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領域節能技術推廣與評價分析

時間:2022-03-13 11:50:44

導語:供熱領域節能技術推廣與評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熱領域節能技術推廣與評價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近年來北京市供熱領域開展先進節能技術產品的征集、評審和推薦目錄的編制與,通過對推廣先進技術、搭建供需雙方對接平臺、促進技術落地及成果轉化、跟蹤實際應用效果的分析總結,探討對納入供熱領域推薦目錄的技術產品進行后評價的思路。

【關鍵詞】供熱;節能;征集推廣;后評價;技術轉移;成果轉化

1概述

為深入推進節能工作開展,大力培育和發展節能產業,提升技術創新與供給能力,加大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的應用力度,發揮節能技術產品對節能工作的支撐作用,引導用能單位積極采用先進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滿足節能工作對節能技術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能源利用水平,依據《節能法》規定,自2008年始,國家發展改革委面向全國開展《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的征集工作,征集范圍涉及煤炭、電力、熱力、鋼鐵、建筑、交通等13個行業領域,截至目前,已累計260余項重點節能技術。國家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部委也相繼開展了相關領域內先進技術目錄的編制工作,用以引導耗能企業采用先進技術產品,實現節能減碳目標。根據北京市《實施(節能法)辦法》有關規定,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自2008年起組織開展《北京市節能技術產品推薦目錄》(以下簡稱推薦目錄)的征集和推廣工作,目前已累計721項建筑、交通、工業等領域的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為引導和鼓勵廣大用能單位采用先進適用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完成本市節能目標提供參考和借鑒。

2北京市開展推薦目錄工作現狀及工作流程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負責本市推薦目錄的征集和推廣工作。征集范圍是面向全國公開征集,符合本市產業發展方向,并適于廣泛推廣應用的包括建筑節能、工業節能、交通節能、公共機構節能及其他具有較高推廣意義的節能技術和產品。申報單位通過北京市節能技術產品和案例征集平臺自愿在線填報,經過專家嚴格的初審、集中評審、現場案例審核和復審,并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和建議等規定程序,最終納入年度推薦目錄。納入推薦目錄的技術產品符合本市產業發展方向,具備技術的先進適用性,為深入推進節能工作開展,培育和發展節能產業,提升技術創新與供給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提供技術支撐。征集評審工作的簡易流程圖如圖1:為促進納入推薦目錄技術落地,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涵蓋供熱領域節能技術產品的推廣工作。積極開展與國家節能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北京市供熱協會等單位密切合作,通過組織參加大型行業展覽會、京津冀節能技術改造與服務供需對接會、對口技術推介會、行業對接會、案例現場會等形式進行集中展示。同時,將推薦目錄技術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能源評估的推薦技術,并定期組織節能項目與金融機構“一對一”融資對接,通過各種務實措施,積極推進供需見面。為便于用能企業借鑒,配套編制了《推薦目錄技術產品案例匯編》,匯編中對推薦目錄技術產品的典型應用案例進行詳細介紹,并通過“發展北京”、“北京市節能技術產品推廣平臺”等新媒體定期宣傳推廣,引導社會采用先進適用技術,發揮推薦目錄在節能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

