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及解決對策
時間:2022-09-17 04:22:29
導語:化工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及解決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化工行業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原材料、中間體等所有的具有的特殊性,也決定了化工企業相較于其他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更大。因此,認真分析總結化工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也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也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環保問題;解決途徑
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碧水藍天,化工企業責無旁貸。化工企業在追逐高效益的同時,也應該不斷提升社會責任感,提升環境保護意識,提高環境保護能力,對于自身存在的環境問題及時分析并加以解決,借以實現企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1化工企業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
1.1缺乏統一的科學規劃
化工行業發展歷史悠久,在技術、人員、管理方面已十分成熟,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個行業的產品原料、加工、成品、保存以及運輸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有毒性、危險性,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嚴重的環保問題,甚至威脅到群眾的人身安全,因此,化工企業的選址應該與口密集區、生態區、水源地等保持安全的防護距離。但是,目前我國的部分地區的化工行業環境安全隱患依舊突出,整體布局不合理,新舊問題交織纏繞,加重了處理的難度。
1.2污染轉嫁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我國現在農藥、鉻鹽、涂料等企業數龐大,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污染嚴重、環保設施和技術手段落后的問題,并隨著人力和土地成本的增加逐步向不發達地區轉移。一是國外向國內轉移。發達國家隨著技術和產業的升級,將這些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向我國轉移,最初多分布在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現在逐步開始向內陸不發達地方轉移。二是國內區域間轉移。隨著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環保意識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重新布局規劃,這些污染嚴重的化工在區域間進行調整轉移,從城市到郊區和農村、從東部到西部。最終,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那些經濟基礎薄弱、對環保重視程度不夠的不發達地區,將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刺激經濟增長,勢必重蹈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的覆轍,增加環境破壞程度。
1.3環境監管能力不夠
政府部門有力的環境監管是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外部力量和必要條件。環境監管力量的配置是否合理、科學,對于新污染源的布設和老污染源的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我國目前的環境監管體系可知,大部分的化工企業的監管部門是地市級以下政府環保部門,少部分化工企業的是由國家環保總局審批審核的,而市級以及環保監管部門往往存在著監管技術、設備落后的情況,對于企業的監管達不到應有的水平。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力度也不夠,有時候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有些部門對污染企業大開綠燈,加大了環保單位監管難度。
1.4被動環保的局面依舊持續
近年來,我國在化工企業的污染防治方面工作力度不斷加深,但是化工企業由于受技術水平、觀念認識等方面的限制,依舊處于被動環保階段,即大部分化工企業是在法律法規和政府部門的約束下,以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心態被動的考慮環境保護。由于環保經驗欠缺、環境保護管理體系還不夠完整、法律法規的規范性還存在不足,實現化工企業主動、積極的開展環境保護工作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2解決化工企業環境問題的對策
2.1提高環保意識,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
環保工作能能否得到有效落實,與各級領導的重視力度密不可分。由于環保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到成效的,部分領導受任期、環保意識的不夠的限制,就忽視了環保工作的重要性,甚至為了發展地方經濟,為污染企業打起了保護傘,加大了環境污染的程度,影響了環鏡治理效果。因此,要想真正做好化工企業的環保工作,領導干部必須提高重視,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長遠效益,設立科學的環保管理體系,將環境保護做的好壞納入到對領導干部和政府部門的考核當中,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
2.2科學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化工企業的建立和發展必須進過科學的論證,嚴格分類。要不斷促進地方產業升級發展,促進這些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向第三產業轉變。環境敏感區域的發展必須從長遠角度出發、從國家利益出發,同時也要考慮到地方實際情況,不能簡單的以犧牲子孫的環境權利來促進經濟發展。
2.3加大環保科技投入
無論是化工企業,還是環保行政部門,在對環境的監管、監控中,應該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著力提升環保技術手段、提高環保科技人員的培養力度。對于一類污染物、苯系物等有毒性物質必須加大監控力度,不能簡單的以數量多少來判斷是否存在環境風險。對于不合符環保要求的化工企業,必須堅決進行整改,不予配合的立即關閉,加強市場準入機制的設立,不斷提高企業的環保技術含量。
2.4加強環境風險防范與產銷監管
政府部門應該建立科學、合理、規范的環境評估體系,對于不同環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類型的化工企業進行環境風險排查與評估,不斷調整化工企業整體布局,不斷降低化工企業的環境污染風險程度。同時,對于重度污染產品,如無機鹽、農藥等要通過對稅收政策的調整,促進其產業升級轉型。對于國際貿易中那些污染嚴重的產品,要加大監管、監控力度,杜絕發達國家將自身的重度污染企業向我國轉移。
作者:李斌 單位:河鋼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釩鈦事業部
參考文獻:
[1]孫勇.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J].學習與探索,2005(2):168-171.
[2]顧宗勤.我國化工園區的建設和發展[J].國際石油經濟,2004(6):52-55.
- 上一篇:石油化工企業績效考核論文
- 下一篇:事故致因理論在化工企業安全評價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