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研究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1:32: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藝研究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工藝研究論文

漆畫藝術工藝性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漆畫具有繪畫性和工藝性的雙重屬性。文章從論述漆畫創(chuàng)作中的工藝性與繪畫性的各自特點及其關系,指出繪畫性是漆畫創(chuàng)作的靈魂,對我們繼承傳統(tǒng)并發(fā)展當代的漆畫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漆畫工藝性繪畫性

漆畫是以天然生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傳統(tǒng),是從漆器裝飾藝術中衍生并獨立出來的新畫種。中國漆畫的獨立崛起于20世紀60年代。

目前在漆畫創(chuàng)作上有幾種不良現(xiàn)象:一是只重視傳統(tǒng),忽略設計,只追求傳統(tǒng)技法上的考究;二是只重視設計而忽略藝術語言,把藝術語言簡單化,模仿其他畫種,使漆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喪失;三是忽視了漆畫特性與材質制作的結合性,只不過在油畫、國畫上罩一層漆,這些對漆畫的發(fā)展極為不利。當代中國漆畫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更好地發(fā)揮漆畫藝術語言的特點,需要抓住兩個要點——工藝性和繪畫性。下面詳細闡述漆畫藝術中的工藝性與繪畫性。

一、工藝性——漆畫是以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

中國漆畫從一開始便與材料、技法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漆畫的語言特征,離不開“漆”的特性,它是構成漆畫語言的物質基礎,漆畫正是通過“漆”這一媒材而進行的繪畫藝術。

查看全文

鋁合金鍍鎳工藝研究論文

摘要:研究了鋁合金表面化學鍍Ni-P合金的預處理、鍍液配方及鍍后熱處理。采用堿性化學鍍鎳作底層,然后進行酸性化學鍍鎳,能在鋁合金表面獲得光亮、平整、附著力良好化學鍍鎳(Ni-P)層。鍍層硬度為686HV,含磷量為11.17%。

關鍵詞:鋁合金;預處理;化學鍍鎳;附著力

1引言

化學鍍Ni-P具有厚度均勻、硬度高、抗蝕性優(yōu)異等特點,因此鍍層廣泛被應用于需耐磨的工件。但是,鋁合金表面即使在空氣中停留時間極短也會迅速地形成一層氧化膜,以致影響鍍層質量,降低鍍層與基體的結合力。

本項研究得出了比較好的預處理方案,從而得到結合力良好,表面比較光亮的Ni-P鍍層。

2實驗方法

查看全文

光纖損耗工藝研究論文

1光纖散射機理

(1)根據(jù)相關報道,光纖損耗的80%主要來自瑞利散射[3],其瑞利散射系數(shù)是由密度散射損耗系數(shù)Ad和濃度散射損耗系數(shù)Ac組成。降低光纖瑞利散射損耗的關鍵是降低或改善光纖中的密度不均勻和摻雜濃度不均勻。光纖材料密度不均勻引起的散射損耗可表示為[4]:αd=8π3/(3λ4)n8p2kTfβT=Ad/λ4(2)式中λ為波長,n為折射率,p為Pockel光彈系數(shù),k為波爾茲曼常數(shù),Tf為假想溫度,βT為等溫壓縮率。可見,光纖材料密度不均勻引起的散射與波長四次方成反比,與Tf成正比。光纖摻雜濃度不均勻引起的散射損耗可表示為:αc=(1+CRΔni)AR/λ4=Ac/λ4(3)式中AR為純石英光纖的瑞利散射系數(shù),CR為經驗常數(shù)(不同摻雜光纖的AR和CR如表1所示),Δni為摻雜i時折射率變化。

2低損耗光纖生產工藝的改進

2.1光纖芯棒折射率的優(yōu)化

在VAD沉積過程中通過摻雜來改變芯層的折射率,構成光纖所需要的折射率分布及其傳輸性能。通常光纖都是由純石英構成包層和摻Ge的高折射率石英構成芯層組成,但是芯層摻Ge破壞了石英作為傳導部分的單一成分,加劇了微觀結構不均勻性,增加了瑞利散射損耗,不利于降低光纖衰減。圖1顯示了隨著摻Ge量增加,光纖1310nm和1550nm衰減系數(shù)呈增加的趨勢。因此,對于摻Ge的石英單模光纖,可以通過降低VAD沉積中的芯層摻Ge量來降低光纖瑞利散射系數(shù),但同時需要通過調節(jié)其它參數(shù)或途徑來平衡芯層與包層間的折射率差Δ,例如摻F,否則會引起光纖的光學性能發(fā)生變化,諸如衰減、截止波長、模場直徑、色散系數(shù)等[5-6]。為保證光纖的歸一化頻率V和光纖光學性能,需要結合相對折射率差來選擇合適的芯徑a,即Δ和a成為設計關鍵。圖2a)顯示了摻F優(yōu)化后的折射率分布,圖2b)顯示了折射率優(yōu)化前后的光纖衰減系數(shù)。

