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運營風險及管理研究

時間:2022-12-14 03:05:24

導語:融資租賃運營風險及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融資租賃運營風險及管理研究

1.融資租賃中存在的宏觀風險

1.1經濟風險。融資租賃與經濟增長存在密切關聯,在經濟增長效率較高的情況下,受利益驅動,融資租賃也會因此得到快速發展,而如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經濟增長效率偏低,受生產需求的影響,企業對于融資租賃業務的需求也會下降,導致其呈現出一定滯后性,在業務實施環節也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因素。例如,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不少企業的利潤下滑嚴重,甚至瀕臨破產,想要保持正常運營難度較大,這樣很容易引發違約問題。1.2信用風險。在簽訂相應的融資租賃合同時,要求雙方都必須能夠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好合同條款設定,并且遵循合同條款的相關要求,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會引發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的誘發因素多種多樣,如承租方財務漏洞,未能依照合同要求支付租金,或者出租方沒有按時將租賃物提供給承租方等。1.3運營風險。對于企業而言,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穩健經營是最為核心的目標之一,同樣,融資租賃業務的開展同樣需要強調經營的穩健性,確保能夠借助融資租賃來保證自身發展。企業運營狀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金流量,甚至決定其財務狀況,決定著其是否能夠履行自身職責,從這個角度分析,運營風險會直接影響融資租賃業務的實施,引發融資租賃風險。1.4退出風險。企業本身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需要面臨大量的風險因素,很多風險因素都是不可控的,這就導致很容易出現違約問題,因此企業必須能夠建立起完善的退出機制,以保障在遇到風險事件時,能夠通過及時退出來規避或減少損失。

2.企業融資租賃風險管理

2.1宏觀風險的管理措施。2.1.1風險對策。首先是經濟風險對策。企業在運營發展過程中,時常會受到市場改變因素的影響,一旦市場發生改變,企業沒有進行適當修正,必將引發風險。融資租賃也是如此。因此,要求企業在進行融資租賃業務時,結合市場因素科學把控,根據各種市場發展走向以及經濟發展變化,采取對應的防范和處理對策,從而減少對資金的影響,防止發生不必要的損失。其次是運營風險對策。在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時,涉及的資金數量相對較高,在當前運營發展背景下,機械設施時常會出現技術滯后等現象,給企業整體運營帶來不利影響,加劇融資租賃風險出現。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承租方可以采用折舊方式降低設施對其運營效益的影響,降低風險發生幾率。但是在應用該方式時,涉及了市場、稅務等因素,在缺少國家政策引導的情況下將無法實現。因此,政府部門應該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適當地頒布一些關于融資租賃的稅務政策,以此引導企業融資租賃活動的穩定發展。最后是退出風險對策。通常情況下,要想降低融資租賃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應要求企業在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時,科學設定退出體系,在面臨較為嚴重風險因素時及時退出。一般來說,租賃企業不會隨意解除合同,并收回對應的租賃物品,畢竟租賃物品針對租賃企業而言不具備實用價值,況且在收回之后還要彌補損失重新尋找承租者,在此過程中,將會給租賃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租賃企業為了減少損失,可以通過對行使合同損失情況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明確是否要退出,從而將損失降至最低。2.1.2管理對策。首先,要加強風險管理。融資租賃企業在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過程中,不但要綜合思考怎樣減少業務風險出現,同時還要采取合理的對策促進風險分散。與其獨自擔受相應風險,不如和其他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引進擔保機制,在實現風險分散的同時,也能引導企業融資租賃業務的穩定發展。其次,在企業運營發展時,不可過于注重發展效率和速度的追求,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業務分析和細化,做到精益求精。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取一系列風險管理對策,以此把風險控制在合理范疇內。其次,優化管理方式。融資租賃企業在運營發展中,應該轉變原始的運營理念,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提高融資租賃管理水平。首先,融資租賃企業應該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體系,讓融資租賃業務的落實更具合理性和規范性。其次,為了防止融資租賃風險的出現,在進行相關設施采購時,應該科學設定采購體系,并對先進的設施進行及時采購,設定采購資金池,實現設施采購專款專用。并且加強專業人才培育,強化市場體系,樹立新型理念,引導企業穩定發展。再次,改變企業的業務方向。隨著我國稅務體系的全面改革,使得企業在落實融資租賃活動時,繳納的稅務資金不斷增多,以此給企業整體效益方面帶來了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擴充融資渠道,發展多元化業務,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做好各個業務稅收籌劃工作,以此緩解企業整體稅負,給企業營造良好的效益。最后,提高企業自身能力。要想提升企業自身實力,就要具備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管理以及風險防范體系,設置專業的管理部門,結合各項風險因素進行預測和防范,并科學編制風險防范方案,提升風險管理實力,引導企業融資租賃風險管理工作更好開展。為了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就要把現代化技術和設施運用其中,綜合思考現代化技術在企業融資租賃風險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并把是否能夠促進企業運營目標實現作為思考標準,保證企業融資租賃風險管理工作有序落實。2.2運營風險的規制路徑。2.2.1明確風險管理思路。做好風險識別、風險識別和風險應對工作。通過對業務類型的分析,對風險進行分類,判斷風險來源,評估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風險造成的損失,并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對風險措施進行優先排序。同時,風險分擔模式用于分散已識別的風險。2.2.2構建風險管理框架。建立基于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該框架側重于從公司整體層面制定風險戰略,結合實際業務特點,運用信息技術,實時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建立全面風險管理組織架構體系,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委員會機制。風險管理委員會對董事會負責,提交全面的風險管理年度報告,處理與全面風險管理有關的所有事項。融資租賃公司與風險控制部門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協調的。委托風險控制部主持全面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負責組織制定企業風險管理機構及其責任方案。風險管理的框架是根據企業管理的整體不確定性因素確定的。在融資租賃業務的三大主體中,與承租人和供應商相比,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往往最大。融資租賃的特點是將金融服務融入傳統企業銷售,因為它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最多。業務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風險都可能導致公司風險的形成。風險管理部負責判斷重大決策、重大風險、重大事件和具有風險的重要業務過程的準則或機制,并對重大決策制定風險評估報告。2.2.3做好風險管控技術管理。確定好Logistic回歸法風險評價體系,并以此制定風險管控模型,在對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管理的綜合評價中,CAMELS評級系統越來越被認可。通過一個公司的CAMELS系統在不同時期指標的變化,可以告知企業管理者該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或者有無不良的變化。在融資租賃公司的實際運作中,評估人員通過逐項檢查評估,發現日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管理層采取下一步改進措施提供依據。具體評價指標有: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管理質量、流動性指標、市場敏感度等,綜合風險評級基于上述指標制定。

