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4-09 08:40:36

導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建議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殘酷,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通過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落實,并利用各項資源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的能力,有效應對各類風險,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由于推行預算管理的時間尚短,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還有諸多的問題與不足,本文針對全面預算管理認識不到位、預算編制方法單一落后、預算執行過程缺乏監督、預算考評與實際工作相脫節以及信息系統發展滯后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辦法及建議,希望最終實現企業戰略性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全員參與;業財融合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關鍵時期,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而全面預算管理則是實現企業長遠戰略、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合理控制成本費用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實施的情況而言,還存在很多層面的原因影響全面預算管理發揮的功效。因此,本文淺析了預算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及解決方法,為全面發揮預算管理作用奠定了一定基礎。

1目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對全面預算管理認識不到位。預算管理是20世紀20年代以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為開端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方法,有著廣泛的應用市場。而我國是在21世紀初才由財政部、國資委聯合推動在企業內部開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由于推動時間較晚,使得大多數人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夠準確,只是把它作為財務預算的另一個代名詞,認為預算編制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自己毫無關系。并且企業在開展此工作時只注重了預算的編制沒有對其后續的執行、考評進行綜合的管理與評價,沒有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本質內容。在定義其作用過程中忽略了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缺少全員參與對未來一定期間內的所有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全面預測和籌劃,沒有進行科學、合理配置企業各項財務和非財務資源,并對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來實現企業目標。1.2預算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各部門工作分工不同追求目標不同,預算目標常常無法統一,并且在信息傳遞途中因不能夠及時溝通造成預算工作的不準確或停滯。另外,預算編制方法過于簡單且與公司戰略目標脫節。大多數企業在編制全面預算時,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的實現,忽視了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比如有些企業為了降低經營成本,大量減少科研項目的投入,這種做法就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編制時方法過于簡單,增量預算法是企業實踐中慣用的編制方法,但是受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單一使用這種方法會導致預算管理缺乏客觀性,起不到全面預算管理應有的效果。單純依靠歷史數據和主觀判斷預算編制將會變得不合理、不可行,造成預算偏差,使成本控制和業績考核不準確。1.3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監督程序,會導致預算執行過程的失控。片面強調嚴格的預算控制管理,易導致資源重大浪費,造成預算盲區,使得預算與實際相脫離;而過分強調柔性管理,則預算的隨意性較大,又會造成預算松弛使預算形同虛設。1.4預算考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預算考核是評價各責任單位工作業績的重要手段,但有些企業出現了預算與考核相脫節,考核隨意,嚴重挫傷了員工積極性,使預算管理難以得到認同,預算管理流于形式,最終導致預算管理失敗。1.5信息系統發展滯后。目前企業的信息系統主要用于財務核算,大部分企業的預算是通過手工編制而成,沒有通過信息系統打通溝通的橋梁,真正實現“業財融合”。預算管理工作跨職能跨部門,而且要求滿足實時處理、預測分析判斷各類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只通過傳統的電子表格根本無法滿足要求。

2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改進建議

2.1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2.1.1樹立企業預算管理文化。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制定與執行中,企業管理層應有意識的培養企業預算文化,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積極投身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中來,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同時管理層也應認真審視內外部環境變化,深刻考慮政治經濟、行業動態、法律科技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企業戰略規劃,并將戰略目標與預算管理工作有機結合,使企業的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預算目標之間協調一致。2.1.2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必須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來實現各項指標,制度的制定要結合企業當前的管理模式及特點,另外制度要明確規定預算管理工作的組織架構,職能分工,人員安排,崗位權限,工作流程,意見溝通及反饋,考核依據及獎懲等方面。只有完善合理的制度規定才能發揮預算在預測、監控及調節等方面的作用。企業才能更好地進行預算的科學編制、實施、考核評價及改進。2.2建立合理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體系。企業要以未來戰略目標為基礎確認預算總目標,同時還應結合近來經營業績進行分析,根據經營水平、季節變化、行業發展及成本的可控因素,對總目標的影響進行逐級分解,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責任單元上,并且對各個環節,各個責任體進行授權,保證權利與義務的相當,避免有責無權的現象;預算目標要有一定的先進性,指標體系要兼顧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平衡,領先與滯后指標的平衡,短期與長期指標的平衡,及內外部指標的平衡。2.3完善預算監督制度。預算執行過程中離不開有效的監督,通過監督既能對企業經營各環節的工作予以約束,又能對業務發展事前風險予以發現,預算部門可及時向管理層反映,管理層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預算作出必要的調整,為預算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對于調整后的預算,監督部門也要嚴格審核,避免影響企業預算管理效率,提高預算的靈活度。2.4完善預算考核制度。預算的分析考評主要是對各項業務完成情況同預算目標的一致性和偏離度的檢測,同時也是對預算編制質量的一個檢驗。考核是預算管理工作的落腳點,沒有考核,預算工作就無法執行。企業在考評時要把預算執行結果與責任人和員工的經濟利益掛鉤,與職工的職位晉升相掛鉤,通過預算管理工作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要堅持動態考評和綜合考評相結合。動態考評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是一種實施考評;綜合考評側重于期末評價;是一種事后考評。2.5建立預算信息系統。預算管理工作跨職能跨部門,而且要求滿足實時處理、預測分析判斷各類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只通過傳統的電子表格根本無法滿足要求。企業只有加快信息建設,依托現代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利用大數據分析對各種信息進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島,對資金流,信息流進行集成管理與運作,才能提高企業預算管理的效率,保證全面預算的合理、準確。

3結語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殘酷,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通過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落實,并利用各項資源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又為應對風險提供了保障。所以,企業應通過樹立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文化、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建立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體系、完善預算監督制度、完善預算考核制度以及建立預算信息系統等方法來促進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劉雪貞.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7,29(3).

[2]鞠宏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7(3).

[3]李申花.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6(10).

[4]徐建英.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

[5]馬海霞.探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6(2).

作者:范麗麗 單位: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