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論文:煤炭工業的低碳經濟芻議

時間:2022-02-21 03:57:34

導語:低碳經濟論文:煤炭工業的低碳經濟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論文:煤炭工業的低碳經濟芻議

本文作者:張躍超工作單位:平頂山學院

平頂山市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問題

(一)高消耗產業比重太大平頂山市是我國第三大產煤基地和焦煤生產基地。通過河南省煤炭、鋁土礦資源整合,目前平頂山市煤炭工業已形成以國有重點煤礦為主體、國有地方煤礦為骨干的開發格局,集煤炭、電力、化工協調發展的工業體系。在平頂山市的經濟結構中,農業和服務業的規模較小,在全市經濟結構中所占比重低,對GDP增長的貢獻不大,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居高不下,主要產業部門都屬于煤炭、煤化工、煤電等,資源依賴性極強,這些產業具有投資額度大、建設周期長、綜合效益低的問題突出,這些產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龐大沉淀資本,使平頂山市產業轉型的退出成本非常大。平頂山對煤炭生產和消費依賴程度大,而油、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等一些優質能源和清潔能源消耗比例偏低,煤炭消費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和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這四個高能耗行業。(二)技術水平落后,科研能力不足這些行業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水平明顯低于其他行業。據統計,目前平頂山市限額以上煤炭及煤化工工業企業已安裝使用的設備中,技術狀況達到國際水平的只占16.8%,屬于國內先進水平的約占28%左右,其余的55%以上僅為國內一般水平和國內落后水平。由于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導致研究與開發能力較弱,這顯然不利于進行低碳技術開發和利用。2011年,平頂山市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僅為1.3%;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4%,低于全省平均1個多百分點。除個別大企業(集團)外,絕大多數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低,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三)投資比例不協調首先從三次產業投資總體結構看,表現出“二三一”投資結構,2011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一、二、三產分別占4.2%、59.3%、36.5%,投資結構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導向沒能顯現,二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很大,一、三產投資嚴重不足,投資結構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導向沒能顯現;其次是受礦產資源優勢影響,平頂山市投資項目的主體大多集中在能源原材料行業,由于缺乏比較優勢,其他行業吸引投資相對困難,這就造成以能源原材料為主導的產業格局愈來愈得到強化,火電、煤炭、建材、黑色、有色、化工六大高耗能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比重逐年升高,顯然不利于低碳產業和行業的開發。(四)煤炭資源規劃不合理平頂山市經過幾年的大力整頓,關掉了一批小煤窯,但是由于近些年來煤炭價格的走俏,小煤窯有死扶復燃的情況出現。小煤窯對于平頂山市的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十分之大,例如因煤窯缺乏相應的較高水平的開采技術,使得小煤礦的回采率大部分在35%以下,對平頂山市的優質無煙煤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和破壞;而且小煤窯裝備簡陋,管理落后,其百萬噸的安全事故是正規國有煤礦的4至5倍。目前經過改造的礦山,仍然存在規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的情況。平頂山鄉鎮煤礦724座,國有煤礦14座,礦辦小井18座,由此可見小型煤礦比重之大,而且這些煤礦到處分布,郊區每平方公里之內甚至就有幾座礦井存在,使得煤炭資源的整體開發和合理布局遭到嚴重破壞。(五)煤炭為主業的格局短期內無法改變平頂山市含煤面積共1374平方公里,總儲量86億噸,其中國家統配煤礦中平能化集團開發區域的儲量共72.6億噸,占全市總儲量的86.53%,煤炭資源分布于平項山的五區六縣,資源品種齊全,并且多數礦區煤層埋藏淺、厚煤層多、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層位穩定、煤田規模大,開采條件好。平頂山臨近南方缺煤省份,區位優勢明顯,煤炭長期銷往武鋼,寶鋼,湘鐵等大型鋼鐵公司和一些大型發電企業。多年來,平項山市原煤產量一直在河南省保持第一位。因此,長期以來形成的以煤炭為主業的格局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同時,煤炭、煤化工、煤電等行業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平頂山市的主要發展領域,因為作為資源型城市,長期在“以煤養市”狀態下形成的經濟社會結構難以迅速改變,也不可斷然脫離煤炭,在培育出新興增長點、比較優勢產業之前,斷然脫離必然會對經濟社會產生較大的沖擊,未來一段時期必然繼續定位煤炭產業為主要發展領域,從而也使得這一領域成為煤炭工業城市低碳發展的主要領域。

