管理的現狀進行優化,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
一、醫院財務風險的內涵
醫院的財務風險主要指的是在各種財務活動中,受到內部和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在財務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容易給醫院帶來經濟損失。醫院財務風險還具有客觀性的特點,通常情況下都隱藏在醫院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中,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志而出現轉移。另外,醫院的財務風險還具有全面性的特點,基本上會滲透在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在內容上也涉及較廣,涵蓋著投資風險、籌資風險、運營風險以及分配風險等。除此之外,醫院的財務風險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雖然可以進行事前管控,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控制,但是,其實施效果還有待優化,這就需要醫院采取事前預測、事中監測和事后分析的方法,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1]。
二、現階段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一)監督和評價工作內容不夠完善。現階段,我國醫院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監督和評價工作內部不夠完善,進而難以對醫院財務工作的專業性和規范性進行保障。另外,還有部分醫院雖然進行了財務的監督和評價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監督和評價標準,使醫院的內部控制功能得不到有效地發揮,不能發揮作用。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企業沒有制訂完善的考核標準,在內部審計工作上做得不夠到位,最終容易導致醫院內部出現腐敗問題,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益,嚴重時還容易對醫院的發展造成惡性循環。(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醫院進行財務風險管控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就目前我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現狀來看,部分醫院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還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醫院財務工作的效率。另外,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也造成了醫院的財務人員的工作無據可依,導致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執行不到位。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醫院的職能劃分還不夠明確,存在著一人多崗的情況,也會對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益造成影響。(三)資本結構組成不夠安全。部分醫院在財務管理工作上,資本結構組成還不夠安全,具體表現在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采購方面。醫院為了降低籌資成本,通常情況下會借助債務融資的方式對其進行重組,增加了債務資本比重,無形中也增加了醫院的償債風險。另外,由于醫院在配套設施和建設規模上在不斷的擴大,導致醫院的資產負債率在不斷的上升,如果出現經營的波動性,或者是在貨幣政策上出現變化,也會增加醫院的債務風險。(四)財務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醫院的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這也是影響醫院財務風險防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部分醫院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還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部分醫院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還缺乏高素質的人才作為支持,特別是在財務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工作中,由于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在專業技能和知識方面都不足,使醫院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存在不專業的情況,最終導致醫院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效率較低[2]。
三、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方法
(一)對于不同科室的賬目需要進行分別管理。醫院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所涉及的部門也較多,如果將眾多的科室的賬目都放在一起進行管理,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工作壓力都會較大,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也-46-容易出現財務風險。因此,醫院在進行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的時候,首選需要做的就是對于不同科室的賬目需要進行分別管理。①醫院需要設置不同的部門賬單,方便工作人員進行統計管理,并及時進行財務風險排查,清晰醫院賬目;②醫院的管理層還需要對醫院賬目進行統一檢查,對于存在問題的賬目需要進行及時地糾正;③醫院需要加強對不同科室的情況分析,制訂資金消耗預算,以此來提高醫院財務部門的辦事效率,降低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最終促進醫院的穩定發展。(二)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醫院在實際的經營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結合社會發展的情況進行制度與時俱進(如圖1所示)。為此,醫院需要樹立全新的財務管理理念,根據醫院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醫療事業的具體要求,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此外,醫院需要建立相應的財務監督管理制度,并設置專門的財務監督部門,對醫院各個部門的財務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對于風險項目或者是風險系數較高的項目需要及時向上級領導進行反饋,最終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來減少醫院財務風險的發生率,保證醫院的經濟利益。(三)不斷優化資本結構。醫院在進行財務活動的時候,還需要對財務杠桿效應進行合理應用,不斷優化醫院的資本結構,最終解決醫院的融資問題,對負債形成的財務風險進行控制。一方面,醫院需要對相應的財務指標進行合理設置,明確醫院權益和負債所占據的比例,最終實現財務杠桿效益的最大化,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醫院在優化資本結構的時候,還需要對醫院經營過程中的波動性和一些潛在的資金風險進行有效地預防,最終建立完善的債務融資組合,提高醫院現金流的運轉率,促進醫院的安全、穩定發展。(四)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醫院在進行財務風險的預防和管理時,還需要結合醫院實際的經營情況,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如圖2所示)。一方面,醫院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時候,需要對醫院的財務風險進行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機制構建,進而在機制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其中的風險,并找到問題地解決措施,避免財務風險擴大。另一方面,醫院的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從而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對醫院的現金流量、銷售內容進行整合,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監督和控制。(五)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設是提高醫院風險防范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降低醫院的財務管理成本,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的有效途徑。因此,醫院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時候,還需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首先,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完善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以此來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其次,醫院需要合理應用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對醫院管理結構和運行模式進行優化,最終提高醫院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投入。最后,醫院需要利用信息化平臺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和控制,將財務管理工作和醫院的整體發展結合起來。(六)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醫院還需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以此來為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工作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持。①醫院需要適當的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招聘門檻,不僅需要財務管理人員掌握基礎的財務知識,還需要熟悉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平臺等;②醫院需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熟悉醫院經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而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③醫院還需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預見能力和應對能力,多開展一些在崗培訓,安排各個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經營交流,實現相互促進,最終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④醫院還需要制訂相關的激勵措施,激發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自我學習和完善的積極性,提高醫院財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3]。
四、結語
醫院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財務風險,因此,醫院需要加強對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的重視,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最終強化風險管理效益,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整體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龔江云,焦艷麗.深化醫改背景下完善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防范體系研究[J].智富時代,2018(6X):57.
[2]夏瑀超.醫院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體系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243.
[3]郭洋.淺談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3):43-44.
作者:李萌 單位: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上一篇:績效評價在醫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運用
- 下一篇:新公共治理理論的形成及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