3.結語

總而言之,融資租賃作為金融領域中的重要方式,在運營發展過程中,因為受到市場因素、環境因素、運營因素、政策因素等影響,面臨較為嚴重的融資租賃風險。要想保證融資租賃行業的健康發展,保證融資租賃企業以及承租方的自身權益,就要給予融資租賃風險管理高度關注,采取規范的管理和防控對策,減少風險出現,保證融資租賃行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崢.融資租賃合同履行不能之風險負擔考量——原告某公司訴被告某汽車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J].法制博覽,2020(18):5-7.

[2]楊宗儒.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建設和發展[J].海南金融,2020(06):10-13.

[3]郭維克.我國融資租賃公司開展風險租賃的可行性分析[J].商業經濟,2020(04):63-64.

[4]胡楚奇,逯振勇.融資租賃在新能源汽車企業風險管理領域的應用研究[J].現代商業,2020(03):85-86.

[5]張偉,高悅.融資租賃資產流轉風險定價研究——以普通乘用車輛融資租賃合約售后回租為例[J].管理評論,2019,31(12):273-286.

[6]崔玉萍,顧忠銳,張群,等.互聯網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的洗錢風險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9(10):65-68.

[7]陳銀春.淺析融資租賃應用于光伏發電行業出租人的風險識別及應對[J].現代經濟信息,2019(18):276-277.

[8]原林.中小型融資租賃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18(04):87-88.

[9]汪斌.關于企業融資租賃的風險管理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7(20):24-25.

[10]馮晨晨.探索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方向[J].現代經濟信息,2019(6).

[11]熊昌榮.對融資租賃公司風險控制的探討[J].納稅,2018(32).

作者:葛昱 單位:海匯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