平頂山市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

(一)近期規劃在平頂山,煤化工、機電兩大產業在整體經濟中所占份額較大,影響力深遠,因此應該確定為后續主導產業;同時,煤炭、電力、農產品深加工、有色金屬冶煉、鹽業等影響力也較大,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屬于高污染、高消耗產業,也不能斷然脫離,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然需要持續投入和發展。1.重點發展化工、機電裝備業產品平頂山市要重點發展化工、機電裝備業產品,使其成為繼能源產業之后的戰略主導產業。依托現有化學工業基礎的人才、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煤化工、鹽化工和精細化工產品,形成以煤化、鹽化、生物化工、尼龍66鹽、化學纖維、工程塑料等產品為主體的化學工業結構。煤的氣化、液化,符合國家能源戰略的需要,要作為平頂山煤資源轉化的戰略取向,扎扎實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取得實質性進展。2.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平頂山市不乏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應該充分挖掘這些企業的潛力,加快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平高電器為平頂山市裝備制造業的主體,擴大輸變電設備、環保設備等具有較大競爭優勢的產品開發,這些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要著力培育和發展,但這些主導產品系列不夠完善,產業鏈條還不夠長,要加快做強做大的步伐,把平頂山打造成中原電器城;強力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以易成新材料公司作為先驅,該企業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光伏硅刃料生產企業,利用公司的品牌技術和優勢,加快光電轉換率的技術攻關,提高光電產品的使用壽命;以圣光集團為主體,加快醫藥產業的發展,充分開發山區中草藥的利用潛力,通過全省18地市的全方位布局,打造省級醫藥流通產業園;繼續增加對海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對焦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煤焦油進行深加工投資,其技術可生產出工業萘、輕油、粗酚等市場緊缺的30余種煤化工產品,是國家鼓勵和提倡的“三高三低”(技術含量高、社會效益高、附加值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項目,具有重大低碳發展潛力。3.鞏固提高優勢產業,發展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升級換代產品煤炭、農產品深加工、有色金屬冶煉、電力,是全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按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產品發展方向、符合市場選擇預期、提升產業技術檔次的要求,做好結構調整重點項目建設、創名優產品、培育大型企業三項工作。加快化學化工、旅游、商業、金融等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新材料、機電一體化設備、生物制品等產品,逐步將納米技術應用到生產之中,納米材料應作為平頂山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產業之一努力推進。(二)中長期規劃在原有支柱產業領域開拓低碳經濟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擺脫對原有資源的依賴,依靠自身積累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基本不依賴原有資源的低碳替代產業。1.抓住中原經濟區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順利推進,作為中原經濟區九大城市之一的平頂山面臨著進入國家發展規劃的良好機遇。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實現服務業與工業互動式發展,在產業互動中發展、壯大,進而成長為優勢產業。一方面要依托工業產業優勢,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大力發展美容美發、家政等居民服務業,因地制宜發展休閑娛樂、體育健身、社會化養老等服務行業,利用堯山、汝瓷等地域特色發展旅游產業,著力改造提升民生性服務業,不斷培育促其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點。2.產業升級調整平頂山市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資源分布特點,合理制定節能減排的目標,適當限制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費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要管好那些存在嚴重污染浪費的小煤窯、小洗煤、小選煤、小焦化等的整治,杜絕安全隱患,徹底控制污染源;積極探索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推動新興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合理安排電力、動力、熱力企業的布局4。可以通過將各縣各區的煤炭企業進行全面整合,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延長以原煤和共伴生礦物為基礎的產業鏈,通過與電力、化工、建材等產業聯營,利用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建材等方式,充分利用煤矸石中的熱能;同時取消小鍋爐,利用余熱資源,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3.要逐漸完善城市功能,健全社會低碳產業體系平頂山市已經進入煤炭生產成熟期,正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機遇,而低碳發展也將為城市轉型提供必要產業支撐和環境保障。要堅持高位謀劃,明確發展目標,在城市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上積極借鑒和吸收低碳經濟的先進理念,將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納入城市的發展規劃和政策體系中,將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規劃與資源型城市轉型規劃銜接起來,相互促進、相互支持,將從根本上促進我市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城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