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1-23 04:29:31

導語:知識管理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管理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知識管理課程教學資源開發中應用策略

1對信息知識資源進行深加工將課程教學資源庫中的各類無序、零散的信息資源通過知識管理,進行序化、加工和處理,轉化為易于知識轉換、存儲、傳播、應用和創新的數字化資源,并通過數據挖掘和知識聚合,提高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的水平。按照教學資源的類別、使用對象、使用范圍、使用頻率和效果,對原始存儲的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教學信息資源進行類化重組,并按照邏輯關系建立鏈接,根據知識體系和學生認知規律進行序化,通過WEB方式提供查詢和訪問入口。2師生的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師生的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將師生的個人知識轉化為課程教學資源,這類拓展課程教學資源庫信息生產渠道的方式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通過分析不同教學過程模式中的知識流,以幫助知識的生產、二次開發和轉化。重視記錄課堂學生提問、學生回答等作為隱性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學生課外咨詢,作業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和獨特問題的記錄和轉化,作為課程教學輔助資料,為今后完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形式作鋪墊。3加強資源數據庫和用戶的交互通過WEB方式的查詢界面,為用戶(師生和企業技術人員)提供統一的服務界面。通過統一的查詢、分類界面提供教學資源的查詢、對比、匯總、分析等工作。提供教學資源訪問量統計、熱度統計、訪問路徑記錄和分析、訪問周期和引用分析。提高用戶對教學資源的提取和反饋,增強互動性。通過改進教學資源庫中的信息資源的邏輯關系,遵循按照課程體系的規則架構該課程相關信息資源,明確以“課程體系”、“技能提升”等規律為組織主線,通過資源的組織體現教與學的構建過程,從而能夠滿足使用者學習、應用的基本目標。4推動課程教學資源的開放與共享拓寬資源渠道,促進知識共享。主要以精品課程網站、網絡教學資源庫為信息來源,通過XML等數據交換方式,以課程為單位,或以課程教學任務(項目)為單位,提供相互查詢和統計信息的功能。提高各課程教學任務(項目)的聚合和資源共享,同時提高不同地域、院校相同課程(或實訓項目)的互融互通,融入競賽性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趣味性和實戰性。同時,各教學資源庫提供信息推送功能,按照約定統一格式,相互請求數據和給予應答,提高各精品課程數據的共享性和互用性,提高資源利用率。

2應用知識管理促進教學資源推送服務

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也應該朝著“提供個性化的資源服務、不斷提升共建共享價值”的方向進行深化建設。(1)用戶偏好規則的生成。應用知識管理提高課程教學資源應用的同時,重視用戶體驗。通過記錄資源使用率和具體使用情況,結合注冊用戶(老師、學生或企業技術人員)的個人身份信息、學習記錄信息等,自動分析用戶偏好提供數據推薦服務。同時,分析用戶訪問和應用行為,進行用戶關聯性信息推薦。(2)資源訂閱和推送。通過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為注冊用戶提供訂閱功能。根據課程教學的進度,以及師生教、學的具體情況,為用戶提供信息動態推送功能。作業的批改、精品作業資源,企業動態和案例等信息及時推送到用戶郵箱。(3)數據挖掘服務。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應用知識管理到課程教學資源中的數據挖掘主要有兩個層面的應用。一是,挖掘課程資源的更深層次的應用。通過對課程資源的深度挖掘,總結課程相關行業、企業和技術性的規律,促進可以教學內容改革,通過知識匯聚和數據挖掘,為教學管理人員和行政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二是,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挖掘出用戶應用課程教學資源的規律,以便提供更人性化、個性化、針對性的服務。

3結語

知識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在企業領域進行得較為深入,而在教育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有限,根據課程教學的進度,以及師生教、學的具體情況,為用戶提供信息動態推送功能。作業的批改、精品作業資源,企業動態和案例等信息及時推送到用戶郵箱。(3)數據挖掘服務。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功用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作者:謝剛單位: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