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節油及節能技術分析
時間:2022-03-15 04:21:52
導語:汽車節油及節能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汽車成為了普遍的代步工具。但是,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會浪費較多的汽油資源,且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因此,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應合理使用先進的節能技術,拓寬節油途徑,在節約汽油資源的情況下,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關鍵詞:汽車;節油途徑;節能技術
1車輛使用與維護措施
在車輛使用與維護中,相關部門需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明確各方面管理要求與原則,全面的協調與控制,保證提升車輛的使用效果。首先,保證駕駛操作的規范性,避免因為操作動作不規范出現嚴重的油料浪費問題;其次,減少車輛的停車次數,以便于減少油料的損失與浪費。在針對道路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明確應該加速與減速的區域,以便于對燃油量進行合理的管理與控制;最后,針對行車節奏進行全面的管理與控制。
2汽車節油途徑分析
2.1汽車保養方面的措施分析。在汽車保養的過程中,需針對進氣系統進行全面的清潔,保證暢通性,不會出現阻礙物。且要對空氣濾芯進行吹氣處理,保證連接皮帶的松緊度適當,且輪胎的氣壓在一定范圍內。同時,還要針對蹄片之間的孔隙進行合理的調整,避免出現摩擦的現象。2.2汽車溫度方面的措施分析。在汽車節油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從溫度方面對其進行全面的處理,保證能夠利用溫度管理方式減少油料的消耗,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如果汽車的溫度過高或是過低,會導致油料的消耗量增加,因此,需保證發動機運行期間的水溫控制在85℃左右,在低溫條件啟動的時候,對其進行預熱處理,以便于節省相關油料。2.3汽車起步與加速期間的節油措施。在汽車起步前,需針對啟動情況進行分析,如果汽車啟動的次數較多,耗油量就會隨之增加,因此,應在汽車啟動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合理的控制。在汽車起步與加速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其穩定性,不可以出現猛然加速的現象,以此節省油料。為了節約油料,汽車起步期間可以利用抵擋方式對其處理,平穩的實施加油工作,不可以出現亂踏油門的現象,以免出現過渡消耗的現象。同時,在對離合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保證配合的準確性,以便于對油門進行良好的控制,保證其維持在平穩、自然的狀態,均勻的進行加速,節省油料,避免出現機械設備磨損的現象。2.4控制車速進。汽車行駛中,需針對車速進行全面的控制,保證滿足相關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分析與管理機制。駕駛員可以利用直接檔與超速檔的方式對其處理,以便于減少燃油量。如果兩輛汽車在相同道路上面行駛,運行速度不同,耗油量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汽車駕駛的過程中,駕駛員需保證利用高速擋或是直接檔的方式對其處理,以此節省油料的使用[1]。2.5檔位選擇方面的節油措施分析。在汽車行駛期間,需做好檔位的選擇,利用換檔方式對燃油量進行全面的控制。在汽車起步的時候,應根據實際的載重量情況、道路情況等對檔位進行合理的選擇。在實際行駛期間,需根據檔位的選擇特點與要求等對其處理,不可一味的加大油門,要利用合理的換檔方式對其處理,以便于減少油料的消耗量,對車輛的行駛速度進行合理管理與控制[2]。2.6正確的滑行。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可以在道路坡度較小,且安全性較高的情況下利用下坡的方式對其適當的滑行,在節省油料的情況下,保證安全性。這就需要駕駛員能夠根據車輛的運行速度與特點等對其嚴格控制,以便于合理節約油料的使用量,滿足當前的實際管理要求[3]。
3汽車節能技術的應用
當前,汽車行駛中經常會出現耗油量過高的現象,需要相關部門能夠科學應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對其處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確各方面要求,創建先進的管理機制。具體節能技術措施:分析油料的消費需求,發現有很多消費者開始購買油料,且多數對于進口油料較為依賴。而我國的石油產品的使用率較低,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實際發展需求,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針對石油進行開發,逐漸提升使用量,這就導致出現了嚴重的污染現象,不能保證國家生態環境。相關部門需合理使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對其處理,例如:使用節能阻燃劑技術,能夠對汽油的性能進行改善,保證工作效果。同時針對汽油機的點火功能進行處理,使用電火花類型的點燃系統,形成現代化的發動機,以便于減少油料能源的浪費問題。在對斷路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針對其進行全面的開發,增強節能技術的應用力度與效果,創新管理形式,提升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在此期間,可以將其改革成為電磁類型或是霍爾類型的動力點燃系統,加大維護保養工作力度,提升相關系統的運行水平。
4結束語
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需從各個方面與角度出發考慮節油問題,合理使用節能技術對其處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確相關技術的應用特點與要求,協調各類系統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李汶哲.汽車企業節能新技術評價及油耗目標優化方法[D].湖南大學,2015.
[2]周圣凱.基于ISG調控的柴油機余熱回收能源網絡能效優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5.
[3]黎燦輝,席力克,劉凌,等.發動機熱管理系統對整車節油性能的評估[J].汽車電器,2014(3):4-6+8.
作者:陳明 李鳳芹 崔才才 單位:1.山東華宇工學院 2.寧津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天然氣開采集輸節能技術分析
- 下一篇: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