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問題及對策探究
時間:2022-03-05 04:17:55
導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問題及對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各大城市經濟呈現了高速的發展態勢。而相較于城市,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則相對滯后,為了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則有必要重視鄉鎮農業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鄉鎮農業產業發展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持。所以,需明確現狀問題,重視鄉鎮農業技術創新。鑒于此,在分析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具體的創新對策,希望以此為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及高效應用提供一些具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高效應用
鄉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機構的開設,其目的是為鄉鎮農業產業提供技術支持。而要想帶動鄉鎮農業產業發展,則有必要注重鄉鎮農業技術創新。近年來,實踐工作發現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資金投入不足問題、科技人力資源缺乏問題、缺乏和相關企業之間的聯系問題等[1]。為了實現鄉鎮農業技術創新,便需要認清現狀問題,并采取有效應對對策,進一步帶動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由此可見,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及高效應用等層面考慮,本文圍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分析探究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1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技術創新相關資金投入不足。大部分鄉鎮農業技術發展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比如面對偏僻的鄉村環境,加之融資渠道缺乏,鄉鎮農業科技資金不足,這樣便使得農業技術創新工作難以得到快速進步及發展。從目前來看,鄉鎮農業科技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較為嚴重,部分資金主要由上級相關部門提供,在投入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便使鄉鎮農業技術創新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2]。與此同時,針對部分投入的科技資金,在管理上顯得有些渙散,使資金的實用價值難以有效提高。此外,鄉鎮農業科技資金融資渠道缺少,使得農業生產力沒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進而影響鄉鎮農業技術創新發展。1.2科技人力資源缺乏。要想促進鄉鎮農業技術創新,保證科技人力資源的豐富性非常關鍵。但是,從現狀來看,大部分鄉鎮農業科技人力資源呈現缺乏的問題。總結起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基于農業科技推廣期間,由于農民的素質水平還有待提升,在科技意識方面顯得較為薄弱,缺乏技術創新精神,因此使得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的推廣及發展受到較大程度的制約。另一方面,鄉鎮農業科技推廣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缺乏合理科學的方法把新型的農業技術向農戶推廣,使得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進度受阻。此外,將鄉鎮農業科技使用至實際農業生產期間,由于缺乏充足的人力資源作為保障,在資源配置及人力分配不合理、不規范的情況下,使得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難以得到有效提升。1.3科技覆蓋面存在局限性。要想使鄉鎮農業科技效能有效發揮出來,需逐步擴大科技覆蓋面積。然而,從目前來看,鄉鎮農業科技覆蓋面還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在鄉鎮農業科技推廣及教育培訓工作方面,執行力度不足,尚未構建有效的溝通渠道,組織部門獨自開展相應工作的局面突出,使得鄉鎮農業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受到影響[3]。另一方面,現狀下,以家庭為基礎單位的小規模分散式經營模式普遍存在,從吸引農戶的注意力角度考慮,需重視完善的信息通訊渠道的構建,使大規模大范圍的綜合經濟經營模式有效構成,這樣才能帶動鄉鎮農業技術全面創新,并帶動鄉鎮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2鄉鎮農業技術創新相關優化對策的實施分析
2.1保證技術創新相關資金投入的充足,合理利用資金。為了保證鄉鎮農業技術創新相關資金投入的充足得到有效保障,需對政府相關部門的科技資金進行合理利用,樹立以政府為主導的理念,適當增加政府在農業技術創新方面的資金的投入,從而保證農業科技資金的充足性。另一方面,需合理對民間資金合理科學利用,在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開展過程中,引入民間資本,使農業技術創新資金進一步增多[4]。此外,加強科技資金管理,構建完善的監管制度,并嚴格執行,保證各項資金落實到實處,禁止徇私舞弊、擅自挪用資金等行為,為科技資金應用創造良好的環境。例如:將投入的部分資金應用到良種推廣工作當中,對于鄉鎮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來說,需重視“良種”推優工作的開展,對國家糧食生產與糧食價格政策的傾斜合理利用,基于穩定播種糧食面積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品種布局,對于老品種給予淘汰,及時更換優質新品種,對優質高產小麥、玉米良種、山藥新品種積極引進并推廣,進而將良種的增產潛力及價格優勢有效體現出來。