3城鎮供熱領域節能技術產品推廣及應用

3.1城鎮供熱領域概況。截至2016年,我國集中供熱管線總長度約為26.02萬公里,熱水管道24.55萬公里。隨著我國城鎮供熱事業的發展,自2008年開始,熱水管道保持每年1萬km~2萬km的速度增長。2017年北方城鎮供暖能耗為2.01億tce,占建筑能耗的21%。2001-2017年北方城鎮建筑供暖面積從50億m2增長到140億m2,增加了近兩倍,而能耗總量增加不到1倍,能耗總量的增長明顯低于建筑面積的增長,體現了節能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平均單位面積供暖能耗從2001年的23kgce/m2降低到2017年的14kgce/m2,降幅明顯[1]?!侗狈降貐^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指出,清潔取暖是指利用清潔化能源,通過高效用能系統實現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為目標的取暖全過程,涉及清潔熱源,高效輸配管網(熱網)、節能建筑(熱用戶)區域供熱2020.1期指明了清潔取暖必須從熱源、熱網和熱用戶末端三個方面同時推進,即“因地制宜選取供暖熱源”,“全面提升熱網系統效率”,“有效降低用戶取暖能耗”。由此可見,供熱領域節能工作任重而道遠[1]。3.2北京市城鎮供熱領域節能技術產品推廣及應用。截至2018年底,全市供熱面積約8.7億m2,共有供熱單位約1200家、鍋爐房3300座。全市供熱領域每年用能約1000萬tce,約占全社會總用能的1/7,約占建筑用能的1/2,是全市節能降耗的重點領域之一。2018年通過開展燃煤鍋爐清潔改造、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新建建筑節能等工作,全市單位建筑面積供熱能耗降低1.5%,2016-2018年三年期間,全市單位建筑面積供熱能耗在2015年基礎上累計降低7.1%,圓滿完成十三五期間降低6%的任務目標。開展推薦目錄工作以來,2016-2019年期間納入北京市推薦目錄的供熱領域節能技術產品共有50余項,涉及高效清潔低氮燃燒鍋爐、蓄熱、熱泵、太陽能供暖、能源站集成系統、熱計量與監控、節能保溫管道、余熱回收利用等多個行業的技術產品及示范案例,涵蓋了源-網-站及供熱系統的主要環節。這些技術產品經專家評審和現場審核,具備先進性、適用性與示范性,并被廣大供暖單位普遍應用,取得顯著效果,有力支撐了全市藍天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的完成。3.3典型案例分析。近幾年,通過對部分納入推薦目錄的技術產品進行跟蹤,各項目均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現選取典型案例介紹如下:案例一環戊烷聚氨酯預制保溫管道該產品于2017年納入推薦目錄,產品提供單位為北京熱力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因環戊烷具有導熱系數低、不破壞臭氧層等特點,以環戊烷為發泡劑的聚氨酯保溫管道具有明顯的節能、低碳、環保優勢,適用于供熱、供冷、石油天然氣保溫等領域。該產品于2017年應用于河北省涿州京熱熱電聯產供熱管網項目,管道規格最大為DN1200,設計供、回水溫度為130℃/70℃,敷設方式主要采用直埋敷設。經過2個供暖季,于2019年冬季對此工程項目進行現場跟蹤測試。測試選取了平安大街北線DN1000的管段,對保溫管道及井室內的閥門、補償器及固定支架等管路附件進行了測試?,F場測試由第三方國家檢測機構按照一級測試要求進行。按照歐洲EN12828:2003標準對熱水供熱管道最大散熱損失的要求,將各種管徑保溫管道的保溫結構的保溫效果(散熱損失大小)分為1級~6級,1級最差,6級最佳。經測試,保溫管道的保溫結構散熱損失為21.63W/m2,介于5級(31.5W/m2)和6級(19.80W/m2)之間,在保溫層厚度為53.5mm的情況下,產品的保溫結構節能效果接近歐洲標準最高等級,具有優異的保溫隔熱性能。案例二低壓驅動型吸收式熱泵該產品于2019年納入推薦目錄,產品提供單位為北京華源泰盟節能設備有限公司。該產品具有驅動蒸汽壓力低、熱網水出水溫度高、可利用多分體模塊化設計等特點。熱泵驅動蒸汽壓力僅為0.18MPa.a,熱泵COP值1.73,余熱回收量達到58MW;熱網水總出口溫度可達70℃以上;運用計算機輔助平臺,可從結構強度、熱力效果等方面進行模擬,保證設備安全穩定運行。該產品于2018年應用于大唐保定熱電廠10號機組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改造前大唐保定熱電廠建設規模為2×200MW雙抽汽供熱機組,利用采暖抽汽加熱一次網熱水向保定市鐵西北部城區供熱。受汽輪機采暖抽汽量的限制,電廠供熱能力接近飽和。同時,熱電廠低溫循環水能量約占電廠耗能總量的30%。循環水余熱回收中,蒸汽壓力低、循環水溫度低,熱網水出水溫度高,超出常規吸收式熱泵的工作范圍。該項目通過采用低壓驅動型吸收式熱泵等措施深度利用余熱資源,實現增加供熱面積116萬m2。2018-2019采暖季實現回收余熱約46萬GJ,折合節約標煤1.57萬t。按照熱價28元/GJ計算,年凈收益約1233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約為3.6年。案例三內置吸收式熱泵燃氣鍋爐此產品于2019年進入節能目錄,產品推薦單位為浙江力聚熱水機有限公司。該產品采用水冷預混燃燒、鍋爐與熱泵有機結合及高效間壁式換熱綜合技術,有效降低鍋爐及熱泵煙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防止火焰回燃;將熱泵設計為鍋爐的一個部件,不單獨設置燃燒器和控制器,鍋爐為主動變量,熱泵為隨動變量,熱泵滿足鍋爐負荷變化自適應運行,提高整體熱回收效率。該產品于2018年應用于西安市熱力總公司南門站煤改氣項目。改造前西安熱力總公司南門供熱站2017-2018采暖季供暖面積276萬m2,室外平均溫度3.54℃。采用燃煤鍋爐進行區域供暖,采暖季消耗標煤總量約為3.74萬t,折合標煤0.12kg/(m2•d)。改造后的2018-2019采暖季供暖面積達到363.5萬m2,較改造前增加供暖面積87.5萬m2,室外平均溫度3.1℃,較改造前室外平均溫度下降0.44℃。2018-2019采暖季消耗標煤總量(天然氣折算值)為4.07萬t,折合標煤0.09kg/(m2•d),與改造前相比,節約標煤0.03kg/(m2•d)。通過在供熱領域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節能減碳新技術新產品,宣傳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的典型案例,樹立能效領跑者和行業標桿等一系列推進措施,起到社會示范引領作用。同時,積極引導用能企業采用適宜本企業的技術改造方案,可以有力支撐供熱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工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4對供熱領域節能技術產品的后評價探討