2.2光纖摻雜濃度的控制

查看全文

均陶堆貼工藝設計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裝飾形式的創(chuàng)新;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裝飾內容的創(chuàng)新;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裝飾技法的創(chuàng)新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品的需求定位,從生活需求大器皿向生活裝飾藝術品過渡、對于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品的藝術內涵的發(fā)展,我們主要可以從造型上入手、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裝飾內容與社會文化的結合、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裝飾內容與時代生活的結合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宜興均陶堆貼裝飾工藝是民間藝術中極具代表性和藝術特色的一種堆貼裝飾技法。在江南陶都宜興的民間陶文化藝林中,它與精陶、紫砂、青瓷、彩陶曾繁極一時,史稱陶都民間陶藝的“五朵金花”。時至今日,陶都陶瓷業(yè)界卻成了紫砂陶“一枝獨秀”的局面,這是時代生活發(fā)展的趨勢使然,然而要振興現(xiàn)代均陶工藝,我們就很有必要深入剖析研究它的裝飾工藝手法,而后結合時展的需求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

關鍵詞:均陶裝飾創(chuàng)新

時代在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而傳統(tǒng)均陶堆貼工藝的受眾對象是日常生活器皿,當玻璃、塑料等材質的現(xiàn)代生活器皿占據(jù)了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主流時,均陶民間工藝生存土壤的日益減少,這是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客觀因素。但同樣是作為“五朵金花”之一的宜興紫砂陶卻在今日的社會生活中迎來了空前繁榮時期,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均陶工藝是否自身存在它的藝術局限性了,只有深究它的內在因素,再結合客觀環(huán)境因素對其改進創(chuàng)新,那樣現(xiàn)代均陶工藝才能得到發(fā)展振興。

宜興傳統(tǒng)均陶工藝中存在的藝術局限性有:缺乏藝術性;缺少文化氣息;工藝技法單一。既然了解了它的不足,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藝術局限性的不足之處對癥下藥,從而實現(xiàn)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的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它的藝術振興之路。

1現(xiàn)代宜興均陶工藝裝飾形式的創(chuàng)新

查看全文

銅礦采礦工藝研究論文

1該銅礦于1959年建成投產,設計年產礦石30萬t。由于該礦地質條件復雜,礦石含硫高,礦體開采技術條件復雜,曾先后經歷了坑采、露采、坑采的艱難歷程;坑采工藝也先后使用過崩落法、充填法等。隨著礦山的老齡化,礦產資源減少,開采中段逐年下降,深部礦體變緩變薄,原采礦工藝已不再適用這部分礦體的開采,為此必須尋求新的采礦方法。

2礦區(qū)地質及開采技術條件

礦區(qū)礦體均為北東走向,傾向南東,由于成礦受火成巖等構造控制,將全礦區(qū)礦床分成三個礦段,即主礦段、前山礦段、前山南礦段。整個礦區(qū)礦體形狀復雜,其大小礦體多達117個。主要礦體有4#、5#、15#、30#、29#、79#、84#等。礦體沿走向長度為50~200m,水平厚度2~80m,傾角30°~60°。礦體除頂盤圍巖小部分是穩(wěn)固性差的燧石、黃鐵礦帶以外,其它礦體頂板均為大理巖,穩(wěn)固性好,f=8;底盤圍巖均為閃長巖,f=3~5,因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遇水風化潮解,穩(wěn)固性差。礦體按礦石組分可分為銅硫型、銅鐵型和單硫型3種。銅硫型礦石占銅礦儲量的66.94%,平均含硫品位24.5%,最高達38%~44%。從礦石結構構造上看,分為含銅矽卡巖和含銅磁鐵礦,結晶細粒呈致密塊狀產出,而黃鐵礦除少量為致密塊狀外,大部分為結晶顆粒疏松狀產出,礦石容易破碎呈粉狀,易氧化。礦石含銅品位平均為1.62%,礦石體重3.75t/m3。目前礦山生產中段主要為-257m中段,該中段分布有4#、15#、29#、30#礦體,其中15#、29#礦體在本中段尖滅;4#和30#礦體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20°~55°,礦體厚度為10~25m,平均15m。在礦體傾斜方向,其厚度、傾角及形狀均不穩(wěn)定,往下具有變緩變薄的趨勢,據(jù)地質資料統(tǒng)計,-257m中段C+D級儲量共160萬t,緩傾斜、傾斜礦體儲量為64萬t,占40%。-257m中段以下約412.2萬t儲量中,緩傾斜、傾斜礦體儲量比重將顯著增加。

