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在數字圖書館中的作用

時間:2022-01-23 04:25:08

導語:知識管理在數字圖書館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管理在數字圖書館中的作用

一、知識管理與數字圖書館系統的融合

知識管理過程中知識的獲取、組織、存儲、傳播,以及接收反饋過程可以套入數字圖書館框架中,形成整合的數字圖書館系統,這個系統包括數字化資源、技術設施、專業技能、圖書館服務和知識管理過程。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管理模式,可以廣泛獲取顯性知識信息,進行有序化、系統化整合,使知識能夠全方位地被用戶所利用,將知識管理融入數字圖書館,可以充分挖掘與利用隱性知識,實現組織內知識的共享與創新。注重知識管理過程與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的支持和維護,維護知識資源就是堅持獲取、組織、存儲、傳遞知識的循環過程,并從數字圖書館社區中獲取相應的反饋。知識管理與數字圖書館系統的融合體現在以下方面:1.獲取知識在構建數字化館藏時,獲取知識是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過程的起點。獲取數字圖書館知識資源的過程包括技術、專業知識和社區服務,獲取任務主要包括辨別顯性或隱性的數字圖書館知識、創造新知識,將傳統形式的知識轉化為電子形式,從網絡中收集知識等持續的過程。捕獲知識包括從產品、內部文件與數據庫中收集重要的知識,從數字化環境中的學者和專家手里收集重要知識,或者從其他有價值的資源中收集重要知識。2.組織知識組織知識過程包括各種組織、管理、檢索信息和知識方案。在數字化環境下,利用現存工具和系統設備來組織知識,而數字化環境包括記載與內容管理系統、分類和編目策略、摘要和索引數據庫、引用索引、網上在線信息檢索目錄、網上檢索引擎、網絡工具如微信和博客等。知識組織為數字化圖書館建立知識基礎,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為具體的知識進行編碼與分類,建立索引目錄。3.存儲知識經過組織的知識存儲在知識資源庫中有著多種用途,如分類、知識地圖、數據挖掘、元數據、瀏覽、檢索等工具在知識管理中應用最為廣泛。在數字化圖書館中,人們也經常利用這些工具將數字信息結構化,并運用這些工具輔助檢索數字化信息。因此,在數字化圖書館中融合知識管理,有利于存儲、檢索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知識管理中的各種計算機技術(包括語言分析、人機互動等)能夠幫助數字化圖書館的用戶接收數字化知識資源,而且具體和文件化的知識可以轉化成數字化形式被完整保存。4.傳播知識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在適合的時間將知識傳遞給適合的人。知識傳遞是指將知識從一個人傳送給另一個人的活動過程,傳遞的知識被實踐、共享、應用、開發,最后實現圖書館工作的終極目的,即滿足用戶需求,進行學習研究、創造新知識、提升圖書館功能、構建知識文化。知識機構不是為了知識而構建知識,而是要確保知識得到實踐與應用,并通過不同方式和服務進行知識傳遞。在數字化環境中,知識通過開展知識服務和知識產品進行傳播,如通過電子郵件、電子出版物、網絡論壇、視頻會議及協作工具等方式。5.反饋知識管理過程最終是從終端用戶那里獲得反映和回饋,掌握知識管理開展到什么程度能夠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反饋的形式是對服務或系統進行評價和建議,用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網絡數字化形式獲得,還可以調整或者重新設計系統和服務,對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與評價。反饋機制是現存圖書館與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管理與數字圖書館系統的相互融合也體現了知識管理反饋的價值。反饋系統包括以下幾個功能:對現存知識資源與服務的評估、了解知識需求、整合新知識與服務、修正現存系統、替換過時知識、知識評價、可持續發展,以及提供知識以滿足數字化圖書館用戶需求。圖4就是支持知識管理與數字圖書館系統融合的過程,能夠促進數字圖書館與知識管理領域的研究。知識管理過程為數字圖書館系統發展提供一個整體框架,作為數字化圖書館的核心部分,知識管理已經融入數字圖書館系統中。該框架包括兩個不同的模型:一是數字化圖書館模型,二是知識管理過程模型。數字化圖書館系統的所有元素都擁有自己的知識方面。知識管理的一般過程指的是知識的獲取、組織、存儲、傳播,為進一步發展收集反饋。知識管理過程可以相應地套入數字圖書館環境,促使數字圖書館可以轉化為效率更高的知識共享機構,并在圖書館內外建立知識鏈接和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整個數字化圖書館系統能夠被設計、運行和維護,最終從該系統中獲取價值。

