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發達地區工業發展對策分析

時間:2022-05-17 09:57:37

導語:欠發達地區工業發展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欠發達地區工業發展對策分析

【摘要】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近年來昭平縣工業正從工業化初期向中期方向邁進,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加速期。只有搶抓機遇、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超前謀劃工業發展,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才能促進全縣工業經濟實現新突破。

【關鍵詞】工業發展;廣西壯族;發達地區

一、昭平縣工業經濟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在昭平縣委縣政府“工業強縣”的戰略部署下,昭平縣工業經濟按照“穩中求進、進中求快、快中保好”的工業發展主基調,不斷強化工業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以“保存量擴增量”為目標,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較好完成了年度各項經濟目標任務。2013年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6.98億元,比上年增長8.8%,實現工業增加值9.5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2億元,比上年增長5.4%。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二、當前昭平縣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存在中主要的問題

(一)工業化程度低。據相關數據表明,2013年昭平縣工業化率為僅0.71,八步區是1.98,平桂區是2.9,鐘山是1.57,富川是0.96,昭平工業化率在賀州市三縣兩區是最低的。(二)工業發展總量少增速慢。昭平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少,目前僅為20家,優質的規上企業更少,僅為5家,占規上企業總數的25%。這決定了昭平工業經濟總量少增速慢。以2013年為例,全縣工業總產值是26.98億元,增速8.8%,在賀州市排名第五。工業增加值9.54億元,增速5.3%,在賀州市與八步區并列排名第三。(三)工業結構單一,發展后勁乏力。目前昭平縣工業企業主要以水電業、林產工業、茶葉等資源型企業為主,非資源型企業較少、高科技型企業基本空白。而且,水電業總量相對趨于飽和,林業資源開發的限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原材料供應不足而無法實現滿負荷的現象較為突出,發展能力有待挖掘。茶產業雖然有17萬畝的基地依托,但茶企業多卻小而散,沒有走集約化經營之路,沒有精深加工茶企業,茶產業未能產出高附加值。(四)工業企業運行質量差、財政貢獻率小。就以昭平水電、茶葉和林產工業等支柱產業為例,按稅收多少論運行質量等級和財政貢獻大小。全縣2013年水電企業21家,其中運行質量好的3家、較好的3家、一般好的6家、較差的10家。全縣林產工業企業22家,好的只好2家、較好的只有1家、一般好的5家,較差的8家。能提供財稅的茶企業9家,提供的稅收合計不足200萬元。(五)工業項目入園落地難,新引進的工業項目建設推進緩慢。由于昭平縣是個貧困縣,山多地少,財力十分有限,投入到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相對不足,園區基礎設施條件相對差,園區對工業企業項目的吸引力不強。造成工業項目落地難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工業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同時,受建設規劃許可、土地供應審批、環境評審、水土保護審批、林業用地許可等行政審批程序等影響,一些工業項目落地后建設推進較為緩慢,工業經濟發展很難有大的起色。(六)工業發展的意識不夠、思想不夠解放。昭平縣委政府提出了工業強縣的戰略決策,但在處理與“生態立縣”這個問題上,還沒有形成高度的共識,重生態輕工業,重富民忽強縣的思想意識依然存在,許多領導干部對發展工業信心不足。一些部門對工業發展的思維定式陳舊落后,對工業項目的準入審批依法依規原則性太強靈活性不足,按部就班、辦結拖沓,把部門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上現象仍然存在,影響損壞了昭平的工業投資環境。

