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行業創新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09 09:17:54

導語:高新技術行業創新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新技術行業創新發展研究

摘要:自2016年掛牌至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起到了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形成以創新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效應,但與其他內陸地區自創區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此形勢下,鄭洛新自創區高新技術行業應不斷反思,從加大研發投入、增加開放程度、凝聚產業聚集力、實施合理有效的人才政策幾方面著手,以尋求鄭洛新自創區高新技術行業創新發展實現新飛躍。

關鍵詞: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行業;創新

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是2016年國務院批復的以鄭州、洛陽、新鄉三地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依托建立的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省2017年8月印發《關于深化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點領域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相繼制定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7年度創新引領型企業專項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鄭洛新自創區)提升地區自主創新能力,以創新驅動發展引領示范,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

1 鄭洛新自創區發展情況

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自2016年獲批建立的四年以來,三地經濟實現穩步增長。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三市國民生產總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鄭州和洛陽兩地GDP增速均超過全省增速。鄭洛新三地GDP總量占河南省18個地級市和10個省直管縣GDP總值比重達36%,即三市為河南省貢獻了近四成的GDP。2018年,鄭洛新三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1%,高于全省13.4個百分點;自創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省的58.5%,其中新增數量占全省新增數量的62.9%。自創區在以科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1.1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鄭洛新擁有全省1/3的經濟總量,1/2的創新資源和創新成果,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5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在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方面,河南省擁有6家專業化國家眾創空間,居全國第三位,實現了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全覆蓋。其中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化眾創空間是我國首家新能源領域眾創空間,在新能源等領域擁有10項核心技術,其中3項達到國際行業領先水平,7項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水平,目前已入孵14家企業,累計拉動2000余人實現就業,2019年入孵企業營業額達21億元。2018年鄭洛新地區增加國家級眾創星天地7家,總數達到24家,占全省總數的三分之一,省級眾創星天地數量已突破百家。截至2019年底,鄭洛新共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家,占河南省36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比例為56%,比2016年同期增加9家,科技企業孵化能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合作創新方面,截至2019年鄭洛新自創區有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0個,占河南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數量的77%。2018年鄭洛新自創區建立了省直單位與核心區直通車制度,23個省直單位的184項管理事項實現了與核心區的直通。開展了輻射區遴選,將鄭洛新三市的12個園區、省內4家國家高新區和2家省級高新區以及108個符合條件的創新引領型企業、平臺、機構、院所等納入輻射區管理,享受自創區先行先試政策,初步構建起“三區多園多點”的空間發展格局。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為自創區發展釋放了動力、激發了活力,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日益凸顯。1.2 科技支撐發展能力。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創新引領型企業建立起來,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總數達到3300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系統企業數達4911家,在中部地區排名第一,全國第9。比上年增長45%,增速創歷史新高。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首批創新引領型產業集群專項(以下簡稱“集群專項”)支持項目已經啟動。首批8個集群專項共29個課題落地鄭洛新三市,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118億元,可帶動上下游產業年產值達到1050億元。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產業集群專項,突破了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培育形成了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超硬材料等創新產業集群,有力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在污染防止領域也提供了支撐,鄭洛新自創區新培育節能減排科技創新企業45家,攻克節能低碳與污染防治共性關鍵技術200多項,一批大氣、水、土壤和面源污染防治領域的技術成果得到了推廣應用。鄭洛新自創區高新技術行業在示范區建設各項措施的推動下,取得了一系列關鍵共性技術的重大突破,解決了產業升級發展進程中的難題,有效提升了河南省的產業創新能力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科技創新切實的落實到產品生產上,讓河南人民也享受到創新帶來的實惠。1.3 高新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提速。鄭洛新自創區積極培育高層次科技人才,新增“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家杰青、國家優青8名,新設立中原學者科學家工作室12家,新培育中原學者4名、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1名、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9名。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新建院士工作站51家,柔性引進院士45名及核心團隊人員355名,開展合作項目130項。鄭州市、洛陽市、新鄉市三地為支撐自創區建設,均實施了專門的人才引進策略(“智匯鄭州”、河洛英才計劃、牧野英才計劃),這些人才政策有重點、有細則,為三個自創區片區吸引并集聚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同時,鄭洛新自創區還進一步強化外國人才智力支撐,為外國人在示范區工作建立專門的許可制度和外國人才簽證制度。2018年執行省級以上引進外國人才項目159項,資助聘請各類外國專家3000多人次,有2名外國專家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1名外國專家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14人入選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自創區成立至今,河南省3所高校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鄭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建成7家“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學家工作室”、6家“河南省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經過近4年的建設,鄭洛新自創區已經建立起以“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為導向、三個片區圍繞自身建設的重點產業和短板產業協同發力的人才體制機制,為自創區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 鄭洛新自創區高新技術行業創新發展提升策略