3礦山開采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礦山投產初期,對前山4#、5#礦體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開采,由于礦石含硫高,工作面溫度一般為35℃,最高達50~60℃,炮孔溫度一般為40~50℃,最高達120℃。由于礦石自燃、藥包自爆、曾使+21.5m和+15.5m分段兩度被迫停產。為降低損失貧化,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后改用有底柱小中段崩落法開采。但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仍然沒有解決礦體回采過程中礦石自燃、藥包自爆、SO2毒氣危害、殘礦無法回采等問題,1965年礦山不得不改用露天開采。

隨著露天開采境界的最終形成,銅礦于1981年又轉入地下開采。采礦工藝改用小中段空場嗣后一次充填法回采。先采礦柱,采后用混凝土充填;后采礦房,采后用尾砂充填。實踐證明,采用充填法開采急傾斜礦體比用崩落法開采損失貧化率降低50%,作業(yè)環(huán)境明顯改善,作業(yè)面溫度由35℃降至20~26℃,中深孔溫度由40~50℃降至30~40℃,SO2濃度也相應降低。因此,該銅礦從1981年開始一直沿用該法。但隨著開采中段從-40m下降至-257m,緩傾斜、傾斜礦體比重逐步增加,單一采用分段空場嗣后一次充填法存在如下問題:

查看全文

氧化鋁柱層析精制三七總皂苷工藝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氧化鋁柱層析精制三七總皂苷工藝。方法采用HPLC法測定三七總皂苷的含量,考察洗脫劑的濃度、洗脫劑的用量和吸附劑用量對工藝的影響。結果確定最佳精制工藝為:洗脫劑的濃度為55%乙醇,洗脫劑的用量為10倍吸附劑的用量,吸附劑用量為5倍三七總皂苷的用量。結論通過氧化鋁柱層析精制后,三七總皂苷的收率大于70%,含量大于80%,說明此精制工藝是可行的。

【關鍵詞】三七總皂苷氧化鋁高效液相法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莖[1],三七總皂苷是中藥三七的有效部位,主要含有三七皂苷R1,人參皂苷Rg1和人參皂苷Rb1等達瑪烷型三萜皂苷類化合物[2]。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三七總皂苷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現(xiàn)在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謝、抗自由基、抗凝、鈣拮抗等方面[3]。

目前三七總皂苷的富集與純化一般采用大孔吸附樹脂來完成[4],純化后三七總皂苷的含量達到60%以上。為了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其成藥原料藥的純度。本實驗擬采用氧化鋁柱層析對三七總皂苷的純化物進行精制[5],并對工藝進行了考察,為進一步的制劑學研究打下基礎。

1儀器與試藥

1.1儀器與設備

查看全文

玻璃鋼設備施工工藝研究論文

1玻璃鋼設備的內襯施工工藝研究

1.1貼內襯前的設備表面處理

首先,鋼殼設備的表面處理。鋼殼設備進行貼內襯之前首先應該對表面進行除油、除銹,保證表面無鐵銹、物毛刺、無污油等其他污染物,在有棱角的地方應該磨成圓角。在進行施工時,通常使用手動式電動砂輪機將設備內所有棱角、尖角都打磨成圓弧,然后再進行多次全面的除銹,確保顯示出金屬本色后再用工業(yè)丙酮清洗,是表面干燥、潔凈。經檢驗達標后,立即刷上環(huán)氧樹脂底漆,以防重新出現(xiàn)銹斑。其次,混凝土設備的表面處理。對于混凝土表面要保證堅固、平整、不起沙、不起殼、沒有裂紋或麻面,沒有凸起部分,尖角和棱角打磨成圓弧,然后用工業(yè)丙酮洗清自然干燥24小時后刷環(huán)氧樹脂底漆。另外,在表面處理完成后,對于設備表面無法處理的凹凸部分,可以使用環(huán)氧樹脂膩子進行修補,對于陰角部位可以使用膩子修補成八字形。為增加粘結力,可以在膩子中加入少量玻璃絲。