值得注意的是,本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在合理利用資金的基礎上,目前全鎮良種已達到4666.67hm2,其中優質小麥面積0.4萬hm2、優質玉米0.4萬hm2、優質山藥666.67hm2,推優率在95%以上,實現了全鎮范圍內基本淘汰老品種的目標,進而有效完成了全鎮農業的優質、高產、高效的預期目標。2.2加強專業農技人才培養。通過加強專業農技人才培養,可以為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因此,需重視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開展,完善激勵機制及收入分配機制,加強對農技人才的教育培訓。例如:通過開設講座、做示范、辦科技宣傳欄、設置技術咨詢點、搞科技趕集等活動的開展,在提升農技人才農業科技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將農業科技送到千家萬戶當中,全面提升廣大農民的農業技術知識水平,進而確保各項農業技術創新工作的推廣及實施效果增強。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農技人才,還有必要發揮當地政府部分及高校的職能作用,為農業技術人員培養提供優良的環境及政府支持,保證農業技術人員能夠參與實際的農業技術創新實踐工作當中,不斷提升農技人才的知識儲備及實踐能力水平。例如:通過提升農技人才的知識水平及實踐能力水平,從2018年至今,本人參與組織農業講座48場次,回答農業技術咨詢1508條,發放農業科技明白紙5000多份,有效地解決農民疑難問題326起。這一數據說明,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及創新急需專業農技人才的支持,所以,需充分做好專業農技人才培養工作,進而保證為更多的農民提供知識及技術支持。此外,還有必要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構建健全的農技服務組織例如:單縣蔡堂鎮南部地處黃河故道,沙質土壤比較多,且存在保水性差、土地貧瘠以及糧食單產率低等鮮明特點。為了解決當地農民的種植問題,促進全鎮經濟發展,有必要做土地改良工作。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有必要加強當地政府部門、科技企業之間的協作,由當地政府部門發揮職能作用,由科技企業及農業服務組織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指導農民進行土地整合,通過深翻地細耕作,加深耕作層;同時,推廣秸稈還田技術,通過測土配方、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等土地改良技術,使大約1300hm2的貧瘠土地得到有效改良,進而促進了許王莊、張辛莊、高臺子、梅莊、段莊等黃河故道自然村經濟水平的提升。2.4加強農業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農業技術創新來說,其最終的目標即為“促進科技進步”。而對于技術創新來說,為經濟與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所以,在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開展過程中,需加強農業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大力推行“科教興農”政策,將科技轉化成實際的生產力,利用科學技術推動鄉鎮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需認識到在鄉鎮農業種植產業過程中,易受到農作物病蟲害的影響,導致農作物減產、質量降低,進而嚴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所以,需從根源抓起,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需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做好各類農作物病蟲害的預報及綜合防治工作。以本鎮為例,在今年1—7月份,了病蟲害9起,向群眾印發病蟲害防治資料3.3萬份;冬小麥春季發生的病蟲害包括條繡蟲、白粉病、小麥蚜蟲,病蟲嚴重,發生面積2133.33hm2次,防治面積2133.33hm2次;夏玉米主要發生的病害包括玉米鐵甲蟲等,發生面積2333.33hm2次,防治面積2200hm2次。基于病蟲害防治緊急期間,嚴格落實了“531”工作制度,5天匯報一次全面防治工作情況,3天出一次防治通知和蟲態發生情況信息,1天進行一次防治工作交流會和培訓進展情況匯報。通過上述綜合整治方案的實施,使綜合防治能力提升,進一步使本鎮糧食遭受蟲害的損失降至最低化。
3結語
綜上所述,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問題較多,例如: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及創新相關資金投入不足問題、科技人力資源缺乏問題、缺乏和相關企業之間的聯系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需投入充足的技術創新資金,加強專業農技人才培養,并加強和相關企業的合作,構建健全的農技服務組織,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和經濟之間的有效結合,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預測與防治工作,以此使鄉鎮農業技術在鄉鎮農業產業中得到高效應用,最終帶動我國鄉鎮農業產業的穩步、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治海.“互聯網+”時代下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形勢和存在問題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10):71-72.
[2]沈靜.關于加強鹽城市亭湖區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20,(9):220-222.
[3]劉國強.農村成人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策略研究[J].決策咨詢,2020,(4):77-80,86.
[4]蘆洋洋.深化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措施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24):84-85.
作者:張愛華 單位:單縣蔡堂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 上一篇:淺析技術創新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 下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