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級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19 04:15:03

導語:區縣級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縣級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論文

一、區縣級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分析

(一)缺少健全的預算組織機構

很多縣區級的事業單位都缺少積極的預算管理意識,典型的例子就是組織機構架設過于簡單,或者沒有創設專門的預算組織管理機構,內部缺少高水平、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這樣的客觀條件自然會導致預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質量不保。而且多數區縣級事業單位選擇舊式的基數相加方法來執行預算,任何一個部門的各項工作的費用都是由基期數據來決定,沒能結合形勢動態調整與變化,這樣組織機構與人員配置難免會影響單位自身的發展。

(二)實踐調查不深入、預算不科學

科學的預算編制是建立在客觀現實基礎上,也就是單位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現狀、未來發展等來編制預算制度、實行預算管理,然而,現實中的區縣級事業單位卻未能深入實際展開調查,沒能結合自身的資金狀況、條件作出科學的資金分配預測與安排,一些單位的預算管理人員甚至根據自己的猜測和理解來閉門造車,所編制的預算與單位的實際情況出入較大,不能夠滿足預算管理要求,也無法達到預算控制的目的。

(三)忽略外部因素,預算編制有偏頗

一些區縣事業單位由于所處地域環境較為落后,無法緊跟國家政策發展變化,仍然采用傳統的預算體系,實行預算資金內外相互脫離制度,也就是單純對國家財政撥款資金進行預算規劃,卻忽視了單位自身在外經濟收支狀況,這種預算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事業單位自身發展以及國家政策制度方針等的要求,因為當前很多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早已不局限于國家財政撥款,而是憑借自身的經濟收入來支出經費、分配資金等等,因此,傳統的預算體系必然會有偏頗。

(四)預算制度缺乏有效執行

預算管理制度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力的有效支持,當前區縣級事業單位在預算制度執行方面嚴重不足,主要體現在:原始票據把關不嚴,一些事業單位自身沒能對一些原始票據或憑證來進行嚴格、正規的管理,出現了票面數據模糊、信息不實等問題,一些內部員工還貿然使用假冒票據來謀取私利,嚴重影響了票據的威嚴性。

(五)預算監督不利

當前縣區級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缺乏強有力的監督,特別是各項經費支出方面缺乏嚴格的計劃審核監督機制,預算管理制度仍然局限在傳統的粗放放任階段,沒能形成嚴格、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沒能發揮考核評價的監督作用,使得預算管理無法切實有效貫徹執行。

二、加強區縣級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對策

區縣級事業單位多享受國家財政資金政策支持,在國家強有力的財政力量做后盾,區縣級事業單位無需自負盈虧也能夠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然而,自從國家實行事業單位財政制度改革以后,新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更加注重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在這種形勢條件下,區縣級事業單位必須敲響警鐘,在積極履行國家制度的基礎上來創建符合自身的預算管理制度。

(一)實行復式預算管理

為了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可以實行復式預算管理,以此來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調控、監督功能和作用,復式預算管理就是把統一的年度預算經費收支根據收支領域、經費用途等來對應編制出更加細致、分門別類的收支對照表,例如:固定資產收支對照表、教職員工培訓收支對照表等等,通過特定的預算收入來滿足支出,同時力爭每一門類的預算收入與支出達到平衡狀態,這樣能夠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監督、約束作用,也能夠實現不同性質費用的分門別類管理,同時也能夠參照自身的資金狀況來科學調整有限的資金在不同領域內的應用,提高資金利用率,防止不同門類項目資金的彼此占用。

(二)規劃預算時間,優選科學預算方法

預算時間與所選擇的方法對于預算的編制與實施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做好預算時間規劃工作,為預算編制流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為預算管理有效功能的發揮提供保障。第一,合理規劃預算編制時間。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前提,必須留有充足的預算編制時間,首先深入實際調查并掌握單位自身各個方面的經營狀況,結合當前類似系統、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既要預測未來一年內單位各個門類、各個部門的資金需求,又要結合過去幾年內單位的資金配置狀況,再根據單位目前的資金總量狀況來編制預算,要確保所編制的預算一方面能夠支持單位自身各項業務的正常運營,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國家的財政力量狀況,本著“厲行節儉、自力更生、不拖累國家”的原則來有條不紊地分配資金,實現資金的充分、合理利用。預算編制的過程應該伴隨著財務實踐調查、預測分析、協調平衡等工作過程,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要科學規劃好時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打造出科學的預算編制。第二,優選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要積極貫徹實施新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制度,全方位實行“零基預算”方法,例如:“而下而上、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等預算編制方法,整個預算編制過程都要本著立足事實、深入實踐的原則,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來掌握各種信息,例如:單位的員工數量、業務經營狀況、未來的發展需求等等,在掌握這些事實信息的基礎上來分配財力、物力和人力,結合單位內部與外部的各種因素、多方面條件等來集中預測未來的形勢發展,以此來確保單位自身的經濟投資理財效益,編制出能夠發揮約束作用、預測作用的預算。

(三)積極創建并執行規章制度

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創建科學的監控機制,以確保增加收入、減少支出。首先,打造綜合性預算管理制度,例如:經費綜合管理、財務預算管理等等;其次,注重單個項目的預算控制,例如:日常經營辦公費、業務招待費、公務車運行維護費等等;再次創建與費用預算有關系的管理制度。同時,必須完善各項制度運行實施,將單位一切經營管理與業務活動都納入財務預算管理制度范圍內,以此來監督單位各種資金的充分利用。重點加強經費支出控制,防止不合理浪費問題的出現。第一,創建規范的經費支出審核制度。單位的任何一項開支都需要嚴格依照制度程序規定來執行,層層審批直到通過后才能獲得報銷;第二,形成更加嚴密的經費支出報銷程序,任何一項經費的支出都需要規定票據的支持,同時要有各個部門負責人的簽字,財務部門的審核等等,在各個程序的層層控制下來監督經費的使用。

(四)強化監督預算的實施

科學的預算制度需要強有力的執行作用,因此,必須加強預算執行監督,以此來發揮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第一,制定并實施有效的內部監控制度。要重點加強對各項經費使用過程的監督,這不僅需要財務部門的監督,同時也要形成相關部門相互牽制機制,調動單位的審計部門、業務管理等部門的力量,使他們能夠有效配合預算實施監督管理,達到對各項經費使用情況的多角度、多維度、多方面監督,從而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第二,單獨針對經費使用效率、利用效率等進行考核評價,根據考核評價結果來對應實行科學的獎懲措施。區縣級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有待發展與完善,必須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采用科學的預算管理方法,根據國家制度方針的變化,結合自身發展情況等制定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全面加強自身的預算管理,以此來提升經營管理效益。

作者:閆秀霞單位:北京市大興區社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