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煤炭院校轉制的拓展
時間:2022-06-23 03:29:15
導語:略論煤炭院校轉制的拓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安科技大學堅持走具有“西科”特色的開放式教育路線,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做到在西部和地礦行業留得住、用得上并且干得好。近幾年來西科堅持的三個對接、三個走出的教育模式為西部和地礦行業培養出了大批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三個對接”主要包括:第一點,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對接,堅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能自主的做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活躍思維能力,堅持素質、知識和能力的三位一體均衡發展的教育方式;第二點,加強教學與科研的對接,讓學生不僅僅是在課堂學習課本知識,更是提倡學生積極參加老師的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第三點,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對接,讓學生不局限于學校的生活學習,鼓勵學生服務社會,培養他們融入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力,讓他們在走入工作崗位后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的需求,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黑龍江科技學院在“三大”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學校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構建了獨特的“思想道德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其內涵就是堅持教育、管理和實踐相結合的思想,不斷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作風和基礎文明素養,明確成人成才方向,通過在工程中適應環境體驗實踐過程,使學生能夠懂得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解決問題方法,從而掌握遇到問題綜合的分析問題、細致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研精神,在扎實地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強化其工程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養成吃苦耐勞、有責任心、樂于奉獻、服務社會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實踐中投入更大的熱情。通過不斷的認知,不斷的實踐,讓思想道德和工程實踐互相融合,互相促進,最終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和發展。2002年以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20多家新聞媒體和報刊對該校人才培養、辦學特色等進行了200余次宣傳報道。2002~2006年,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2%以上,居黑龍江省高校前列。該校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的優異表現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在工作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他們認為該校畢業生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夠吃苦耐勞,并且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特別是在環境艱苦的煤炭行業中,不怕工作苦、不怕環境險,具有樸實無華的奮斗精神;二是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適應艱苦的工作環境快,刻苦專研,能夠學以致用,發展后勁更強大。
回顧高等教育培養質量的演變歷史,我們要肯定諸多“從無到有”的歷史進步性,也要反思如何從歷史的眼光看待今日的高等教育現狀,高等教育是培養下一代的具體表現,體現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蘊含著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直接影響我國人才資源的數量、質量和整體結構的變化。回顧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教育觀念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我國高等教育的變化過程是嘔心瀝血的,我國煤炭教育的改革和高等教育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種變化是與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有直接關系,與改革開放所引起的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直接相關,而創新的高等教育才是對以往高等教育的革命性變革。規劃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歷史總是趨于進步的,她會不斷地繼承傳統并修正錯誤,相信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和煤炭行業高等教育的培養質量同樣會不斷獲得新的提升。
本文作者:于吉紅工作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淺議煤炭城市的轉型
- 下一篇:推進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的財政政策研究