三、昭平縣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思路

結合昭平實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要牢牢把握特色化、集聚化和綠色化這三個關鍵。當前,昭平縣委政府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決策部署,工業發展在領導重視、組織保證、理念創新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新舉措,并提出近期工作重點和思路。(一)鞏固一批支柱產業。目前,水電業和林產工業仍是昭平縣支柱產業,必須牢牢鞏固、做強、做優。水電業是要做大,即在做好縣內電網、桂東電網、廣西電網三大電網企業生產經營協調指導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電網改造工程,不斷挖掘電力發展潛力,提升工業企業供電能力和質量。進一步做優林產工業。重點做好賀州速豐木業、欣榮星林業、海峰木制品業三大骨干林產工業企業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工作,并大力引導其延長產業鏈,開發生產家具,推動其轉型升級。(二)培育發展一批生態健康旅游產業。昭平旅游資源豐富,“游黃姚古鎮、品昭平茗茶、探長壽文化”已經成為我縣旅游的一張宣傳名片。2011年,就我縣榮獲了中國長壽之鄉,2013年,我縣又被確定廣西首批20個特色旅游名縣之一。要充分利用昭平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和中國長壽之鄉等品牌優勢,大力研發有地方特色的生態健康旅游產業。著力打造昭平茶品牌,并著力引進茶多酚、速溶茶、茶飲料等茶葉精深加工項目,利用豐富的礦泉水、山泉水資源發展一批健康養生產業,把工業與發展旅游相結合,做好工業旅游的文章,使工業旅游成為我縣工業發展的新亮點。(三)推動一批基礎優勢明顯的新興產業。加昭平工業的快速發展,推進昭平新型工業化進程,要推動一批基礎優勢明顯的新興產業。積極推動已經通過國家GSP認證、醫藥流通網絡廣泛的廣西華泰藥業有限公司加快中藥飲片項目和中藥種植基地建設,做強做大我縣中醫藥產業。推動以資源綜合利用率較高,產業鏈延長潛力較強的廣西耀輝礦業有限公司實施機制砂、干粉砂漿、商品混凝土等新型建材產業。利用昭平桑蠶業的傳統和春來絲有限公司現有的蠶絲加工生產線,推動實施床上絲綢用品及服裝加工項目。(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工業產業園。工業園區是工業發展的平臺和載體,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是抓好工業發展的基礎,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基本要求。要對現有的“一區八園”進行整合重組,走特色化、精品化的路子,著力建設生態園區、特色園區、精品園區。一是重點打造以現有礦產資源為依托,以耀輝礦業為核心,開發生產機制砂、干粉砂漿等新型建材一體化的思庇循環經濟產業園;二是打造集制藥業、絲綢紡織業、茶葉精深加工業和養生健身體驗城建設為一體的城北工業園;三是立足賀州,輻射桂東的區位優勢,把潮江工業園區打造成東連粵港澳、西接大西南的現代物流園;四是依托欣榮星木林業有限公司、海峰木制品有限公司兩大林產工業,把江塘工業區和金牛坪林產工業區打造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林產工業園區。(五)搭建一個飛地經濟發展平臺。充分利用賀州市出臺的關于理順工業園區管理體制機制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土地、財稅政策,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積極推進與旺高工業園區工業項目建設的開放合作進程,搭建好飛地經濟發展平臺,認真謀劃,協調統籌,做好我縣旺高工業園區昭平分園工業項目的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形成工業產業集聚的新高地,吸引工業企業或工業項目落戶旺高工業園昭平分園,以飛地經濟推動我縣園區經濟實現新突破,推進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

