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預算管理問題研究
時間:2022-11-17 03:16:53
導語:中等職業學校預算管理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已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國家也加大了對這部分教育的投入,這就對中職院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中職院校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出發,針對財務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及監督指出中職院校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新預算法,提出解決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預算管理
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大量高素質、高水平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教育。近年來,職業教育備受關注,國家相應的投入也隨之增加,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使學校預算管理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從而加強學校辦學實力,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在社會的競爭能力,成為中等職業學校預算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中等職業學校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財務預算是根據預算法,綜合學校的全部收入和各部門對資金的需求,按照規定的程序和形式編制的財務預算。預算管理是中職學校財務管理的核心,綜合體現了一個學校資金管理水平。中職學校以培養操作型技術工人為主,這一特點要求學校必須具備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實訓硬件及教學軟件;且由于教學體制變化,中職學校生源一直不足,導致財政撥款中按學生數安排的生均經費相應減少,這些因素都要求中職學校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投入,而在投入大量資金的同時,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對促進學校更快更穩地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競爭能力,加強學校的辦學實力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由于起步較晚,社會對這種教育形式在理解上也存在誤差,導致中職學校招生困難,招生競爭力低下。而科學的預算管理模式能帶動學校的整體辦學條件及辦學層次,同時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教學質量,從而增強中職學校的社會競爭實力,吸引更多的生源。
(二)有利于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
雖然國家加大了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資金投入,但是現有的中職院校學生技能水平同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需求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學校相關實訓的設備跟不上時展,這就要求學校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運用有限的資金,最大程度地提高學校軟硬件設施,不斷縮短學校辦學水平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培養出社會需求的人才。
二、中等職業學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預算管理含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及預算監督。許多中等職業學校的預算管理沒有從學校自身的需求出發,也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和監督體制,缺乏科學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預算編制理念
現行中等職業學校財務部門的預算意識比較薄弱,學校其他部門也認為預算管理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沒有真正參與進來。當財政部門通知上報預算時,各部門只是提供一些簡單的數據和經費支出計劃,缺乏調查,也沒有可行性研究,隨意性較大。而財務處對學校所有的活動及業務了解有限,沒辦法全局考量一些項目支出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專業性,在這種情況下財務處上報的預算,缺乏科學的預算編制理念。
(二)預算編制缺乏長期目標考慮,沒有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
大多數中職院校沒有建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體系,沒有對預算進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績效評審,容易造成預算資金的浪費。首先,在編制預算時缺乏科學的論證及實踐,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對預算項目進行考核和評估,也不考慮學校的長遠發展,只局限于當年的收支平衡;其次,預算編制的方法不恰當。中職院?;径疾捎迷隽款A算的方法,雖然方法簡單易操作,但總體預算支出結構在調整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利于預算的監督及控制;最后,預算執行不及時及不嚴謹,使得預算流于形式,失去了預算的嚴肅性。由于在上報預算的時候就存在著倉促上報且不嚴謹的問題,這導致學校各部門在預算執行年對本部門上報的預算項目建設方案不知如何實施,也不清楚購買何種設備更適合教學,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大都在年底財政通報預算執行率不佳時才開始突擊花錢,項目完成匆忙,且未進行評估,缺乏整體規劃。
(三)缺乏相關的項目評價機制,未能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預算項目評價機制不健全,沒有對項目設定績效目標,沒有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對該項目的經濟性及效率性進行定量化設定,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預算下達后,許多中職院校缺乏對預算的有效監督,各部門在支出費用時沒有按預算安排進行,隨意提高標準,甚至在完成業務后才告知財務部門,導致預算和執行分開,執行隨意,不受到預算的約束,失去了預算應有的權威性、約束力,形同虛設。
三、改進中職院校預算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一)重視預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
首先學校財務部門要加強財務預算管理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真正做到從記賬式會計轉型為管理式會計。財務部門可建議學校建立二級預算管理體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學習,特別是各部門領導,提高全校的預算管理意識及預算管理技能,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其次學校要健全預算制度,完善學校的預算管理體系。根據新預算法提出的“增強預算的完整性、科學性及透明度”健全預算管理制度,細化預算支出。學校可建立預算編審小組,財務部門作為牽頭部門應主動與各部門溝通交流,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制定學校預算編制、監督及績效評價等相關制度。
(二)規范預算編制,加強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編制預算時應充分考慮到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編制的預算要留有余地。預算編制主要分為收入預算及支出預算(人員支出、日常經費支出及項目支出)。加強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對于收入預算編制需要多方位考慮問題,對沒有把握的收入項目和數額要進行分析,不得輕易納入預算中;2.人員經費支出編制要根據財政相關政策規定進行準確測算;3.日常經費支出須對新增加及變動較大的支出,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零基預算法進行編制,不能盲目地采用增量預算法。而對每年重復的日常開支,如水電費、郵電費等這類費用可以參考近三年實際支出量,采用增量預算法進行編制;4.項目支出預算編制須采用零基預算的方式,重新審查每項活動對學校發展的意義,根據本年發展目標及發展情況,以零為基礎,逐項審核各種費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及金額。新預算法提出,應采用常年滾動項目庫管理,只要對部門建設有規劃的項目即可提出申請,通過預算編審小組對項目的可行性及績效進行評價,結合學校教育發展目標將其編制入項目庫中,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修改,堅持統籌堅固、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使項目得到最優的配置。新預算法中采用滾動項目庫的方式不僅能夠讓每個項目的預算編制得到充分的印證,而且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對項目預算數據進行預測及磋商,確保預算上報的準確性。
(三)加大預算監督力度,增強預算執行的規范性
學校應建立預算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預算監督管理制度,對預算全過程進行監督,杜絕亂支出或集中年底突擊花錢的情況,每個項目要落實到具體的科室和責任人,實行問責制。1.要分時間段對每個項目的實際收入與預算收入進行分析對比,對未達到預算收入標準的項目,及時調整相關政策,發掘可增收的部分;2.日常經費支出應按季度分析各項支出是否在預算控制范圍內,是否有超支現象。對超支嚴重的項目要結合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原因分析,并對接下來的支出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3.項目支出方面結合預算編制時項目支出進度及預期效果,對進展緩慢的項目分析原因找出解決辦法,避免出現年底突擊花錢的現象,以免在造成資金浪費的同時也影響了項目的執行效果。
(四)建立合理、健全、量化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
結合預算執行程度、資金使用效益及效率等因素設立符合學校情況的績效評價指標,運用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綜合分析法及專題分析法等方法對項目事前、事中及事后進行績效評價及分析。同時建立相應的預算執行績效評價獎懲機制,對浪費資金、預算超支及預算執行情況不好、不及時的部門給予一定的懲罰。財務預算管理是中職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只有不斷提高預算管理意識,加強預算管理的執行和監督,重視預算管理的績效評價,充分利用預算資金,提高學校辦學實力才能培養出更多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
作者:藍永超 單位:廈門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黃群玲.新預算法下中職學校預算管理相關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6(03).
[2]李巍.關于加強中職學校財務預算管理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2(34).
[3]吳芝紅.加強預算管理提高中職學校財務管理水平[J].輕工教育,2014(04).
- 上一篇:企業資金預算管理探討
- 下一篇:開放大學學籍管理體制研究
精品范文
10中等生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