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8:40: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知識管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知識管理論文

國內外知識管理論文

一、國內外知識管理理論的演進

1.國外知識管理的發展狀況。知識管理作為人類的一個活動,早已存在,但是正式用“知識管理”這個詞來形容企業的知識活動過程,還得始于美國的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1959年,彼得·F·德魯克在其《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一書中創造了“知識工人”(knowledgeworker)這個新詞匯,他認為產業工人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勞動力階層,這些工人接受了大量的正規教育,具備獲得與應用理論和分析知識的能力。同時,德魯克在上世紀60年代還提出了知識經濟的萌芽階段。彼得·F·德魯克是公認的當代最偉大的管理宗師,也是最早提出知識社會和知識管理的人。

盡管上世紀50~60年代國外學者就已經提出“知識經濟”、“知識工人”等概念。但是國外對知識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實踐,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1989年美國成立了知識資產管理研究會,對知識管理專項進行深入研究;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的一些咨詢公司知識非常密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內部知識管理活動。這一時期,國外學者寫了許多關于知識管理的論著。比如:日本的野中郁次郎(Nonaki,Ikujiro)發表了《知識創新型企業》。在該著作中,他指出:在一個“不確定”是唯一可確定之因素的經濟環境中,知識無疑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那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第一位知識主管(CKO),他就是雷夫·埃德文森(LeifEdvinsson),成為了總部在瑞典的Skandia公司的知識主管。雷夫·埃德文森成立了知識資本研究課題的權威領導,代表作有《發掘隱藏的智力,實現公司的真實價值》。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管理界的精英們開始認識到知識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創新很快被當作企業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2.國內知識管理的發展狀況。20世紀90年代末期,知識管理理念開始在中國傳播。從那時起國內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和實踐發展迅速,知識管理成為國內企業家和學者關注的焦點。

樸素的知識管理階段:1997年兩會召開之前,兩會代表的桌前都收到了科技部的一個報告《知識經濟與中關村》。這份報告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從1995年開始,經過兩年的關于知識經濟的討論,在1997年的兩會上,關于知識經濟的探討直接引申到中關村關于風險投資、知識型企業、知識資產等中國實際問題的探討。在這些探討中,知識管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當時還是一種非常樸素的思想。

查看全文

知識管理論文

摘要]知識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提高組織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內容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識經濟的概念,探討知識管理的目標,比較分析知識管理的兩種策略之異同,以促進我國管理的創新,有利于引導我國企業步入知識經濟時代。

[關鍵詞]管理;組織;創新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管理創新和技術進步可以說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兩個基本動力源。隨著知識社會的到來,知識將成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點的生產要素,而對知識的管理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提高組織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對組織而言,知識和信息正在取代資本和能源成為最主要的資源,知識經濟迫切要求管理創新。適應此要求,近幾年來,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念——知識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國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斷完善。其中心內容便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的實施在于建立激勵雇員參與知識共享的機制,設立知識總監,培養組織創新和集體創造力。總結和研究知識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將有利于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有利于引導我國企業步入知識經濟時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識管理?一個定義說:“知識管理是當企業面對日益增長著的非連續性的環境變化時,針對組織的適應性、組織的生存及組織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種迎合性措施。本質上,它嵌涵了組織的發展過程,并尋求將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對數據和信息的處理能力以及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這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筆者認為,知識管理雖然廣泛運用于企業管理的實踐,但作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質的公共管理同樣也面臨著知識管理的問題。對于公共部門而言,知識管理的目標與核心就是通過提高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來實現組織創新。

知識管理為組織實現顯性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徑。顯性知識易于整理和進行計算機存儲,而隱性知識是則難以掌握,它集中存儲在雇員的腦海里,是雇員所取得經驗的體現。知識型組織能夠對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應、明智地運用內部資源并預測外部環境的發展方向及其變化。雖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組織的發展方向和領導方式,但是其潛在回報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識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區分開來。制定一個有效的信息管理戰略并不意味著實現了知識管理,這正如不能單純從一個組織的設備硬件層面來衡量其辦公自動化水平一樣。要想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系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庫珀認為:“正是由于信息與人類認知能力的結合才導致了知識的產生。它是一個運用信息創造某種行為對象的過程。這正是知識管理的目標。”實行有效知識管理所要求的遠不止僅僅擁有合適的軟件系統和充分的培訓。它要求組織的領導層把集體知識共享和創新視為贏得競爭優勢的支柱。如果組織中的雇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隱瞞信息,如果組織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為了鼓勵保密而非信息公開共享,那么這將對組織構成巨大的挑戰。相比之下,知識管理要求雇員共同分享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并且要求管理層對那些做到這一點的人予以鼓勵。許多成功的知識型組織都建立了對積極參與知識鏈的雇員進行獎勵的激勵機制。庫珀解釋說:“雇員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識,而是因為他們具有不斷創新和創造新的有用知識的能力。”以此觀點來分析現在某些獵頭公司的做法,他們追尋的目標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經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識”,而不看重其創新能力。這是一種短視行為。