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強化工業經濟的發展理念。首先,進一步增強工業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當前昭平縣與賀州三縣兩區來比,工業發展已經比較落后了,如果再不加快發展,這一發展距離將越來越大,因此,全縣各級領導干部應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第二,強化發展工業的意識。要充分認識到只有發展工業,強縣興縣才有希望,必須堅持發展工業不動搖才能實現兩個倍增的目標。第三,發展工業的決策必須擲地有聲,縣委政府對發展工業做出決策,全縣上下必須形成高度共識貫徹執行推動有力。第四,增強大局意識。各部門領導和干部職工要服務全縣工業發展大局,剔除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式,破除不敢擔當的畏懼心理,掃除吃拿卡要的歪風邪氣,根除辦結拖沓的工作作風,全縣上下形成一心一意抓工業,齊心協力促工業的發展氛圍。(二)盡快推行并聯審批制度。行政審批是糾結工業項目推進的一大職業病。每一個工業項目從環評準入、立項批復、土地供給、建設規劃到開工建設和竣工驗收等,行政審批必不可少且涉及到發改、住建、國土、水電、環保、安監、林業等許多部門,程序繁雜,收費科目各有行規,如何打破這些行規,讓工業項目進得準,部門批得快,收費收得低,建設推得順暢,縣委縣政府需要整合部門行政審批資源,確定政務服務窗口,針對每一個工業項目召集涉及到行政審批的部門業務負責人召開聯席會,明確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以及責任人,對工業項目實行并聯審批。要不斷強化一次性告之服務,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全力打造一個程序簡潔辦結快速收費統一的綠色通道。(三)嚴格落實工業項目領導聯系制度。近幾年來,對每年實施的工業項目,縣委政府均把責任分解到四大班子領導和部門,但執行力度不夠,責任沒有真正落實好。一些領導對所聯系的工業項目是“云深不知處,不在此山中”,一年沒到過一次項目實施現場。一些領導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大小問題理不清”,對所聯系的工業項目一年到過項目實施現場1-2次,但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只是聽聽記記而已,沒有及時召集有關部門協調解決,解決不了也不向縣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匯報。因此,今后縣委政府要加大工業項目領導聯系制度的執行力度,對重點重大工業項目,要大力實行“一個工業項目成立一個建設辦確保一個處級領導主抓確保一筆專項工作經費落實到位”工業項目推進機制,要定期召開重點工業項目匯報會和推進會,聽取項目進展情況,提出存在問題,并針對一企一策落實推進措施,把工業項目聯系制度轉變為工業項目推進的速度。(四)要激活關鍵部門聯動工作機制。一個工業項目從準入到落地,對部門來說要做的無非是兩件事。一是依法依規啟動審批程序。二是依照行規實施行政收費。圍繞這兩件事,相關部門的工作是互動和先動的。住建部門、國土部門、發改、環保、水電、林業等審批部門,要提前召開項目通氣會,進行聯合審批。例如,當項目投資者有意向投資時,由發改委牽頭對實施項目的可行性可靠性作一次科學會診,認為項目的實施是必須的可行的,各部門同時啟動程序,將大大縮短項目審批手續期限,從而為工業項目早動工早投產爭取寶貴時間。(五)創新工業用地投資建設模式。工業項目業主獲取工業用地的一般方式是通過政府征地--招拍掛購買生地--土地平整建設廠房,這對項目業主來說既要消耗大量的時間等待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的獲取,又需投入大量的資金投入土地平整和廠房建設。而有一些項目業主則不愿意在這方面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及資金,于是提出要政府解決土地和廠房,項目業主投資設備和技術,其每年交納土地和廠房租金,若干年后企業擴規增效后再回購土地,這對政府和項目業主都是雙贏的。因此我們要順應這一項目投資方式的變化趨勢,創新工業供地模式和工業土地運營模式。但昭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地方財力十分有限,加上工業園區在自治區管理層面屬B類園區,爭取自治區級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扶持相對較少。縣里難以拿出資金征地、土地平整和廠房建設。因此們要激活工業發展融資機制,儲備、激活有限的工業土地,使我縣工業土地資源既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又產生最大效益化。(六)建立完善并實施工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獎懲機制。工業得到快速發展的內因源于工業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激發工業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優惠政策和獎懲機制的制定與兌現。工業發展優惠政策的制定要合法合規,但實施要具有積極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對一些能創高產值、對地方財稅貢獻率大的優質工業項目要在土地政策、獎勵政策等方面可實行優惠力度更大、操作靈活性要更強的“一企業(項目)一策”。對已經出臺的獎懲政策,政府要及時兌現,不能失信于企業和鄉鎮及有關部門。同時,對縣委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需要進一步完善優惠政策和提升獎勵政策。對鄉鎮和相關部門我們也要出臺獎懲機制,把工業項目的引進、推進、工業項目的投資強度、創產值創稅收等情況作為單項加分獎,列入所涉及到的部門和鄉鎮的年度績效考核范圍。

作者:溫迪端 單位:昭平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