二、知識管理在數字圖書館系統中的應用

1.建立適合知識管理的組織結構由于數字圖書館服務個性化、集成化及動態化的特點,決定了數字圖書館必須變革傳統的組織結構,轉變原有的垂直型組織結構設置,創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扁平化組織結構。重新調整組織結構及運行機制,通過對知識內容的融合分析、歸納、推理等方法,來挖掘、表述、重組和編輯新的知識產品;通過對用戶知識庫的分析,獲取用戶的需求愛好、使用習慣等具體化、細節化的用戶信息,準確把握用戶需求,及時調整服務角度與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通過數字圖書館組織結構再造,將可獲取的資源優勢、可開發的人才優勢,以及可利用的技術優勢轉化為基于服務的知識管理優勢,從而構建以“知識流”為主線的扁平化業務工作體系和與項目相結合的靈活開放式組織結構及運行機制。2.促進知識交流與共享是實現知識管理的核心數字圖書館利用特有途徑和程序將知識傳輸給用戶群體,可以促進知識資源合作共享服務,知識共享就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數字圖書館中引入知識管理可以培養合作、創新和知識共享型文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圖書館,可以通過論壇、研討會、指導顧問系統等共享和傳遞知識,為圖書館內外建立有效的知識鏈,開展有利于知識在組織內外之間的流動與共享。也可以通過各個圖書館間的協同發展,形成一個相互補充、相互利用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提供網絡信息服務,促進知識共享與交流機制的實現。此外,數字圖書館可以開展以知識導航為特色的知識管理,組建集資源與專家優勢于一體的虛擬參考咨詢服務形式的網絡聯合知識導航站。加強館際間知識聯盟建設,積極與各圖書館之間進行高層次、全方位合作,充分發揮文獻資源優勢,為信息資源共享打造一種全新模式,實現全球知識共享。3.開展技術創新是實現知識管理的關鍵將知識管理應用到數字圖書館系統必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質上就是集知識信息資源與先進信息技術于一體,能夠在知識管理層面靈活調動數字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及功能的發揮,完成信息到知識的轉化,再到知識的組織、開發、服務與傳播等工作。在現代信息環境中,只有掌握了技術和資源,才可以掌握先機。數字化資源的網絡交流占據先天優勢,擁有海量的潛在受眾群體。數字圖書館的基本特征就是傳輸網絡化,要求數字圖書館不斷完善數字化技術與具有高速信息傳輸通道,以便用戶快速獲取所需信息,圍繞用戶信息活動與用戶信息系統來組織、集成、嵌入數字化信息資源與服務,以更直接、深入而有效地支持用戶檢索、處理、利用信息來解決問題,實現數字化資源高度集成與深度融合。數字圖書館的技術創新為實現資源共享創造了有利條件,圖書館只有不斷變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4.開發人力資源管理是實現知識管理的前提在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中,人力資源已成為其他資源開發的決定性因素,人的知識已逐漸取代土地、資本和原材料,成為生產要素并直接產生價值,而知識管理注重對人和加工知識過程中的管理。因此,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應重視人員的選拔、培訓與利用,把開放員工頭腦中的知識資源作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徑,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引導和發揮其潛能,促使員工將圖書館的信息轉化為知識,提高自身服務水平,滿足用戶需求,促進圖書館的發展。同時,加強教育與培訓也是數字圖書館用人的共識性發展原則,員工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與較強的創新能力,數字圖書館應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與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與外部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自身優勢資源,深入開發信息產品,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與服務水平。數字圖書館是網絡數字化環境下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全新圖書館形態,它體現了數字化社會對信息共享和信息開發的根本要求,是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將知識管理視做對知識有效管理的過程,即對數字圖書館內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提煉、組織、開發、傳播,以滿足用戶對知識的需求,把知識管理過程相應地套入數字圖書館系統,更好地發揮數字圖書館的功能。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已成為現代圖書館一個重要依托工具與發展動力,圖書館已步入綜合化、數字化發展的全新時代,數字圖書館必須建立一套高效運作的知識管理機制,將各項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給圖書館帶來全新的發展空間與契機。

作者:楊嵐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