查看全文

電子商務知識管理論文

1信息、知識與商務戰略

一般認為信息技術會帶來競爭優勢,最近出現了電子商務、電子解決方案、電子政府等“e”化一切的趨勢,但有調查表明美國過去二十年中在信息技術上的投資并沒有明顯改善知識工作者的效率和效益。究其原因有學者認為經濟的性質已發生改變,企業基于信息的競爭優勢正向基于知識創造的競爭優勢轉移,前者是變革相對較慢、以預期為基礎的經濟,一般信息系統就能應付組織信息處理的需要。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組織沒能根據商務環境的改變及時調整戰略,彼德.德魯克認為這樣的組織很大程度上為它們過去成功的經驗和模式羈絆,典型的如IBM和通用汽車,它們沒能深刻理解知識和信息的區別。本文將從更實際的角度討論這個問題。

知識可理解為“具有某種行動能力的潛能”,而信息則“與對象性質和執行效果聯系更緊密”。這個觀點和著名信息系統哲學家查爾斯教授的論著“咨詢系統的設計”相符:“知識隱藏于使用者的頭腦中,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積…,而是知識工作者如何對一系列相關信息反映”。暢銷書《知識創造型企業》的作者野中侑次郎強調“只有人能很好扮演知識創造的角色”,不論其處理能力有多高,計算機最多是一種工具,作為一種高效信息運送者和信息載體,在人類充分利用并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產生行動的能力。

2商務模式變革:從連續改進到企業再造

過去十年中商務環境轉變的標志之一是全面質量管理(TQM)向業務流程再造(BPR)發展,如圖1示。與傳統強調對現有過程逐漸改進不同,BPR側重于基于信息技術對企業流程作整體性的重新設計。

從逐漸改進到企業再造

查看全文

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論文

一、引言

企業特有的優勢資源是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中國企業正在進入到一個“新管理時代”。知識管理逐漸替代信息管理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由于知識由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部分構成,則知識管理就包括顯性知識的管理和隱性知識的管理,顯性知識管理的基礎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會推動顯性知識管理的發展,另一方面,隱性知識管理也可以說是對人的管理,也有人把它理解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部分,這可以說是知識管理概念含義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正如上面所言,它體現了知識管理的本質。

二、由傳統的信息管理向知識管理延伸的方法

1.轉變工作理念

1.1.深化管理目的

與信息管理相比,知識管理突出教育的作用。

查看全文

語文天文知識管理論文

1、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兩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王勃這句詩是說物產華美有天然的珍寶,龍泉劍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區。

2、王勃《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兇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這句詩是說江西南昌地處翼宿、軫宿分野之內。

3、唐代衛象《古詩》:“遼東老將鬢有雪,猶向旄頭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唐代李賀詩“秋靜見旄頭”,旄頭指昴宿。衛象這一詩句表現了一位老將高度警惕、細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5、唐代張說《恩賜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得林字》:“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兩顆星組成,因其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墻壁,又稱東壁。張說這一詩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圖書庫。

6、《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當于公歷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查看全文

科教知識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博客技術孕育而生,并且受到信息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以博客為信息載體的教學科研管理成為了“精英博客”的典型代表,本文就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博客中的運用,論述了博客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義,望有助于教學管理的實踐展開。

關鍵詞:博客平臺;教學管理;博客團隊;博客效益

引言

自從2002年以來,博客的概念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到2005年,博客數量的增長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性:2006年,中國網民注冊的博客空間更是超過了3300萬個。根據2006年關于博客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出,如此強勢的增長速度和無可限量的擴展空間,博客正在以互聯網為依托的載體中快速成長和蔓延。

博客(Blog)不僅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而且也是深入互聯網文化的工具。當互聯網擺脫了計算機技術Web1.0的束縛,邁入Web2.0時代的同時,博客文化也孕育而生,從靜態的網頁瀏覽轉入動態的與共享,博客作為更具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工具開始拓展。而且越來越多的教育體系也參與其中,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信息環境和研究平臺。

一、博客技術與科研教學

查看全文

企業知識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知識管理作為一種經營戰略模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數據挖掘技術是數據庫和信息決策領域的一個理論前沿,是知識發現的核心部分,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從企業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中挖掘出有效的知識,幫助企業實施科學有效的知識管理,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科學、快速與持續發展。

[關鍵詞]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知識知識管理系統

近年來,知識管理飛速發展,學者對知識管理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知識管理在企業中的實踐也越來越廣泛。企業可以廣泛搜集到組織所掌握的技術訣竅、業務資料和長期實踐經驗等數據資料。但如何對這些數據資料進行科學地分析、處理,從而發掘出對管理和決策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卻是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并且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知識管理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必須對組織中的知識進行整理或收集,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的知識資本,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數據挖掘技術的常用方法