為不斷提高推薦目錄技術產品在供熱領域節能減碳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保證推薦目錄技術產品的公信度,提升其社會影響力,使用能單位選用到適宜的節能減碳技術產品,對進入推薦目錄的技術產品,要強化后期管理,開展技術后評價工作,保持推薦目錄的先進適用性和示范引領作用。在技術后評價方面提出以下工作思路:4.1加強動態管理。為保持推薦目錄技術的先進性,要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強化動態管理。從2020年開始,擬采?。?+3)的形式向社會,即當年評審通過的技術產品與近3年內推薦目錄中的技術產品合并。在推薦目錄過程中,遇有屬于同類或相似技術產品時,已納入推薦目錄內的單位和申報單位需同時參加評審,擇優入選,凡未納入當年推薦目錄的技術產品即為失效,需重新申報。4.2開展持續追蹤調研。加強對推薦目錄技術產品應用效果的追蹤調研,一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廣泛收集供熱領域供需雙方對技術產品銷售和實際應用情況的信息,通過數據分析,了解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發現存在的問題,為今后推薦目錄的技術后評價和技術更新儲備資料。二是以剖析實際運行案例為重點,邀請供需雙方和供熱行業專家參加,適時召開技術座談會,全面科學分析案例運行情況,圍繞設備穩定性、事故率等運行狀況、節能減碳效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指標進行現場驗證,為供需雙方提供解決方案,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4.3推薦典型案例引領企業借鑒。積極引入能效領跑者機制,通過廣泛調區域供熱2020.1期研和技術論證,由行業主管部門和專家組按照評選條件,在廣泛征求企業意見的基礎上,每年定期評選出符合供熱發展方向、應用廣泛、節能減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的典型案例,編制《北京市供熱領域節能減碳案例匯編》向社會推薦,運用案例的可復制性引導廣大供熱企業參考和借鑒。4.4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為先進技術找市場,為用能企業找技術是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的服務宗旨。在充分利用媒體和行業協會廣泛宣傳的基礎上,繼續通過大型行業展覽會、組織對口技術推介會、行業對接會、案例現場會等形式進行集中展示。要不斷創新推廣模式,開展務實推介,通過拓展與市重點工程和重點用能企業的對接渠道,積極探討強化在財政項目招標、固定資產投資、清潔生產審計、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等項目中的鼓勵辦法,切實發揮推薦目錄在我市節能減碳工作中的引領示范作用。4.5落實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技術轉移主要是轉移成熟、實用的或者有市場前景的技術??萍汲晒D化是對技術不斷進行專業化和實用化提升的過程。技術轉移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手段,而科技成果轉化才是技術轉移的目的。技術轉移過程中為了滿足技術接受方的應用需求,需要進一步進行科技成果轉化,以提高科技成果的利用效率[2]。技術轉移就是讓科技與市場結合,為科技項目找市場、找資金,為企業、為資金找科技項目[3]。開展節能產品征集推廣工作的最終目的是針對納入推薦目錄的技術產品,通過對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引導和協調,促進行業科技進步,通過科技進步帶動整個行業的產業進步,從而提高整個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促進我國節能產業快速發展。同時通過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達到激勵創新的效果。通過推進技術落地,加強協調和引導,疏通技術轉移通道,促進節能技術產品的轉移和成果轉化,避免由于科技成果與應用需求間的脫節導致資源浪費?;诖耍扑]目錄后評價工作將通過供需對接平臺,為供熱行業提供更加先進適用的節能減碳技術產品,促進產品與需求的雙向溝通與對接更加務實有效。通過挖掘用能企業的技術需求、打通節能產品企業的銷售渠道,使優質的節能技術產品能夠快速推向市場,被用能單位了解和選擇。同時,用能單位也能及時便捷地找到優質的節能產品,實現供需雙贏。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進一步完善服務手段,制定完善的技術成果運營及轉移轉化的方案策劃,協助雙方清除合作道路上的障礙,以實現技術轉移轉化資源的快速凝聚、整合及利用。

5結束語

北京市開展節能技術推薦目錄征集評審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時間,通過公開征集評審,涌現出一批集先進性、適用性、示范性于一體的節能技術產品,為完成本市節能目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今后將繼續加大推薦目錄征集工作力度,通過后評價工作為供需平臺持續提供先進適用的技術產品,積極推動技術轉移及成果轉化,加快節能技術產品的推廣應用,為供熱行業節能減碳,實現清潔供熱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9.

[2]徐國興,等.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比較及其政策含義.中國發展,第10卷第3期.

[3]周秋平,等.提高國際技術轉移服務能力,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中國科技縱橫,2016,22.

作者:王瑰晴 賈麗華 單位:1.北京節能環保中心 2.北京熱力裝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