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研究

時間:2022-09-02 03:27:54

導語: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研究

摘要:為了有效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必須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主要針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措施。

關鍵詞:煤礦;應急救援管理;應急救援體系

隨著中國煤礦的不斷老化和開采延伸,越來越多的因素對煤礦安全生產造成了威脅,而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在控制煤礦安全事故、降低煤礦安全事故影響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建立起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能有效地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需要依賴于應急救援裝備、救援組織等多方面的協調配合,其中所涉及的環節和要素較多。而就中國諸多煤礦的實際情況而言,安全應急救援體系不能有效地預防和保障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因此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完善措施進行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建立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意義

從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來看,煤炭消費所占比例約70%。隨著開采強度及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威脅煤礦安全生產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圖1所示為2001—2015年中國煤礦安全事故數量及死亡人數,從中不難發現中國每年因煤礦安全事故而死亡的人數高達上千人。而要有效地避免因煤礦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相應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就顯得至關重要。所謂的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指的是由應急指揮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支持保障中心、現場應急指揮部及媒體中心等為應對煤礦突發事故、最大程度保障煤礦應急救援能力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閉環體系,該體系既包含了機械設備,又包含了應急救援人員,還包含了相應的應急救援機制,一旦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發生緊急事故,通過該體系即可對事故進行判斷分析并按照既定方案開展應急救援活動,從而及時有效地實現對危險源的控制[1]。所以對于煤礦生產而言,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應急救援體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對煤礦安全事故加以預防,另一方面還能最大限度減少因煤礦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現狀

由于煤礦安全事故嚴重地威脅到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且由煤礦安全事故而造成的傷亡人數居高不下,所以國家十分重視煤礦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因此在國家層面上,中國建立了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領導,安全監察機構、應急救援管理機構、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專家協同的應急救援管理體系。中國的礦山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如圖2所示。目前中國已建立了14個國家級礦山事故救援基地。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完善使得中國的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沒有實現零死亡,煤礦安全問題仍較為突出[2]。中國目前的礦山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共分為3個層次,即國家級救援指揮中心,省級救援指揮機構和市、縣級應急管理機構。依托于目前的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針對煤礦水害、煤礦頂板坍塌等事故進行救援,但因為中國的煤炭儲量較大且煤炭分布的區域面積較大,而且大多數煤礦的應急救援環境都較差,所以當前的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仍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全面地預防和處理煤礦緊急安全事故。

3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存在的問題

3.1應急資源配置有待優化。應急資源是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無論是從國家整體層面還是具體的煤礦來看,相應應急資源的配置是不夠科學的。煤礦安全應急資源的力量相對分散,在區域分布方面不夠合理[3]。同時對于許多煤礦而言,其應急資源相對缺乏,許多煤礦企業都將資源集中在煤礦生產上,在安全應急救援方面的資源相對較少,所以導致許多煤礦不僅不能有效地對煤礦安全事故進行預防,而且在煤礦安全事故發生時也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中國目前共有14000余個煤礦,而其中建立了專職救護隊的煤礦數量不足1/6,建立兼職救護隊的煤礦數量也不足1/5,剩余的煤礦仍然沒有建立起專、兼職煤礦救護隊。同時許多煤礦為了壓縮生產成本或存在僥幸心理,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的儲備嚴重不足。在此背景下,安全應急救援資源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一旦發生煤礦安全事故,將無法正常開展應急救援活動,因此應急資源配置有待優化是當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所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3.2應急預案不夠完善。在發生緊急安全事故時,完善的應急預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緊急事故得到妥善處理,同時應急預案也是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煤礦應急預案的編制涉及多個部門,需要通風、采掘、機電、測量、調度及技術等部門共同協調完成,而且在編制應急預案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結合煤礦實際情況。所以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的編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而且煤礦應急預案還必須每年進行1次修訂,以適應煤礦生產的需要。而許多煤礦企業在對應急預案進行編制時,往往沒有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進行,在應急預案中沒有結合煤礦的實際情況,沒有明確各個部門及人員的救援職責,從而導致在緊急事故發生時該預案不能有效地指導應急救援活動的開展。3.3應急管理科技支撐力量不足。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還需要相應的科技支持,目前中國已經建設了煤礦應急平臺救援數據庫管理系統,該平臺整合了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專家、應急救援裝備、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知識等資源,但該平臺的功能較為局限,更多的是進行信息共享。而在具體到每個煤礦的過程中,安全應急救援活動的開展、安全事故的預防仍依賴于較為傳統的裝備。正因為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缺乏更加先進的科技支撐,所以導致應急救援體系無法更好地發揮其效力。