數據挖掘是從數據當中發現趨勢或模式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目標是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類從而發現新的信息。數據挖掘(DataMining)指的是從大量數據中挖掘出隱含的、先前未知的、對決策有潛在價值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

企業中應用數據挖掘技術的一般過程為:問題定義、發現信息、制訂實施計劃、采取行動及監測效果等步驟。數據挖掘過程中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查看全文

化學環保知識管理論文

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有四大要素:大氣、水體、土壤、生物界。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類既是環境的創造物,又是環境的創造者。在工業發展帶給人類物質文明的同時,能源結構的變化,化學工業的發展,工業廢水、廢渣、?廢氣的排放,化肥、農藥的利用又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斷地危害人類的健康,阻礙了工農業及科技的發展。人類要生存,就必須保護好自然環境,所以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在化學教學中應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在傳授化學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聯系環境保護的知識,重點介紹大氣水體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有關大氣污染的教學

1、CO污染。在進行初中化學CO性質教學時,教師要向學生介紹C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它可以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氣(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萬人雙目失明。

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氣中的重要污染物。礦物質的燃燒,硫酸廠、硝酸廠的廢氣,發電廠的“黃龍”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為大氣污染的元兇,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對人體有刺激作用,其毒性為CO的五倍,NO結合血紅蛋白的能力強于CO,如空氣中NO2濃度達到0.5ppm可使樹葉全部掉光。

3、鹵代烴污染。講鹵代烴時要介紹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氣后可破壞臭氧層。目前臭氧層已經出現了空洞,減弱了臭氧層對陽光中紫外線的阻擋作用,使人類患皮膚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預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膚癌患者會因臭氧層空洞而顯著增多,紫外線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時白內障病人數也會大增。

查看全文

環境保護知識管理論文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類以其科學技術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公害及破壞自然環境的隱患。要使人們樹立環保意識,形成社會力量,共同保護人類自自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環境化學環境保護意識

國家要發展,民族要振興,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這全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先進科學技術給工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各項事業的發展,卻同時給人類帶來環境污染的不幸。治理已發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計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們在建設發展的同時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樹立“環保”意識,對當今中學生——未來的祖國建設者,加強有關環境化學和防止污染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樣在教學中滲透環保知識呢?下面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有關環保知識的滲透教學

(一)、高中化學第一冊內容中,有關“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學習后,可重點介紹是“臭氧層空洞”,“光化學煙霧”。

主要污染物: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為冰箱致冷劑的”“氟氯烴”等。它們來源于含硫、氮燃料的燃燒,化工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氟氯烴來自于人類致冷劑的大量使用。這些物質與臭氧之間的反應是:

查看全文

工業設計知識管理論文

一、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改變著設計師們的工作方式,使現代工業設計的形式和內涵都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傳統的工業時代的工業設計,其設計的內容、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等,在企業逐步信息化的今天,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比如,簡單、精確和統一,曾是傳統工業設計的典型的風格特征。這種風格特征,主要是為了適應傳統工業的特點而形成的。它們相對簡單,是因為在舊的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容許有復雜的造型設計;它們需要精確,是因為它要適應原有機械化生產的要求;它必須統一,是因為它必須要適應大批量協同生產的需要。現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造等技術的進步,已徹底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生產方式,它們在解脫了機械化時代對產品形式的束縛的同時,也同時解脫了工業時代對設計師們的束縛和限制。

在過去,一支鉛筆和一張繪圖桌,可能就是進行設計的全部工具。今天,電腦、掃描儀和繪圖儀等,已取代了舊有的繪圖桌,而復雜的繪圖軟件,也取代了鉛筆。如今,產品已完全可以通過電腦進行輔助設計,并在計算機輔助下完成自動化制造。這些都大大地縮短了產品創意、設計以及制造的時間,也使設計師們可以更盡情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今天,工業設計的內容已從主要關注產品的尺度、結構和造型,轉變為對更為廣泛的系統價值的追求。比如,現代工業設計已更加注重個性化設計。當然,這也要歸因于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在工業化時代,人們使用的是一模一樣的商品,穿著的是批量生產的成衣,絕少個性可言。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渴望用具有鮮明特點的產品來表達他們的個性,他們往往對那些具有創新設計思想并與他們的想法合拍的產品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如今,設計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設計師發揮想象力的過程,還是一個設計師與使用者不斷對話以表達使用者的愿望的過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設計師能為他們設計出可引導時尚的個性化產品,而越來越多的廠家也已相信,在產品的價格、質量和功能都類似的情況下,工業設計已成了影響消費者選擇的決定因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信息時代,現代設計已不同于早期的工業設計。信息時代的設計將是復雜的、多變的、自由化的、個性化的和人性化的。而其實現技術和手段,將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多媒體綜合設計、電腦仿真設計、虛擬設計、網絡設計和遠程設計等等。

信息技術的發展除了使設計的形式和內涵都在發生變化之外,也改變著設計師們的工作方式。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設計更注重快速和協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