1.2玻璃鋼原材料的選擇

玻璃鋼施工對原材料的要求十分嚴格,如果原材料不合格,施工質量就無法保證。文章以濕法銅、鎳電解車間的工況為例,對原材料的選擇進行論述。首先,玻璃纖維的選擇,濕法銅、鎳電解車間多為酸性介質,為了防止酸性腐蝕,改善成型性能,保證玻璃鋼質量,應該選擇中堿或無堿平紋無蠟、無捻的粗砂玻璃纖維,其密度和厚度根據(jù)內襯的厚度應該適當選擇;其次,樹脂的選擇,環(huán)氧樹脂應當選擇糠醇樹脂,糠醇樹脂的耐酸蝕性效果較好;再次,改性劑的選擇,煤焦油是煉焦廠的副產品,是有機物、無機物以及雜質的混合物,需要經過加熱、過濾后使用。

1.3內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查看全文

跨海大橋施工工藝研究論文

浙江寧波招寶山大橋西引橋A、B匝道采用4-5跨一聯(lián)的后張法預應力連續(xù)箱梁,在滿布支架上現(xiàn)澆,支點附近橋面板的預應力采用7Φ15鋼絞線,使用OVM15-7B壓花錨固。錨固的橋面板厚20cm,設計混凝土強度為C50。

鋼絞線壓花錨固技術使用時間不長,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經驗,尤其是七孔壓花錨,施工實踐相當少。根據(jù)一些資料介紹,混凝土的強度,構造配筋的多少、混凝土握裹層厚度及鋼絞線長度等因素,對壓花錨固技術的成敗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驗證設計,并為施工提供必要的數(shù)據(jù),在箱梁施工前進行了一次壓花錨固性能試驗,由試驗積累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與經驗。

1試塊的設計

1.1試塊尺寸地擬定;

錨固板厚度、混凝土強度、構造鋼筋的布置、鋼絞線的錨固長度及錨具質量等是影響壓花錨固性能的幾項指標。為了盡可能使試塊與實際箱梁各項參數(shù)相接近,故擬定試塊尺寸長300cm、寬150cm、厚20cm,混凝土的強度為C50,在錨固端設鋼筋網片和螺旋筋,均與實橋保持一致。試塊內鋼絞線品種與實橋相同。鋼絞線壓花形狀按實橋設計圖制作,壓花后用鋼筋將鋼絞線固定好,并采用與實橋相同的扁型波紋管及7孔扁錨具固定。試塊內設一部分構造鋼筋,其數(shù)量較實橋設計圖的鋼筋量稍少。鋼絞線錨固長度較大,為增加其穩(wěn)定,在試塊的兩側增設20cm高的加勁肋。試塊分兩次灌注,間隔6天,在灌注試驗塊的同時做砼強度試塊5組。

1.2測點布置及試驗目的;

查看全文

機械加工工藝研究論文

1我國機械制造發(fā)展現(xiàn)狀

在制造業(yè)中,機械制造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當今社會,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制造都是機械加工而成的。因此,機械制造業(yè)在我國市場占據(jù)了主要的地位,機械制造業(yè)在國民經濟當中為國家供應了裝備,它的發(fā)展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國的制造業(yè)為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貢獻了很大一部分的力量,并且成績斐然。可以根據(jù)機械制造業(yè)的幾個主要的部分分析一下,以此來看它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1基礎設施與設備

在機械制造業(yè)之中,制造專業(yè)的設備與儀器的加工對加工的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可是,事實上我國對很多精密的設備零件并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主要依靠的是進口,這對國內制造業(yè)有著極大的限制。對比日本、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我國在制造技術和加工工藝上有著巨大的差距,正是因為這種機械加工工藝的落后,造成了我國機械加工的效率低下,生產的質量也比較差。

1.2制造加工工藝

當今社會,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都由于科技信息的發(fā)達而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機械制造業(yè)也越來越關注科技信息的應用。近幾年來,提起中國制造,人們往往把他與假冒偽劣或是質量沒保障相聯(lián)系。產品質量往往是和機械加工工藝相聯(lián)系的。因此我國應當加大對于新型和高科技技術的加工方法的擴大應用,努力使制造加工水平得到良好的提高。