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掛牌以來高新技術產業取得較快發展,但是與同處內陸地區的武漢東湖自創區、西安高新自創區、成都自創區仍存在差距,與珠三角、杭州、蘇南等國家自創區差距依然較大。2.1 提升創新投入能力。鄭洛新自創區成立以來,研發投入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是與內陸其他國家自創區差距相比仍然較大。例如2018年武漢東湖自創區R&D投入為307億元,西安高新區R&D投入278.5億元,而鄭洛新三地高新技術企業R&D投入金額合計為117億元,與前述兩地研發投入不在一個量級。當前,鄭洛新自創區應著力提高研發創新投入能力,縮小與內陸地區其他國家級示范區的差距。高新技術研發投入是地區創新資源投入的主要指標,是保證自創區內各項創新活動平穩有序運行的首要保障。當然,提升創新投入并不是一味的加大研發投入而不求質量。自創區在不違反《預算法》的前提下,可考慮設立專項資金,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引導形成完善的產業基金、民間資本及企業上市融資等多元化的技術創新投融資體制,以支持研發經費投入。自創區應摸清楚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情況、創新資源需求,在符合規范的前提下以需求為導向,將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項目上,將人才安排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加大對創新載體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主體功能和服務職能。2.2 增強示范區開放創新實力。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開放創新力主要體現在出口創匯水平和國際合作機構數量上。根據周巖等(2019)的研究結果,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出口創匯占比在各國家級示范區中優勢不明顯,企業人均創匯指標排名墊底。國際合作機構方面,自創區成立以來通過認定的國家級國際創新合作機構僅有一家(蛋雞養殖智能化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研發合作進展較緩慢。從區域創新來看,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發展快于省內其他城市,但是其研發主要還是依靠原有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新企業在示范作用中的活力不足,研發成果在國際上競爭力較弱,也很難吸引國際機構進行區域合作。開放創新實力弱,直接影響鄭洛新自創區的科技創新水平和在全國自創區中的地位。從示范區層面來講,要出臺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單位出口創匯、與外方進行國際合作的配套政策,真正發揮示范區政策引領作用,將企業從僵化的規則中解放出來,營造自由創新的氛圍。從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層面來講,可積極與國外優秀企業和機構建立貿易關系或合作關系,多“引進來,走出去”,一方面潛心科技創新,另一方面要向世界展示創新成果,開展科學領域的技術交流,以影響力帶動生產力,提高自創區的出口創匯水平。2.3 突出地區產業特點,加強產業集聚。鄭洛新國家自創區雖然將三個片區分別設在鄭州、洛陽、新鄉三地高新技術開發區,但是三地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一直存在。根據各種經濟數據和科技創新統計來看,鄭州高新區一家獨大的局面仍沒有變化。這與三地高新技術行業發展的歷史沿革與定位有關,但是與后期三地營商環境的發展、政策的支持力度等外部因素也密不可分。從園區層面看,協同發展是關鍵。鄭洛新申請掛牌時,三片區各有其功能定位,但是在四年的發展過程中,各地的定位在被弱化,三地高新技術產業并未真正實現協同發展。從實踐結果來看,創新示范區不僅要明確三個片區的創新產業定位和功能,還應在政策層面給予三個片區不同功能定位下的優惠政策,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出現,鼓勵新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在片區定位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產業集聚區,并享受該區域的優惠政策。通過各種產業政策引導各方面創新資源向規劃好的產業領域聚集。在掐準示范區申報時的定位的前提下,根據各高新區發展特點,設置產業集聚區,引進培育一批符合功能定位的研發機構,鼓勵協同創新合作項目;實施戰略性創新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引導工程,幫助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與原有優勢企業一同實現創新產業不斷向地區集聚,形成具有輻射能力的企業群。2.4 提升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高新技術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創新人才的要求較高,如果人才缺乏會直接導致企事業單位創新乏力。鄭洛新三地為國家自創區建設均出臺了人才引進專項計劃,但整體吸引力弱于其他自創區,而且三地人才引進計劃各有差異,甚至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出現搶人的情況,更難實現示范區各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關鍵在人才,核心要素在人才,發展動力在人才。要想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到自創區建設中,不僅要加大鄭洛新三地人才引進的力度,有優于其他國家級自創區的人才引進政策,還要統籌自創區各高新區的人才管理政策,建設省級人才管理改革實驗項目,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工程。首先,將現有的科技創新人才培育成為行業領軍人才,形成各領域的科技創新團隊,激發創新人才的活力;其次,實施全球人才引進戰略和國際化水平提升工程,引進一批海內外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業團隊,支持國家級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讓引進來的高層次人才安下心,踏踏實實的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實現其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河南省新增2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EB/OL].

[2]周巖,郭衛東,張乾慧,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能力的競優評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作者:盧爽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