4完善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措施

4.1優化應急資源配置。針對目前煤礦應急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首先需要進一步優化煤礦應急資源的配置,通過合理地配置應急資源,有效避免因應急資源不足而導致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無法有效發揮其效力的問題。從國家層面上來看,目前中國投入使用的平頂山、開灤、芙蓉等14個國家級礦山救援基地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的礦區,但救援基地的總體數量仍顯不足,同時布局也不盡合理,且許多基地也缺乏能承擔跨區域救援任務的大型特殊裝備,不能有效地適應重特大煤礦安全事故救援活動開展的需求,所以應進一步完善國家級礦山救援基地的建設,使得救援基地的總體布局更加合理。同時針對每個救援基地,也需要完善相應的應急資源配置,從而保證1個基地的救援范圍能更廣,同時能承擔重特大煤礦安全事故救援任務[4]。在具體的煤礦層面上,其也應對煤礦安全應急資源的配置加以足夠的重視,首先對于每個煤礦而言,無論其規模大小,必須要配備專、兼職救護隊,以滿足開展應急救援活動的需要。此外,每個煤礦還必須要配備有表1所示的安全應急救援資源,通過合理配置表1所示的煤礦內外部安全應急資源,保證在煤礦安全事故發生時能及時地開展救援活動。優化國家層面和煤礦層面的煤礦安全應急資源配置,能使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更加完善,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在保障煤礦安全生產方面的作用。4.2完善煤礦安全應急預案。由于應急預案在處理煤礦安全事故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對煤礦應急預案的編制引起足夠重視。在進行預案編制時,必須要全面充分調查煤礦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要積極協調各個部門共同完成應急預案的編制,從而保證預案的可行性。煤礦安全應急預案的編制流程如圖3所示。為了有效編制預案,需要成立專門的預案編制小組,預案編制小組的成員應從各個部門抽調,確保預案編制小組成員的完備。在預案編制過程中需要注重對煤礦安全事故的統計分析及安全事故機理的分析,從而實現對煤礦安全風險的識別和評估,然后再依據評估結果對安全事故進行分類分級,并依據分類分級的結果進行處置措施的設計。設計好處置措施之后,還需要對應急機構及其人員的職責加以確定,并就整個應急預案的應急處理能力進行評估,然后再經過評審、演練和調整即可形成切實可行的預案。4.3加強煤礦安全應急救援科技支撐。為進一步提升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實效,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科學技術支撐。a)應對國外較為先進的安全應急救援裝備及技術加以引進;b)不同的煤礦也應充分結合自身實際特點,對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及技術進行研發,從而構建起完整的科技支撐體系。在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中,充分結合傳統技術和高科技手段,切實有效地保證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

5結語

主要就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問題及完善措施進行了相應分析。首先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意義進行了說明,明確了該體系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然后就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指出了當前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主要存在的三方面問題,然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期能為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解學才,宮偉東,林辰,等.我國煤礦應急救援現狀分析研究[J].煤礦安全,2017,48(11):229-232.

[2]郭福林.我國煤礦應急救援體系的問題探討及改進方向[J].河南科技,2013(4):222.

[3]李偉斌.我國煤礦應急救援系統研究[G]//2015應急管理“安全谷”論壇暨國際應急管理學會(TIEMS)中國委員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集.神木:陜煤集團神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2015:94-96.

[4]艾景帥.完善礦山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4):4339.

作者:梁文凱 單位:呂梁市軍事化礦山救護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