查看全文

水利筑壩施工工藝研究論文

輾壓混凝土筑壩施工工藝

由于碾壓混凝土在筑壩工程中的施工特性,水泥量少而粉煤灰和碎石的含量較多,所以說適合使用機械化作業(yè),在施工的過程中采取的碾壓方法為薄層碾壓,然后在強度方面逐漸提升。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施工環(huán)境所采用的施工機械也會有所不同,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施工機械和碾壓技術方面也相應的得到了提升,對施工工藝和機械有了更高的要求。攤鋪混凝土輾壓工藝,通常采用推土機或者施工專用的平倉機進行混凝土攤鋪。同時,采用串鏈攤鋪法和疊壓式卸料很大程度的減輕了混凝土骨料分離等問題,當局部出現(xiàn)骨料分離時,采用人工處理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采用薄層連續(xù)上升輾壓施工工藝,大大的提高了澆筑層的高度,同時保障壩體的堅固,同時還充分體現(xiàn)了輾壓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優(yōu)點。在模板工藝、施工工藝、混凝土入倉、溫控技術等得到保障的情況下,使用薄層輾壓連續(xù)上升施工,不僅保證了工程的質量,還大大縮短工期節(jié)約投資成本。新的成縫方式加快輾壓混凝土施工速度通常工程施工中是采用預埋分縫板成縫或者切縫機成縫等方式成縫,新的成縫方式不僅提高工程的質量還加快輾壓混凝土施工的速度,有效縮短工期。采用誘導板成對埋設的方式成縫,即誘導縫成縫方式應運而生,但其存在挖槽的埋設和固定不容易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結合沙牌碾壓混凝土拱壩的誘導縫成縫方式,采用設置有重復灌漿系統(tǒng)的重力式的混凝土預制件型式進行誘導成縫。這種新的成縫形式安裝更加簡便,適合人工安裝,并且這種結構形成更加安全可靠。將變態(tài)混凝土的使用范圍擴大,優(yōu)化施工變態(tài)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一定的水泥灰漿,使拌合物具有可振性,再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動密實,形成一種具有常規(guī)混凝土特性的新的混凝土。變態(tài)混凝土因其施工中沒有死角,且能將模板的周邊進行很好的澆筑,所以在水利筑壩施工中已被廣泛采用。在長期的施工過程中,變態(tài)混凝土用于壩面和岸坡基巖面接觸的墊層效果明顯,且與常態(tài)混凝土施工相比,質量上有了更好的保障,所以變態(tài)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會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單回路的重復灌漿技術,因其成本低,結構簡單,施工簡便等特點,適用于筑壩施工,這種重復的灌漿技術能慢慢的增加壩體的穩(wěn)定度,防止拱壩在強度不夠時因灌漿而拉開。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是能否確保碾壓混凝土連續(xù)上升的關鍵之一,因此在模板的選擇以及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目前碾壓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廣泛采用了可上下交替上升的全懸臂鋼模板型式,這種模板上、下兩塊面板可脫開互換,并交替上升,輕易的實現(xiàn)了壩體連續(xù)上升的施工要求。

展望

隨著經濟建設腳步的加快,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各項新技術新產品不斷的出現(xiàn)在工程建設中,而工程的發(fā)展也應該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相應的有所改變。對于不同的施工環(huán)境,應該采用適宜的施工工藝,以滿足施工需求。在水利筑壩工程中,碾壓混凝土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并且在質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保證,對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雖然說這種施工工藝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為了能夠使施工工藝適應工程的發(fā)展,我們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工藝進行了相應的改善,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在筑壩施工中,壩體的層間接觸面是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也是比較薄弱的部位,一旦這個位置出現(xiàn)裂縫,發(fā)生滲水現(xiàn)象,將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在工程開工之前,應該對施工場地的氣候條件和整體環(huán)境狀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分析,分析在該種狀況下,可能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然后提前制定出防范措施,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可以使用新技術新材料,這些都是我國未來水利工程施工中研究的發(fā)展方向。目前我國對于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各項指標都是按照常規(guī)狀態(tài)的情況下分析的,如果在寒冷地區(qū)施工的話,這些指標將不再適用,所以說對于在特殊環(huán)境下進行的施工,要根據(jù)實際狀況來掌握各項指標,保證工程的質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應該建立仿真模擬體系,通過對施工環(huán)境的模擬演示,可以發(fā)現(xiàn)在施工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的發(fā)生。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施工工藝的不斷進步,將會逐步改善在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將水利筑壩施工工藝發(fā)展的更好。

水利工程建設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其作為我國的基礎性設施建設,無論是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要在施工工藝和相關技術上不斷的改善,為工程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水利筑壩工程中,碾壓混凝土施工工藝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并且在質量上有所保證,但是在實際的施工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技術理念和專業(yè)技術知識,在施工工藝上不斷的提升改善,為我國的水利工程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作者:柴秀寶工作單位:黑龍江省水利第五工程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