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及策略
時間:2022-08-21 04:32:30
導語: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機械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誤差,是影響加工結果的關鍵問題。為了保證加工質量,首先要考慮誤差的處理,以此保證機械加工工藝質量。本文主要針對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的誤差表現以及實際的優化對策進行分析,為技術優化指出方向,達成工藝優化目標,僅供參考。
關鍵詞: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表現;優化對策
機械加工是一個基本工業制造流程,加工工藝技術的控制決定著加工的最終結果。而在實際加工過程當中產生的誤差對于機械加工的結果影響可小可大,是一種無法預知的風險。在這樣的前提下,必須要最大程度排除風險,才能避免風險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思考工藝技術誤差的表現與優化對策,進而推動工藝技術改革。
1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的表現
1.1基本誤差。機械加工過程中最常出現的基本誤差,主要是定位上的誤差,其形成的原因是基準數據設定具備不確定性特征,而且機械定位也無法確保精準。實際加工過程中,要在加工設備上首先完成零部件原材料基本的定位定面,但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在對加工機械數據的設定、零部件的測量問題上存在著定位誤差、數據誤差,這些誤差直接造成了零部件的質量誤差。除定位誤差外,另一種基本誤差產生于機床制造過程中,其主要原因是設備本身的性能問題,在機床運作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摩擦等問題,最終導致制造誤差的形成[1]。1.2技術誤差。所謂技術誤差主要是指機械加工過程中加工人員技術能力不足而引發的誤差問題。首先,體現在工具方面,在對不同部件進行加工時,所用的工具不同,而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規格要求,所以如果工具與設計標準不符,部件加工過程中便很容易出現誤差;一方面,因使用的時間很長,而且管理維護不到位,所以導致設備逐漸產生磨損;另一方面,如果對夾具的使用不規范也很容易出現誤差,夾具的作用是固定零部件,夾具的規格不同,固定零部件的位置也有所差異。其次,體現在零部件材質上,在加工過程中,零部件的變形的程度也會有差異,所以必須要在開展加工之前對于零部件變形閾值進行事先掌握,而后要對工藝技術與其他標準的差異進行了解與調整。例如在對車削細長軸的過程中,因細長軸具有強度較低的特征,在加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變形。
2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的優化策略
2.1做好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調查。在一般情況下,部分工藝技術誤差是可以消除的,在綜合考慮與合理安排之下,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可利用預防手段去避免出現。對于難免出現的誤差則只能采取彌補措施去控制。對于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要通過全面測量去進行預估,并且針對性進行處理。首先,要對需要進行加工的元件去進行排查,這樣才能對可能出現的誤差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夾具誤差一類問題,應當以實際情況與相關作業指導書為基礎,去對夾具的使用規范不斷進行完善,在確保夾對零件進行有效固定的同時,必須要確保零件、機床與刀具不存在位移;對于常見的偏差可利用直接加工的方法進行控制[2]。在實際的加工過程中,要根據相關行業要求去對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對夾具與道具的實際維護及管理措施進行優化,在進場時要保證刀具等工具的各項指標與行業要求一致,確認不存在損毀[3]。其次,對于部分強度不足且容易出現變形問題的元件,必須確保在不影響加工成果的前提下再去對加工工藝進行調整,例如依照現行規定,在內圓磨床上需要利用橫向的切入法去切入磨床內控,這一工藝手法容易導致內圓磨頭遭受磨損甚至是變形,應謹慎使用[4]。2.2創新工藝,做好誤差補償。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為盡可能控制誤差,首先必須要對誤差補償提起重視,這樣才能得到更理想的加工成果。例如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借助相關的專業理論,結合自身的經驗去對原始誤差進行預估,利用添加原料的方式去完成補償,彌補在加工過程當中產生的誤差。除此之外還要適當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工設備的優化上,要站在長遠應用的角度去進行思考,盡可能控制摩擦、降低損耗并且做好誤差的補償[5]。
3結語
綜上分析,機械加工過程當中,有很多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的誤差,為了達成施工目標,對于誤差產生原因的深入分析以及對優化策略的分析至關重要。為此,文章分析了誤差原因與控制方式,可供實際工作參考,提升加工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動杰,石美軍,郭又銘,等.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的誤差及改善對策[J].科技風,2019(8):166.
[2]張宇.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的誤差及影響因素研究論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32):76+78.
[3]董權.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的誤差及改善對策[J].時代農機,2018,45(10):225.
[4]王曹宇.機械加工誤差分析與工藝改進[J].南方農機,2017,48(2):40.
[5]艾迪,劉誠,吳錳.機械加工工藝的技術誤差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農機,2018,45(6):82.
作者:林高舉 單位: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
- 上一篇:數控加工編程控制及加工工藝研究
- 下一篇:空調制冷系統節能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